三、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研究主要从其内涵、意义、特征、评价标准及实现路径展开,大多数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研究,对其理论逻辑进行深入研究的还比较少。对于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学者主要是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6个子系统选择评价指标,运用赋值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而,目前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仍比较少。构建完善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厘清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范畴、有利于评价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效机制,是目前学界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这也是本书研究的重要目标。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是“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国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发展的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科学认识和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要求,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和“新发展理念”概念提出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术界对其研究也是逐渐深入,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周文(2019)认为,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客观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现实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系统化的经济发展学说,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突破口,既是为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出的整体性药方,也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方略,从而更好确保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从“大国阶段”迈入“强国阶段”。[103]
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学者们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然而,国内目前构建的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的指标体系,虽然有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评判标准,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的指标体系更多的是结果评价指标,更多的是静态的指标,而不是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价的动态指标;而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的指标体系,还不能完全涵盖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市场竞争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等内容。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证研究,大多数只从横向比较出发得出结论,缺少纵向分析现代化经济体系所需要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在新发展理念视阈下,有必要构建评价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完整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以应对阙如。为此,本书基于现有文献作出以下拓展:第一,在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科学内涵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时空极差熵权法对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第二,利用Dagum基尼系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进行测度并分解,识别地区差异及变化趋势;第三,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法对现代化经济体系时空分布演进展开研究,并结合时空收敛模型,揭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收敛趋势,为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路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