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习近平.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J].求是,2022(16).
[5]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1).
[6]习近平.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8-02-01.
[7]习近平.坚持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8-04-29.
[8]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
[9]习近平.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人民日报,2016-01-19.
[10]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0-15.
[11]李欢.新旧动能转换视角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究——基于湖北省的经济现状观察[J].现代商贸工业,2019(31).
[12]罗浩准.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知识经济,2019(28).
[13]余新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企业经济,2019(09).
[14]李晓琳,杨广青.多维度协同建设福建省现代化经济体系[J].发展研究,2019(9).
[15]齐晶晶.产业绿色创新系统演化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推动机制[J].科学与管理,2019(4).
[16]周权雄.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广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价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9(8).
[17]郭威,杨弘业,李明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19(14).
[18]Liu Z B.Building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Basic framework,key issues,and theoretical innovation[J].China Political Economy,2019,2(1).
[19]郭瑞萍,王甜甜.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的历史逻辑[J].理论导刊,2019(7).
[20]侯为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指向与时代内涵[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9(3).
[21]刘陶.湖北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22]张燕生,梁婧姝.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9(4).
[23]文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N].经济日报,2019-04-08.
[24]洪银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功能研究[J].求是学刊,2019(2).
[25]蒋小凤.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国集体经济,2019(8).
[26]苏屹,王洪彬,林周周.东三省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成与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9(3).
[27]洪银兴.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启现代化新征程[J].红旗文稿,2019(2).
[28]刘戒骄.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关键点[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29]王伟光,李腾.体系化创新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30]丁文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解析[N].郑州日报,2019-01-04.
[31]曹扬,施惠玲.健全和规范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体秩序和交易秩序[J].经济问题,2019(1).
[32]苏屹,王洪彬,林周周.东三省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要素结构优化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1).
[33]苏阳.改革开放历程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启示[J].社科纵横,2018(12).
[34]高汝仕.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特征[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8(4).
[35]吴俊杰.论现代化经济体系:一个整体性视角[J].宏观经济管理,2018(12).
[36]Akulich M,Kazˊmierczyk J.The socio-economic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modern economic systems.Post-capitalism.Part 2.[J].Management,2018,22(2).
[37]张涵,丛松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J].长沙大学学报,2018(6).
[38]周绍朋.强国之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5).
[39]丁晋清.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和实践路径[N].深圳特区报,2018-10-16.
[40]张军果.充分认清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代价值[J].唯实,2018(10).
[41]沈开艳,李双金,张晓娣,等.基于国际比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8(10).
[42]周文,包炜杰.国家主体性、国家建构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于西欧、美国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经验[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5).
[43]钟荣丙.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牢牢把握“五新”[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8(2).
[44]刘伟.新发展理念与现代化经济体系[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4).
[45]何立峰.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积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8(7).
[46]余贤群,李煜.抓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J].保险理论与实践,2018(6).
[47]贺晓宇,沈坤荣.现代化经济体系、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18(6).
[48]魏杰,汪浩.转型之路:新旧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J].国家治理,2018(21).
[49]康达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全新布局与广州路径[J].经济师,2018(6).
[50]杨秋宝.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质与测度[J].金融博览,2018(5).
[51]张占斌,戚克维.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看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理论探索,2018(3).
[52]沈文玮.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J].经济研究参考,2018(24).
[53]季晓南.充分发挥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54]沈文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认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2).
[55]赵昌文,朱鸿鸣.如何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J].紫光阁,2018(3).
[56]钟荣丙.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吐旧纳新[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8(3).
[57]刘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国中小企业,2018(3).
[58]洪银兴.新时代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经济体系[J].南京社会科学,2018(2).
[59]盛毅,王玉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J].经济研究参考,2018(12).
[60]马一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键是构建新时代技术创新体系[J].红旗文稿,2018(4).
[61]刘志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框架路径和方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2).
[62]Hong C.“Building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Reveals new Ideas of Chinaˊs Economy in the new Er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2018,7(1).
[63]张俊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J].经济纵横,2018(2).
[64]贾华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必须”[J].国家治理,2018(5).
[65]石建勋,张凯文,李兆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及建设着力点[J].财经问题研究,2018(2).
[66]李娟.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8(1).
[67]简新华.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几个关键问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2).
[68]王东京.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经济周刊,2018(4).
[69]张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与路径初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70]辜胜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N].团结报,2018-01-20.
[71]贾康.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经济,2018(2).
[72]韩保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释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1).
[73]姜乃东.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N].丹东日报,2018-01-15.
[74]傅丽芬.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四者协同产业体系的构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75]王一鸣.深化改革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国经贸导刊,2018(1).
[76]黄桂田.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1).
[77]刘志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时代经济建设的总纲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78]何自力,乔晓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
[79]蒋永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取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
[80]顾钰民.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6).
[81]迟福林.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行政管理改革,2017(12).
[82]季晓南.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7(12).
[83]周跃辉.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紫光阁,2017(12).
[84]何立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国经贸导刊,2017(34).
[85]李妍,何健文,刘永子,等.广东创新指数的构建及评价分析[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7(2).
[86]袁晓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7(6).
[87]宁吉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7(12).
[88]张永强,侯斌.省委宣讲团在省国土资源厅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J].资源导刊,2017(12).
[89]张占斌,孙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引领经济发展新时代[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2).
[90]高妍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7(23).
[91]邹一南,赵俊豪.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7(23).
[92]吴晓球.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化金融体系[J].金融经济,2017(12).
[93]杨宜勇.建设新时代的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国中小企业,2017(12).
[94]迟福林.从三个维度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中国经济报告,2017(12).
[95]宁吉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N].经济日报,2017-11-30.
[96]王小广.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实现全面强国梦[N].四川日报,2017-11-30.
[97]刘志彪.“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素是什么[J].领导科学,2017(33).
[98]许光建,孙伟.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和若干主要关系[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11).
[99]刘伟.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发展、改革、开放的有机统一[J].经济研究,2017,52(11).
[100]何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J].理论与现代化,2017(06).
[101]范锐平.学习新思想 发展新经济 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J].先锋,2017(11).
[102]赵文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J].领导之友,2017(22).
[103]胡鞍钢,张新.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战略目标[J].现代企业,2017(11).
[104]李锦.建立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国企改革动力体系[J].企业文明,2017(11).
[105]吴晓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五大要素[J].中国房地产,2017(32).
[106]邹薇.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湖北政协,2017(11).
[107]李佐军.适应新时代需要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17-11-13.
[108]蔡之兵.新发展理念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系研究与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17(63).
[109]金辉.专家热议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17(63).
[110]季晓南.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7(63).
[111]杜志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补齐短板[J].经济研究参考,2017(63).
[112]蔡恩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跨越新时代发展关口[J].上海企业,2017(11).
[113]黄群慧.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J].财经智库,2017(6).
[114]杨宜勇.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人民论坛,2017(S2).
[115]安蓓,齐中熙,季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透出新时代中国经济新信号[J].商业文化,2017(31).
[116]刘世锦.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J].中国发展观察,2017(21).
[117]陈启清.以新理念引领中国经济新发展[J].中国报道,2017(11).
[118]焦方义.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学术交流,2017(11).
[119]胡鞍钢,张新.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战略目标[J].商业观察,2017(11).
[120]倪春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背景[J].中外企业家,2017(31).
[121]王一鸣.加快建设新时期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国金融,2017(21).
[122]吴云.迎接新时代 树立新状态 为推动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贡献力量[J].中国税务,2017(11).
[123]蔡恩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跨越新时代发展关口[J].产权导刊,2017(11).
[124]侯建民.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言献策[N].人民政协报,2017-11-01.
[125]毕监武.读懂主要矛盾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N].青岛日报,2017-10-29.
[126]胡鞍钢,张新.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战略目标[N].经济日报,2017-10-27.
[127]刘志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必由之路[N].新华日报,2017-10-25.
[128]王尔德.赵昌文: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基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10-24.
[129]王辉.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17-10-23.
[130]贾康.建设新时代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5).
[131]孙小兰.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先锋,2017(10).
[132]马立政,彭双艳,李正图.基本经济制度指标体系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7(9).
[133]杨秋宝.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征程[J].审计观察,2017(2).
[134]谢炳庚,向云波.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经济地理,2017(4).
[135]朱海玲.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7(5).
[136]曹小衡,李月,徐永慧.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测度体系的构建与比较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2).
[137]吕珂,徐世艳,杜鹃,等.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6(34).
[138]杨琛,王宾,李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构建[J].长白学刊,2016(2).
[139]龚洁.区域经济开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5(13).
[140]王治和,刘佳,张强,等.基于粗糙集属性约简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5(6).
[141]岳利萍.发展视阈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纵横,2014(4).
[142]刘嘉宁.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3(1).
[143]阳玉香.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2(16).
[144]谢春,李健.我国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4).
[145]叶依常,黄明凤.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8).
[146]齐心,张佰瑞,赵继敏.北京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J].城市发展研究,2011(4).
[147]仲晓东.地区经济国际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11(4).
[148]孟东方,朱勋春,龚丽,等.科学发展指数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其现实应用[J].改革,2009(11).
[149]孙丽冬,陈耀辉.经济对外开放度指数的测算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8(14).
[150]郭冰阳.用动态筛选方法构建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5(21).
[151]姜玉山,朱孔来.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J].统计研究,2002(1).
[152]杜创,王佰川.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153]方茜.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系研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J].软科学,2019(6).
[154]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
[155]高菲,王峥,龚轶.创新型经济的内涵、架构与中国情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12).
[156]高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创新机制[J].科学管理研究,2019(1).
[157]高建昆,程恩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J].学术研究,2018(12).
[158]高培勇,杜创,刘霞辉,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J].经济研究,2019(4).
[159]龚轶,王峥,高菲.协同创新、区域差异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布局——以京津冀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9(8).
[160]龚轶,王峥.以协同创新引领京津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8(12).
[161]顾梦佳,王腾,张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3).
[162]郭威,杨弘业,李明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逻辑内涵、国际比较与路径选择[J].经济学家,2019(4).
[163]贺晓宇,沈坤荣.现代化经济体系、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18(6).
[164]洪银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功能研究[J].求是学刊,2019(2).
[165]洪银兴.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启现代化新征程[J].红旗文稿,2019(2).
[166]胡鞍钢,周绍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背景、理论体系与重点领域[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167]黄聪英.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方向与路径选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
[168]黄群慧.浅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经济与管理,2018(1).
[169]荆文君,孙宝文.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9(2).
[170]李彩华.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必然性[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1).
[171]李兆辰,袁富华.“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新进展及展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172]刘戒骄.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关键点[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173]刘明,王思文.β收敛、空间依赖与中国制造业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2).
[174]刘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什么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1).
[175]刘伟.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发展、改革、开放的有机统一[J].经济研究,2017(11).
[176]刘伟.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6).
[177]刘志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关键问题与理论创新[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3).
[178]刘志彪.新时代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179]刘志彪.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瓶颈和政策重点[J].中国经济问题,2019(2).
[180]马立志.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逻辑[J].当代经济管理,2019(6).
[181]马艳,李俊,张思扬.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逻辑框架与建设路径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9(5).
[182]盛朝迅.“十四五”时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路与策略[J].改革,2020(2).
[183]孙根年,杨亚丽.2.0版中国旅游恩格尔系数构建及时空变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4(3).
[184]王朝科,谢富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5).
[185]王红霞.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20(4).
[186]王琼.现代化经济体系下的城乡协调发展[J].人民论坛,2018(36).
[187]吴俊杰.论现代化经济体系:一个整体性视角[J].宏观经济管理,2018(12).
[188]杨瑞龙.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1).
[189]杨宜勇.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人民论坛,2017(S2).
[190]张燕生,梁婧姝.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9(4).
[191]张月友,董启昌,倪敏.服务业发展与“结构性减速”辨析——兼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J].经济学动态,2018(2).
[192]周绍东,王立胜.现代化经济体系: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协同整体[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1).
[193]周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J].中国经济问题,2019(5).
[194]周泽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体制保障[J].上海经济研究,2020(1).
[195]Dagum C.A new approach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Gini income inequality ratio[J].Empirical Economics,1997,22(4).
[196]Rosenblatt M.Remarks on some nonparametric estimates of a density function[J].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1956,27(3).
[197]邓丽姝.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北京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9(2).
[198]董志勇.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经济体系[J].经济科学,2018(6).
[199]彭五堂.现代化经济体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
[200]刘志彪,陈东,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
[201]党兴华,吴艳霞,薛伟贤,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究——基于陕西的实证[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0.
[202]高培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理论大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03]张燕生,綦鲁明,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04]任保平.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J].学术界,2022(6).
[205]易昌良.2015中国发展指数报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206]广东省统计局课题组.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研究[J].统计与预测,2014(4).
[207]张军超,杨文宇.北上广深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和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6(3).
[208]上海社科院.发布五大理念发展指数[EB/OL].[2023-04-15].http://www.sh.xinhuanet.com/2016-12/21/c_135923055.htm.
[209]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210]王积业.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宏观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0(1).
[211]周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19(22).
[212]刘树成.论又好又快发展[J].经济研究,2007(6).
[213]李永友.基于江苏个案的经济发展质量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6).
[214]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11(4).
[215]李娟伟,任保平.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216]杨新洪.“五大发展理念”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深圳市为例[J].调研世界,2017(7).
[217]李玲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与资源型经济高质量发展[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5).
[218]门秀萍,李旭辉,何金玉.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统计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2(9).
[219]董伟.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9(21).
[220]郭威.深刻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N].光明日报,2022-05-12.
[221]付文飙,赵平,苏国锋,等.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中国自主品牌的有力支撑[J].人民论坛,2019(33).
[222]郑元.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科技经济导刊,2019(32).
[223]钟荣丙.城市群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成和评价研究[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9(11).
[224]吴伟萍.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典范[N].深圳特区报,2019-11-05.
[225]吴燕妮.创新金融监管机制 为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支撑[N].深圳特区报,2019-11-05.
[226]施文甫.浅谈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几点认识[N].贵州政协报,2019-10-31.
[227]王保忠,李忠民.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J].《资本论》研究,2020(1).
[228]张晓娣.建设高质量开放经济体系[J].上海经济研究,2020(4).
[229]韩保江.推进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社会主义论坛,2020(2).
[230][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31][美]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公司.韦式大学辞典(第10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
[232][美]C.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33][美]贝迪阿·纳思·瓦尔马.现代化问题探索[M].周忠德,严矩新,编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3.
[234][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235]Barro R J.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R].Working Papers of Central Bank of Chile,Central Bank of Chile,2002.
[236]Deutsch K W.Social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6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