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一、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为一国之本,实体经济强不强,决定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经济体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主导,避免经济脱实向虚,保持合理的经济虚实比例。

第一,要落实供给侧改革的主线。

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交汇期,传统的周期性需求侧改革已不能适应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产能过剩出清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供给侧改革来推动。首先,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技术水平、知识、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质的提升;其次,要依靠制度变革推动供给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两个作用相结合;最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优化结构,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

第二,要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避免政府出现债务危机。

发展过程中要分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明确政府和企业主体的责任,减轻各地区政府的负债率,禁止虚假投资,维持金融市场基本稳定,既要避免出现重大金融风险,又要保持市场的生机活力。

第三,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

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促使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提升产品的质量,依靠技术创新或者制度创新将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移动,占领产品上游市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朝着高级化、集群化趋势发展。利用新材料、新能源,通过精细化生产、智能制造打造高端制造业,提高竞争能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促进三次产业充分协调发展,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高级化发展,依据现代化城市与企业的发展要求,拓展新型服务领域,推动科学咨询、专业服务等技术含量高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打造智能化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