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四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体现在:

首先,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搭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价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在对新发展理念进行理念解构的基础上,将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新发展理念对照、结合,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该包括以下7个目标: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和全面的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由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其次,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构建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系统性、科学性、可量化性、简明性、动态性和典型性等6个原则,构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评价指标。包括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等40个具体方面来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全面考察。

最后,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评价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证范式。在上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对各个不同度量单位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判断(成对比较)矩阵,进行单排序、一致性检验和层次总排序,对全国及各省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注释】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3.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8.

[3]习近平.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J].求是,2022(16).

[4]习近平.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J].求是,2022(16).

[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

[6]Deutsch K W.Social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61,55(3).

[7]布莱克在其1966年出版的《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历史的研究》一书中,曾经把现代化理论研究归列到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文科学和制度学等5个研究方向。

[8]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3.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3.

[11]刘志彪.“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素是什么[J].领导科学,2017(33):21.

[12]王小广.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实现全面强国梦[N].四川日报,2017-11-30(007)

[13]王东京.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经济周刊,2018(4):76-78.

[14]李娟.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8(1):22-24.

[15]洪银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功能研究[J].求是学刊,2019(2):91-98,2.

[16]石建勋,张凯文,李兆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及建设着力点[J].财经问题研究,2018(2):22-31.

[17]杨秋宝.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质与测度[J].金融博览,2018(5):38-39.

[18]周绍朋.强国之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5):51-56,188.

[19]董伟.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9?(21):6-7.

[20]侯为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指向与时代内涵[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9(3):10-17.

[21]刘戒骄.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关键点[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47-53.

[22]吴伟萍.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典范[N].深圳特区报,2019-11-05(B05).

[23]周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19(22):92-104.

[24]郭瑞萍,王甜甜.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的历史逻辑[J].理论导刊,2019(7):87-91.

[25]党兴华,吴艳霞,薛伟贤,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究——基于陕西的实证[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0.

[26]高培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理论大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7]韩保江.推进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社会主义论坛,2020(2):22-24.

[28]习近平.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8-02-01.

[29]简新华.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几个关键问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2):14-20.

[30]毕监武.读懂主要矛盾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N].青岛日报,2017-10-29(006).

[31]宁吉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7(12):4-13.

[32]简新华.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几个关键问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02):14-20.

[33]丁晋清.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和实践路径[N].深圳特区报,2018-10-16(B09).

[34]康达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全新布局与广州路径[J].经济师,2018(6):157-158,160.

[35]文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N].经济日报,2019-04-08(012).

[36]丁文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解析[N].郑州日报,2019-01-04(010).

[37]蒋小凤.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国集体经济,2019(8):18-19.

[38]张军果.充分认清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代价值[J].唯实,2018(10):54-57.

[39]李晓琳,杨广青.多维度协同建设福建省现代化经济体系[J].发展研究,2019(9):75-80.

[40]董伟.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9(21):6-7.

[41]郭威,杨弘业,李明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19(14):112-115.

[42]罗浩准.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知识经济,2019(28):80-81.

[43]张占斌,戚克维.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看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理论探索,2018(3):19-25.

[44]魏杰,汪浩.转型之路:新旧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J].国家治理,2018(21):31-38.

[45]王保忠,李忠民.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J].《资本论》研究,2020(1):68-82.

[46]沈开艳,李双金,张晓娣,等.基于国际比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8(10):34-12.

[47]吴俊杰.论现代化经济体系:一个整体性视角[J].宏观经济管理,2018(12):19-25.

[48]王伟光,李腾.体系化创新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39-46.

[49]余新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企业经济,2019(9):140-145.

[50]齐晶晶.产业绿色创新系统演化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推动机制[J].科学与管理,2019(4):17-22.

[51]贾华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必须”[J].国家治理,2018(5):18-26.

[52]高培勇,杜创,刘霞辉,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J].经济研究,2019(4).

[53]刘志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时代经济建设的总纲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6.

[54]赵昌文,朱鸿鸣.如何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J].紫光阁,2018(3):25-27.

[55]贾华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必须”[J].国家治理,2018(5):18-26.

[56]高汝仕.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特征[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8(4):44-50.

[57]李欢.新旧动能转换视角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究——基于湖北省的经济现状观察[J].现代商贸工业,2019(31):1-2.

[58]黄群慧.浅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经济与管理,2018(1).

[59]杨瑞龙.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1).

[60]荆文君,孙宝文.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9(2).

[61]辜胜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N].团结报,2018-01-20(002).

[62]蒋永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取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29-33.

[63]张占斌,孙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引领经济发展新时代[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2):27-31.

[64]马一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键是构建新时代技术创新体系[J].红旗文稿,2018(4):23-25.

[65]张涵,丛松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J].长沙大学学报,2018(6):7-10.

[66]沈文玮.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J].经济研究参考,2018(24):13-15.

[67]刘志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框架路径和方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2):5-8.

[68]盛毅,王玉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J].经济研究参考,2018(12):10-11.

[69]余贤群,李煜.抓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J].保险理论与实践,2018(6):31-39.

[70]傅丽芬.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四者协同产业体系的构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16-121.

[71]黄桂田.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1):32-35.

[72]郑元.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科技经济导刊,2019(32):233.

[73]董伟.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9(21):6-7.

[74]钟荣丙.城市群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成和评价研究[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9(11):25-32,42.

[75]李晓琳,杨广青.多维度协同建设福建省现代化经济体系[J].发展研究,2019(9):75-80.

[76]施文甫.浅谈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几点认识[N].贵州政协报,2019-10-31(A03).

[77]余新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企业经济,2019(9):140-145.

[78]吴伟萍.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典范[N].深圳特区报,2019-11-05(B05).

[79]付文飙,赵平,苏国锋,等.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中国自主品牌的有力支撑[J].人民论坛,2019(33):38-39.

[80]丁文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解析[N].郑州日报,2019-01-04(010).

[81]张燕生,梁婧姝.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9(4):17-24.

[82]孟东方,朱勋春,龚丽等.科学发展指数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其现实应用[J].改革,2009(11):50-62.

[83]谢春,李健.我国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4):114-118.

[84]齐心,张佰瑞,赵继敏.北京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J].城市发展研究,2011(4):1-7.

[85]邹一南,赵俊豪.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7(23):36-39.

[86]杨新洪.“五大发展理念”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深圳市为例[J].调研世界,2017(7):3-7.

[87]刘嘉宁.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3(1):170-174.

[88]曹小衡,李月,徐永慧.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测度体系的构建与比较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2):1-11.

[89]马立政,彭双艳,李正图.基本经济制度指标体系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7(9):18-33.

[90]朱海玲.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7(5):27-30.

[91]谢炳庚,向云波.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经济地理,2017(4):15-20.

[92]贾康.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经济,2018(2):10.

[93]季晓南.充分发挥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11.

[94]杨秋宝.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质与测度[J].金融博览,2018(5):38-39.

[95]贺晓宇,沈坤荣.现代化经济体系、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18(6):25-34.

[96]周权雄.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广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价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9(8):67-77.

[97]刘陶.湖北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2-46.

[98]钟荣丙.城市群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成和评价研究[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9(11):25-32,42.

[99]苏屹,王洪彬,林周周.东三省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成与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9(3):132-139.(三位作者2019年在多篇文章中均做过类似研究。)

[100]张燕生,梁婧姝.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9(4):17-24.

[101]任保平,张倩.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J].学术界,2022(6):3-4.

[102]吕承超,崔悦,杨珊珊.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评价体系、地区差异及时空演进[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3-20.

[103]周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19(22):9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