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走上海

避走上海

东张抗两捐斗争取得胜利,对倪朝龙等组织者来说却是五味杂陈。对于倪朝龙自身而言,一方面,抗两捐斗争是自己在军中所学的成功运用,也为福清农民争取到了权益,确实是件大好事。另一方面,在整个抗捐斗争中困难重重,在与县政府虚与委蛇,与省政府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倪朝龙认识到,国民革命只是打倒了大军阀,无数的旧势力依然隐藏在革命阵营的内部,甚至这次抗捐斗争本身并不是农民斗争的结果,而是各方力量施压的无奈之举。

这一切,令意气风发想在家乡大干一番事业的倪朝龙冷静下来。联系到在军中所学,倪朝龙明白,国民革命绝不仅仅是打胜仗而已。

不久,另一个坏消息传来。由于抗捐斗争严重损害了当地豪绅的利益,倪朝龙、魏则庄等抗捐运动组织者遭到当地恶霸的威胁,“声言必将置之于死地”。倪朝龙的家族虽在当地颇有影响力,居中调停也没办法改变倪朝龙等人在家乡的处境。建设家乡的理想暂时不能实现,该何去何从?对于倪朝龙的家人来说,这个问题应该很好解决。倪朝龙3个哥哥已经在印度尼西亚的马辰港闯出了一片天地,收入不菲,家族中也有不少人在那里做生意,只要这个家中最小的儿子搭上海轮去往印尼,家乡的纷纷扰扰就与他无关了。

倪朝龙却不这么想,自己曾经参加过的国民革命军如今正是凯歌猛进,一路打到上海,并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但是蒋介石却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国民革命宣告失败。这一切,都令倪朝龙这个曾经参与北伐政治宣传、笃信国民革命会成功的年轻人感到迷惑不解。他和魏则庄决定到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上海去看看,寻找机会就业或读书,闯出一片天地来。

(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革命史》编写组:《福建革命史》,第16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2)  魏则庄:《忆倪朝龙烈士》,中共福州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福州市民政局编:《福州英烈》第4辑,第30页,1987。

(3)  魏则庄:《忆倪朝龙烈士》,中共福州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福州市民政局编:《福州英烈》第4辑,第30页,1987。

(4)  陈仁德主编:《史海钩沉》,第90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