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萌壮志

少小萌壮志

米脂城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之地。连峰的童年,除了和小朋友们在古城街巷中玩耍,就是在和爷爷一道闲逛中度过。

米脂古时境域宽广,“形据山川,境连沙漠”,含今榆阳、横山、子洲县(区)部分地域,约3倍于今,号称“延绥襟喉之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北疆的重要战场之一。而米脂古城则几百年来一直为米脂县治所在。据《米脂县志》载,作为县治所在地的米脂,北宋时已出现小村落,名曰惠家砭,宋太宗时筑毕家寨,宋宝元二年(1039)更名为米脂寨,崇宁四年(1105)改称为米脂城。

经元、明两朝不断修筑加固,形成上城、下城的形制。上城包括今日的马号圪台、城隍庙湾等处。下城以十字街为中心,包括今天仍完好保存的“窑洞古城一条街(东街、北街)”、西街、南门街等4条主要街道以及从流金沙(今东沟银河)饮马河畔一直盘延到凤凰岭上的9米高的城墙。城墙周长2.5公里,建有东、南、北3座城门,附设瓮城、城楼。

米脂窑洞古城

在四季轮替中,小连峰陪伴着爷爷,游走在米脂古城的角角落落。夏日里,高老太爷会在午后带着小连峰到东关巷道内的土墙下消暑纳凉。高老太爷喜欢和老友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谝着前朝今世的一些奇闻轶事,什么你们“小艾家”原本不姓艾(3) ,什么袁大头(袁世凯)乱世奸雄复辟梦不成,什么陕局紊乱也算是全国之冠啦,可谓是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到了冬日,高老太爷一般都是上午带着小连峰出去走走,很多时候会一直走到西边城墙脚下,与一帮前清遗老们,一边晒太阳,一边讲着古城的人和事。就在老人们“说古朝”的口口相传中,“做个大英雄”的种子悄然在小连峰幼小的心中萌发。

米脂城是米脂人的骄傲,米脂人祖祖辈辈都爱把这个县城说得玄而又玄。古城枕山面水负阴向阳,楼台亭榭古刹高墙,涧水绕合固若金汤,陕北的民众都称其为宝城。但米脂城最为奇特之处在于不开西门,并且在城墙西角上建有一座四方形的砖木结构3层高楼,名为“西角楼”(4) 。角楼高约18米,又建在9米多高的城墙上,愈发显得突兀高昂,故有俗语说:“米脂有个西角楼,半截擩在天里头。”若问起个中缘由,老一辈人都会十分笃定地说,这是因为米脂城“王气”太盛,朝廷不许开西门,并建高楼以镇之。虽然这只是民间说法,不足为信,但由此可以看出李自成在米脂人心中的尊崇地位。

一天,高老太爷带着小连峰在西街闲逛,碰到老人们又聚在一起“说古朝”。只见老人们扳着手指头,兴致勃勃地述说着心目中大英雄“李闯王”的各种奇闻轶事,讲着这座古城如何具有“王气”。小连峰一直紧紧拉着爷爷的衣襟,津津有味地听着老人们的讲述。一位老人兴之所至,放声高唱:远照米脂没有西门,西门底里压着九条龙,老鼠挖、狐子倒,出了个闯王李自成……小连峰全身的血液似乎都在歌声的激荡下沸腾起来。

“我也要做个大英雄!”小连峰不禁喊出声来。

老人们向来喜欢逗小连峰,听到这声稚嫩的叫喊,一位老人把他拉到身边,开口问道:“娃娃啊,瞧你这个身子,豆芽菜一样的,哪个大英雄能是这样子啊?”话音刚落,立即引来大家一阵哄笑。

看着这些平日里慈爱的爷爷们笑个不停,小连峰有些气恼,涨红着小脸,拉起爷爷就走。一路上,小连峰连声问爷爷:“爷爷,你说我能不能做个大英雄?能不能啊?”

高老太爷爱抚地摸着连峰的头,说道:“肯定能啊!连峰啊,说起英雄来,那咱老高家从古至今可真称得上是英雄世家呢!”高老太爷一边往家走,一边给孙儿讲起高氏远祖的英雄事迹来。

陕西高姓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屡有高姓名臣名将在长安(今西安)活动。就米脂高氏而言,据考证共有3支:一支称“老高”,为本地的古姓,“最迟宋代已居于此地,未知是否与人称‘老高’的北宋名将、绥州高永能有关”(5) ;另外两支分别为“东高”和“西高”。据高氏宗谱记载,东高氏属万丰里,始祖是在元朝时由安徽庐州府(今合肥)迁来的,鼻祖高庆,又称高彦庆、高福十一;西高氏属泰安里,也是在明初由安徽庐州府迁来的,迁祖高彦甫,又名高福十。因此,不论是东高,还是西高,原本就是同姓同宗,是元代自安徽合肥迁居而来的。清代米脂举人高九思在《阅高氏家乘有感》中写道:“自从江国迁居后,西土芳名永继承。”即指高氏来自江南。

高庆与高彦甫弟兄二人中,兄高彦甫安分守己,弟高庆好惹事端。元末年间,各地义军蜂起,高庆也聚集数万人马驻屯于县城北高家山花马洞,起义抗元。兄畏惧株连,经官另立门户,从此才有“东高”“西高”之别。后来,高庆率众成功地光复了陕北一带。明洪武九年(1376),高庆归顺朝廷,受封为昭武将军,世袭卫指挥使。也因这个缘故,“东高”一直以来最为兴旺。

“爷爷!爷爷!”小连峰听到这里,忙抬头望着爷爷,口中问道:“那咱们是哪一支呢?”

“咱们是东高!再说了,不管是哪一支,咱米脂高姓不都是英雄的后人嘛!”

爷爷的这个回答让小连峰异常兴奋,以后在和小伙伴打闹嬉戏的时候,他总是骄傲地以“小英雄”自居。后来,小连峰稍大一些,高老太爷就让练过些拳脚功夫的同族兄弟传授一些基本功给这个小侄孙,也好让孙儿能强身健体。在爷爷的精心照管下,小连峰的脸蛋儿日渐红润起来,再也不像幼时病恹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