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助革命
1931年初春,高波风尘仆仆到达西安。他来到大湘子庙街18号的井岳秀公馆,拜见借住在此的杜斌丞。通过交谈,杜斌丞觉得高波很机灵,又读过中学,于是决定把他留在身边,当自己的勤务兵。没过多久,头脑灵活、处事周全的高波便升任杜斌丞的贴身警卫员,很快又担任副官一职。
杜斌丞
高波担当杜斌丞警卫员没多久,好友冯世光因病来到西安广仁医院住院,经济上发生了困难。高波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向杜斌丞预支了100元交给冯世光用。其后的日子里,他还不时到医院探视,听冯世光讲述自己到安塞开展革命活动的斗争故事。每到兴奋处,二人常常击掌大笑。
高波在米脂时就从好友常黎夫口中知道杜斌丞的许多事迹。他在榆林中学任担任校长期间,传播新思想,提倡民主科学,改革教育制度,聘请李子洲、魏野畴等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任教,支持学生爱国运动,培养出刘志丹、谢子长等一大批优秀革命人才,开创了教育史上的一代新风。杜斌丞和杨虎城相识于1922年冬杨虎城在榆林养病期间。他对杨拥护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表示赞赏,把在榆中任教的共产党员魏野畴介绍给杨,使杨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为了解除杨的上司井岳秀对其的疑心,杜斌丞又亲自到陕北镇守使属斡旋,保护了杨虎城的安全。从此杜、杨成了肝胆相照的挚友。
刘志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强占东北三省,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蒋介石仍坚持其反动政策。他在调动大军对南方的中央红军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的同时,也在逐步加强对地方异己势力和主张抗日爱国军队的控制和分化瓦解。1931年初,蒋介石任命宁夏的马鸿宾代理甘肃省政府主席。随后他又派马文车、谭克敏、严尔艾、刘秉粹4人入甘活动,并委任雷中田为新编第八师师长,为控制西北做准备。
杨虎城对此感到十分苦恼,于是问计于杜斌丞。杜斌丞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一个杨虎城,一支十七路军,斗不过蒋介石,迟早要被吃掉;只有西北大联合,进而促进南北大联合,才能对付蒋介石”。这就是后来广为传说的所谓“大西北主义”。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主张就是:“回汉一家,陕甘一体,打通新疆,结好苏联,夫然后乃能建设西北,巩固西北,并以之抵御日寇也。”
为了实现西北大联合的政治主张,杜斌丞不畏艰险,不辞辛劳,先后三次前往甘肃,展开了一系列活动。杜斌丞在甘期间还千方百计帮助共产党人开展革命工作,设法营救共产党员刘志丹出狱,资助陕甘游击队枪弹、军服等物资。杜斌丞每次出行,高波必定随行,保护其安全。一路上,高波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每到一处都会仔细观察周围情况,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多次化解危机,保障了杜斌丞的安全。除此之外,高波还积极参与联络、鼎力襄助中共地下党员与进步青年等活动。他在这些活动中的出色表现让其深受杜斌丞的信任,许多重要的事情杜斌丞都会放心交给他去处理。
在杜斌丞的言传身教下,又经过实践活动的历练,高波迅速成长起来。在随杜入甘期间,他目睹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对共产党为国为民的宗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心中的天平不由自主地发生了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