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然歌苏武
敌人通过种种迹象发现高波是狱中的领导核心,于是千方百计想把高波慑服。但不管敌人使用什么手段,不管斗争环境如何恶劣,高波的革命信念始终不变,乐观精神丝毫不减。这一切都对难友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一天,西北行辕的匆参谋和另外三名穿着草绿色呢子军装、领口带花的军官来到狱中,对高波进行公开审问。高波坐在他睡觉的草铺上,面色坦然,难友们都围着他坐成一个半圈形。一军官开口就先声夺人:“高政委,你谈谈吧,你们延安早叫我们占领了,剩下的地盘不多了,也都是些不重要的地方,你们还会胜利吗?”
“那是当然的。”高波回答道,“不要看你们有美国的大炮飞机,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你认为你们有多长时间会胜利?”
“那是不会太远了。我们的胜利都是用血汗换来的,来得不易呀!血汗流得多,胜利就来得快;流得少,就来得慢。”
“你今后打算怎么办呢?”
“我也是舍得我的血汗的!”
全场一片肃然。四个军官面面相觑。
另一个军官又强打精神问道:“你知道你们是为谁打仗吗?你们是为苏联打仗的,你们的毛泽东早就投降苏联了。我们打仗是为了向你们收复失地。”
“哈哈!”高波大笑道,“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说法!中国人跑到中国人手里收复失地?咱们的香港、澳门都被外国人占着,你们这些好汉们为什么不去收复?奇妙奇妙!”
难友们也都一齐笑起来。敌人窘态毕露,无言可答。四人眼见得不好再谈下去,站起来边走边无可奈何地说:“高政委,你受赤化太深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太不识时务了!”
在狱中,高波充分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给予难友们精神上的慰藉。他平时最爱唱的是《苏武牧羊》,因为传颂千古的汉苏武持节牧羊域外的英雄事迹一直激励着他,让他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能够从容面对。每当他唱起“苏武牧羊北海边……”,难友们总是会被他高亢激昂、动人心魄的唱腔所感染,被苏武不畏强权、忠心耿耿、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所折服,从而更加坚定了为革命理想而战斗的决心。
看管高波等人的特务中有一个青年,由于经常耳闻目睹高波的言行,对他的这些“犯人”们很同情,经常凑过来听高波说唱,并和高波等人一起谈天说地,其间不时地会将外面的消息带进来。高波就据此为大家分析时事,说我们虽然被捕了,但在外面,我们的军队天天都在打胜仗。他常常给同志们鼓劲说,蒋家王朝快完蛋了,解放战争很快就要胜利了,新中国就要成立了,要大家尽力争取生存,等待解放。
有一次,高波从特务的办公室里看到一把破旧不堪的二胡,想带回牢房,以便能调剂下“犯人”苦闷的生活。敌人早就想拉拢高波,希望他能出面做工作,以便更好地“管训”软化其他俘虏们,于是便欣然同意。作为交换条件,高波答应为敌人出壁报。他们喜出望外,以为高波思想出现了转化,为了进一步讨好高波,他们还送来了几本乐谱。从此,这把破二胡就成了高波为难友们鼓舞士气、活跃生活的有力武器。
1948年元旦前夕,难友们在高波的带领下忙着给敌人出第一期壁报。在这期壁报上,高波登了一首《迎春曲》,两旁的对联是:笑迎春光无限好,喜看天地气象新。敌人看了半天,没发现什么问题,表示很满意。当难友们看到壁报时,大家心照不宣地笑了。他们都知道《迎春曲》就是换了名的《东方红》啊!他们轻声哼着这首曲子,心中充满着力量,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
元旦那天,狱中开了个迎春娱乐会。高波拿起二胡,无限深情地演奏起陕北民歌《绣金匾》。随着深沉朴实的音乐声响起,难友们眼里闪烁起泪光,脑海里浮现出蜿蜒的延河水、宝塔山、窑洞……不禁跟着低声吟唱起来……
1948年初,尽管敌人严密封锁消息,但是解放军大反攻的喜讯还是不断传到了集中营。难友们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在这个特殊时期,敌人要高波给狱中被俘人员讲话,希望他们能“弃暗投明”。这一次,高波破例答应了敌人的要求。他觉得越是现在这个时候,越要稳住大家的情绪,保持高昂的斗志。
这天,敌人把被俘人员集中起来,让高波给大家讲话。高波看着身边被折磨得遍体鳞伤的同志们,心里十分难过。他平复了一下心情,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身世和被俘的经过,然后满腔热情地唤了一声“同志们!”紧接着,他提高声音说:“我给大家表演个千里眼、顺风耳,好不好?”“好!”大家高声回答。他就用手攒个筒放在耳朵上,笑盈盈地说道:“我这顺风耳什么地方都能听见。咚!你们猜这是什么声?——炮声,是我们延安那边的炮声。你们听,又来了,咚——东北四平的。咚咚!这是山东的。咚咚咚!这是南边二野的……同志们,解放大军到处都在反攻了,咱们不能在黑处看不见亮处,不能在石洞里听不见炮声。牺牲?牺牲怕什么!干革命就是要牺牲的……”同志们的斗志顿时被激发起来,一起高呼着口号。
敌人没有想到高波竟然利用这个机会大肆宣传革命,恼羞成怒,疯狂地毒打高波,并要他写悔过书。高波抓起纸笔,一气呵成:
本为民除害,
哪怕狼与狗!
身既陷囹圄,
当歌汉苏武。
高波写下这首诗不仅是为了表现其凛然正气,也是为了勉励难友坚定革命意志,要像苏武那样有铮铮铁骨,有傲人气节,决不能向敌人屈服。
在集中营关押了八九个月,敌人看到高波在狱中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到高波这类的“顽固分子”是他们对付其他“共党要犯”的最大障碍,决心对他采取更严厉的手段。
1948年4月的一天,敌人将高波等4人押到会馆楼下的一间大屋子里,逼迫他们写“自首书”,当即遭到高波等人的严词拒绝。于是敌人大打出手,对他们施以3个多小时的酷刑后,用细麻绳拴在高波等人的脖子上,扬言要勒死他们。高波将头一扬,大声对敌人说:“你杀了我们,也挽救不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命运!”
敌人原本也只是想做个样子吓唬吓唬高波等人。见他们宁死不屈,敌人无奈之下只得将套在他们头上的绳子解下,将他们重新投入大牢。敌人的阴谋又一次以失败而告终。只是这一次敌人在离开时,对高波恶狠狠地撂下了一句话:“你准备一下,过两天到别的地方去。”
原来,早在1947年下半年,国民党中央就有指示:“确实不容易教训的人,可送到南京长期管训。”(3) 所以在高波等人拒绝写“自首书”的第二天上午,中队长于涛和大队长余荣宣就给西北行辕(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提交了报告,表示高波等“顽固分子”无法改造,搞反宣传、搞破坏,要求严加处置。
青训大队的报告呈送西北行辕政工处后,时任政工处第三科科长潘柏南签署了将高波、王正川、秦明、王会文(也写作王惠文,被捕前为三五九旅某营教导员)等4名解放军营团职干部押送南京继续“管训”的命令,并呈报南京国防部政工局批准。
高波从被捕的那一天就做好了出不去的准备。他从敌人的话语中隐约感到这一天很快就要来了。这天夜里,高波乘上厕所的机会,用脚踢了下苏杰儒,将他唤醒,悄悄对他说,敌人可能要把他送走了。然后高波将难友们给他打的一双灰白色的袜子交给苏杰儒,嘱咐他:“假如你能出狱,设法把这双袜子交给我的爱人陈波,留作纪念,希望她努力工作。让她不要难过,不要担心,革命嘛就是斗争,斗争就难免会有牺牲。让她把女儿莉莉照顾好。”(4)
苏杰儒听了高波的这些话,心里非常难过。为了不引起看守的注意,他只能强压住内心的伤感,用崇敬的目光看着高波,给他安慰和鼓励。随后,苏杰儒把高波交给他的袜子仔细保管起来。从此,无论走到哪里,苏杰儒都贴身珍藏着这双袜子。直到他被释放,辗转找到陈波,亲手把袜子交给她,并转告了高波的原话。
5月1日一大早,监狱里就响起了二胡声。大家一听就知道是高波拉的。从雄壮的《国际歌》的乐曲中,难友们听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信心,是对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高尚气节。这乐曲更是战斗的号角,表达了高波要和敌人坚决斗争到底的决心!当大家得知高波要被带走的消息时,无一不感到心痛。
临行前,高波将狱中支部的工作郑重交给共产党员王保民、贺志亮两位同志,并上交了党费。他还鼓励遭受折磨的战友们坚持到底,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他说:“政治生命第一,革命气节不可变。宁可为革命站着死,绝不可在敌人面前跪着生。”(5)
5月2日,青训队院内突然涌进一群荷枪实弹的宪兵,杀气腾腾,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中队长于涛狂叫着:“高波,你出来!秦明,你出来……”高波等人早有思想准备,他们泰然自若,不慌不忙地将自己的一些衣服和日用品分送给难友。大家知道他们此去凶多吉少,忍不住流着眼泪叮嘱他们一定要保重,尽量不要和敌人起冲突。高波微微笑了笑,坚定地说:“只要我还活着,就要和敌人搏斗!我们共产党人是从来不怕牺牲的!”和狱中难友们一一告别后,高波等人从容地跨出牢门,由青训队的副大队长贾铭勋亲自押送到机场,登上了飞往南京的飞机。
(1) 中共盐池县委党史办公室:《盐池革命史略》(1926—1949),第182页,1986。
(2) 银川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银川文史资料》第15辑,第96页,2006。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第244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
(4)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处史料室编:《雨花台革命烈士诗抄》,第86—87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82。
(5) 中共榆林地委党史办公室编:《革命烈士和党史人物传略》第四集,第110页,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