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它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该活动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和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的倡议和组织下,美国数十万群众参与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呼吁创造一个清洁、简单、和平的生活环境。作为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
1990年4月22日,全球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世界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呼吁改善全球整体环境。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肯定。2009年4月22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20世纪90年代,“地球日”的发起人创立了“地球日网络”组织,将全世界环保主义者联合起来推动“地球日”活动的开展。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保护地球资源环境、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已刻不容缓。
在2009年“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地球日网络(Earthday Network)”发起“绿色一代(GREEN GENERATION)”计划,倡导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向可持续模式转变。该计划呼吁公众维护3条核心原则:①消除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一个“无炭”的未来;②承诺个人消费习惯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合;③建立“绿色经济”,通过为贫困人群创造“绿色岗位”使其脱贫,并将全球教育体系转变为环保型。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在每年的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
生命之蓝——地球
“地球日”诞生后20年中,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许多重大的国际会议上,环境保护也成为重要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政治家、科学家、有识之士都强烈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会使社会的文明进程受到巨大阻碍。1990年4月22日这一天,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参加人数达几亿人。从那时起,“地球日”才具有国际性,成为“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每年中国纪念“世界地球日”,都要确定一个主题。以下为历年主题: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 人类居住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 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 沙漠化
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 环境与和平
1987年 环境与居住
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 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 儿童与环境
1991年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 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年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 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2001年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2002年 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 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2004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05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006年 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07年 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2008年 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009年 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