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仙女”——海百合

“海中仙女”——海百合

有一种生活在幽深海底的,形态同百合花那样美丽的动物,人们叫它“海百合”。海百合属于海洋棘皮动物,它并不像陆地上的百合花一样是植物,并且不能够离开海水生活。不过它的漂亮外表倒是和百合花相近,因此人们给它起了个植物的名字。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海百合,大多在浅海底栖。海百合类最早出现于距今约4.8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朝,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经几度(石炭纪和二叠纪)繁荣。

img40

“海中仙女”海百合

海百合在死亡以后,这些钙质茎、萼很容易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由于海水的扰动,使这些茎和萼总是散乱地保存,失去了百合花似的美丽姿态。但如果它们恰好生活在特别平静的海底,死亡以后,它们的姿态就会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由于这种环境比较苛刻,所以这样的化石十分珍贵,不仅为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研究提供重要的证据,也逐渐成为化石收藏家的珍品,甚至被当作工艺品摆放。在海百合类繁盛时期形成的海相沉积岩中,海百合化石非常丰富,甚至可以成为建造石灰岩的主要成分,但所见到的,多为分散的茎环。海百合化石的主要成分是单晶的方解石,通常是白色的,有时会混入三价铁离子,呈现鲜艳的红色,在青灰色围岩的衬托下十分美丽。含海百合化石十分丰富的灰岩被地质学家称为海百合茎灰岩,一些当地的居民,开采出这些岩石,磨制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美其名曰“百合玉”,深受人们的喜欢。

海百合一辈子扎根海底,不能行走。它们常遭鱼群蹂躏,一些被咬断茎杆,一些被吃掉花儿,落下悲惨的结局。在弱肉强食、竞争险恶的大海中,曾有一批批被咬断茎秆,仅留下花儿的海百合,大难不死存活下来。因为它们终归不是植物,茎杆在它们的生活中,并不是那么生死攸关。这种没柄的海百合,五彩缤纷,悠悠荡荡,四处漂流,被人称做“海中仙女”。生物学家给它另起美名——“羽星”。羽星体含毒素,许多鱼儿不敢碰它。可仍有一些不怕毒素的鱼,对它们毫不留情,狠下毒手。为了生存,它们只好大白天钻进石缝里躲藏起来;入夜才偷偷摸摸成群出洞,翩翩起舞。它们捕食的方法,还是老样子——腕枝迎向水流,平展开来,像一张蜘蛛的捕虫网,守株待兔,专等送食上门。

由于羽星可自由行动,身体又能随环境改变颜色,它们便成了海百合家族中的旺族,现存480多种。它们喜欢以珊瑚礁为家,因为那儿海水温暖,生物种类繁多,求食也容易。而那种有柄的海百合,适应能力差,不能有效保护自己,数量也就日渐稀少,现存仅70来种。没准几百年之后,它们便会给鱼儿吃得一个不剩,永远从大海里消失!

贵州展出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

一块长4.8米、宽1.9米,总面积达9.36平方米的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近日在贵州石文化艺术宫展出,使当地市民大饱眼福。据介绍,这块海百合化石发掘于上三叠世瓦窑组中,属棘皮动物。化石上伴有关岭创孔海百合21朵,许氏创孔海百合15朵,其中最大的单株冠部直径达40厘米以上。据有关专家考证,发掘于贵州境内的这块海百合化石,距今已有2.3亿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块海百合化石。

img41

远古海百合化石

跨洋回国的海百合

2001年的一天,圣地亚哥海关办公室的电话急促地响起来,海关人员报告说,在进行入关检查时,从一批货物中发现大量走私的化石,有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经过验证,这批化石来自中国,整整93箱,共计14吨,圣地亚哥海关立即查封了这批珍贵的化石。按照国际惯例,罚没的生物化石应该归还给出产国,中国国家文物局获得消息,立即与美国有关部门联系,要求无条件归还这批珍稀化石。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美国海关总署决定把这些走私的化石交还给中国。这些珍稀化石终于跨越太平洋,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海百合化石,共有89块,这些珍贵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两三亿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国画大师笔下绽放的百合花。在这89块海百合化石中,有两块化石尤为珍贵,连生物专家都感到惊奇。原本附着在海底生长的海百合,却固着在一根漂入大海的树干上,这是为什么呢?专家推测,海百合之所以附着在树干上,是要借助树干在海里漂浮,从而扩大摄取食物的范围。可见,海百合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

另一块海百合化石同样非常珍贵,人们通过它可以看到海百合的内部结构,为研究海百合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这批珍贵的化石来自贵州省关岭地区。海百合、贵州龙、兴义龙都是远古时期的海洋动物,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云贵高原上呢?

原来,这批珍贵的海洋化石演绎了中国西南边陲一个远古的沧海桑田故事。沧海桑田是中国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讲的是仙女麻姑和哥哥王方相见,1000年多过去了,东海已经3次干涸变成了良田,可麻姑的容貌依然如故,还像十七八岁的姑娘一样美丽。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关岭地区的变化,真是太贴切不过了。

贵州关岭位于云贵高原,山峦起伏,景色秀美,勤劳的苗族同胞世世代代生息在这里。关岭到处是岩石,当地民众就地取材,把它作为建筑材料。有时,人们惊奇地发现,石头上会出现一些精美的花纹。这些美丽的花纹是谁刻上去的?无人知晓。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些精美的花纹就是海百合化石。以后,科学家又在这里发现了贵州龙、兴义龙等珍贵的化石,并且把这里的化石称为“关岭古生物群落”。现在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用先进的电视手段再现那段沧海桑田的巨变吧!

距今二三亿年前,贵州关岭地区还是一片封闭的海域,气候温暖,海水湛蓝,清澈见底;到处生长着美丽的海百合。兴义龙和贵州龙也生活在这里,由于没有天敌,生物数量越来越多,海百合和动物的遗骸不断被泥沙所掩埋,沉积在海底,成为珍贵的化石。正是这些珍贵的化石为我们勾画出史前海洋与海洋生物的奇妙景观,和中国云贵高原的原始风貌。如今,贵州关岭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已经开辟为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当年这批化石从美国回到中国后,中国国家文物局决定把这批珍贵的化石交给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