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时代终于来临

人类时代终于来临

恩格斯说:“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在人和猿之间也是这样,从古猿到现代人是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有一个复杂的亦人亦猿的过渡阶段。在人的形成过程中只有劳动的萌芽,从使用工具以至制造工具,要有一个很长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历程。从制造工具开始,人类便在地球上出现了,以后便是人类的发展。现将人类的发展过程分为3个阶段。

能人时期

能人,意思是有能力的人。能人时期是原始人类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人脱离古猿祖先最初的阶段,相当于地质历史的第四纪初期,距今约190万年。这时的人已初步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具有了人的性质。

现在发现的能人化石主要在非洲坦桑尼亚奥尔杜威峡谷。在我国的云南省元谋县、河北省阳原县的泥河湾等地也发现了更新世早期的人类化石或石器。

从已发现的能人化石来判断,能人吻部突出,没有下颏,头盖低平,额向后倾,外貌很像猿,但脑量可达650立方厘米,比现代猿高。他们的眉骨嵴不甚发达,牙齿的构造和排列方式等和人接近;髋骨和肢骨也与人相似,表明已能直立行走,但不如现代人那样完善,身体还有些前倾,在迈步行走时,步态稍为笨拙。在发现能人的地层中,同时发现有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说明他们已能制造简单的工具。从当时沉积的性质和伴生动物群来看,他们生活在一种空旷的原野里,以狩猎为生。

直立人时期

直立人具有比能人更接近现代人的特征。例如,他们的身材增高,脑量增大,面部和牙齿相对的较小,行为活动更为复杂,已能完全用两足直立行为。但这种人眉嵴粗壮,嘴部突出,仍带有一些原始性质,所以也叫猿人。直立人大体生活在距今50万年前后的更新世的中期。

目前发现的直立人化石有:我国的北京人、蓝田人以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欧洲的海德堡人;阿尔及利亚的毛里坦人及非洲的舍利人等。下面我们以北京人为例,说明这一时期的特点。

北京人也叫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是1929年在北京西南54千米周口店的山洞内发现的。

img116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北京猿人体质形态的特点

北京猿人头骨的主要特点是:头骨的最宽处在左右耳孔稍上处,向上则逐渐变小,而现代人的头骨最宽处则在较高的位置。北京猿人头骨的高度比现代人小,额向后倾斜。平均脑量为1075立方厘米,而现代人平均为1350立方厘米。左右两眉嵴比较粗壮而向前突出,且左右相连,在眼眶上方呈屋檐状。颅顶正中有明显的矢状脊,后部有很发达的枕骨圆枕。另外,北京猿人的头骨厚度比现代人几乎厚一倍。

img117

北京人遗址

北京猿人的牙齿,无论齿冠或齿根,都比现代人粗大,表现了原始的特征。从北京猿人头骨和牙齿的特征来看,介于现代人与现代猿之间。

另外,北京猿人的肢骨,虽然发现的材料不多,不过由肢骨的情况证明(由股骨脊的存在和肱骨短于股骨的事实)北京猿人已能直立行走。根据股骨的计算,北京猿人男性身长162厘米、女性为152厘米左右,相当于现代华北人的中等身材。

北京猿人的生活情况

从已发现的遗迹来看,北京猿人已经学会使用和制造简单的石器,其中大部分是未经修制加工的。由石器的形状来看,可以分为石斧、锤形器、尖状器、刮削器等。这些石器可用来狩猎、杀戮、切割食品之用。另外,北京猿人也开始使用骨器。在北京猿人住的洞穴中,发现有火的痕迹,说明北京猿人已能用火。至于火的来源迄今还不清楚。不过猿人能够用火有很大的意义。因为火可以使人们熟食,缩短消化过程,并且可以防寒,在洞口燃烧火堆还可以惊避野兽。所以,火的运用是一次能源革命,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标志着人类本身已经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阶段。

另外,由猿人洞穴中所发现的灰烬堆积、兽骨残物以及成千的石器工具,说明猿人的生产活动以采集植物为主,狩猎为辅;社会组织还很原始,叫原始群;社会成员间关系仍较松散,没有发现对死者进行埋葬的迹象。

img118

人类生活的遗迹——群居及火的应用

北京猿人的发现在全部人类历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填充了人类起源锁链上的一个环节,给研究人类起源的历史开辟了新的一页。

智人时期

智人是人类发展的第三阶段,比猿人更接近于现代人。智人可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也叫古人,出现在第四纪的中期,距今约20万~30万年。人类演变到这个时期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像“猿”的特征(如眉骨隆起,嘴部前伸等),而发展到现代人的样子。这种人类广泛分布于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首次发现是欧洲的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是1856年在德国尼安德特山谷中发现的。当时出土一具骨骼,连同头骨共14块。从现有的化石断定,尼安德特人比现代人矮,身体粗笨。他们已失去了猿类的大部分特征,而具有了人的特征。例如,尼人的脑量不比现代人小,脸的下部不像能人、猿人倾斜突出。不过,他们的头盖骨还比较原始,额部仍较低平,眉嵴不太低,下颚的颏部尚未凸起等。

从所发现的石器来看,已具有了初步加工的磨制工具。工具的种类不仅有石器,而且有骨器,可供砍、切、削、刮、凿、穿、割等工作之用。工具的精致程度比以前更前进了一步。由化石的情况推知,尼人阶段仍过着群居狩猎生活,身穿兽皮,并知道了用火。这时可能已产生了埋葬死者的习惯,迷信思想可能开始萌芽。这一时期可能由原始群居过渡到氏族制度阶段,氏族制度正在萌芽。

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也叫新人。这种人生活在第四纪末,距今10万年左右。人类演变到这个时期体质形态完全与现在人相似了。但是这种人目前已经绝灭了。他们只以化石的形式在地层中保留下来。这一时期发现的化石在欧洲有克鲁马努人;在中国有山顶洞人(北京)、柳江人(广西)等。

img119

人类进化图

克鲁马努人是1868年在德国西南部克鲁马努地区发现的。这种人在各地出土的头骨和体骨很多,约有百余件。从发现的化石来看,克鲁马努人的体质结构基本上和现代人相似。此时的人肩宽胸厚四肢灵活,头部额高而弯,头顶宽大,没有脸部斜出的现象。根据上下腿骨长短的情况可知,克鲁马努人行走迅速,动作灵活,完全不像笨拙的尼安德特人。克鲁马努人的劳动工具有石器和骨器,其精致程度也比以前更进步。在雕刻绘画方面也有所发展。他们虽然过着狩猎的生活,合群能力更强。通常住在洞穴中,有时也住在平原上。

山顶洞人是1933年在周口店龙骨山上的山顶洞内发现的。共计有7个个体的骨骼,其中有3个完整的头骨。这些化石也和解放前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一样,都被当时美国的侵略者掠夺去了。据地层的研究,估计山顶洞人距今约5万年,比克鲁马努人稍晚。在山顶洞人居住的场所,我们发现许多石器,其中最珍贵的是一枚骨针,针长22厘米,由刮削和磨制而成。由于骨针的发现说明他们已经具有缝纫的能力。另外,在洞穴内发现许多装饰品,如石珠、钻孔的石坠、穿孔的牙齿等。表明了物质生活的发展,推动了精神生活的发展,山顶洞人已有了一定的文化。他们已学会磨制石珠和在石坠上钻孔以及染色的技术等。这时埋葬死者的办法比以前更加复杂,反映出人类社会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新人分布在世界各处。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如地带、气候、湿度、阳光等方面的差异,于是形成了现在世界上各色各样的种族。

由以上原始人类的进化过程来看,从古猿到能人,由能人到直立人,人类体质形态上的演变比较快。智人以后,到现代人,体质、形态的演变则逐渐迟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