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祖先之谜
鸟类祖先之谜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鸟类最初是由爬行动物逐步进化而成的。始祖鸟作为这一进化过程的中间阶段的产物,历来被人们当作鸟类的祖先。尽管这一进化理论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是许多古生物专家对蜥蜴这样的爬行动物会不会真因突然变异和自然选择而变成鸟这一结论,仍多少持有怀疑的态度。于是,在学术界内,专家们针对鸟类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刚刚问世的时代,人们对于鸟类最早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说法,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理解的。后来到了1861年,在德国境内的一处石灰岩石采石场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块奇特的生物化石。这块化石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翅膀前端有爪,并有着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这块被称为“始祖鸟”的化石的发现,使许多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为之振奋不已。因为不少人坚持的“鸟类是由蜥蜴进化而来”的这一观点,在这里找到了依据。但是,在今天,这一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观点突然失去其权威性了。因为在1986年,美国的考古学家在得克萨斯州发现了一种比始祖鸟还古老7500万年的鸟类化石。并给它定名为“原始鸟”,鸟类的祖先这一“宝座”因而将被原始鸟夺走。古生物学家指出,如果事实上是这样的话,那么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这一观点也将被否定。
始祖鸟复原图
关于始祖鸟的起源,英国博物馆的庞夫雷特指出,以往人们认为是鸟类祖先的某一爬行动物群体,实际上并不是蜥蜴。始祖鸟是由恐龙家庭的某一“成员”进化而来的,始祖鸟与恐龙既是“远亲”,又是“近邻”,它们都起源于槽齿类。不可否认,始祖鸟与一种被称作虚骨龙的小型恐龙,在骨骼上确有非常相似之处,因此早在上一个世纪,就有一些古生物认为,鸟类的祖先是这个群系的恐龙。
从外貌来看,现在许多鸟儿都与恐龙相像。恐龙中有一种叫鹦鹉嘴龙,它的嘴与会学说人话的鹦鹉的嘴十分相似。鸵鸟龙的脚和鸵鸟的脚一样。也有3个脚趾头,善于走路。鸵鸟龙没有牙齿,鸵鸟也没有。鸭嘴龙的嘴活像鸭子嘴,鸭嘴龙游水也像鸭子戏水。鸟类有毛,生活在1.8亿年前的联龙也是全身长毛。鸟类的骨骼是中空的,这样可以减轻体重,便于飞翔。早期的一些恐龙的骨骼也是中空的,科学家把这种恐龙称为虚骨龙类,虚骨龙轻巧机灵,外貌和身体结构都很像鸟。
博物馆中陈列的鹦鹉嘴龙
在探索鸟类起源的过程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是锁骨问题。鸟类的左右锁骨相互粘连,是V型愈合锁骨,十分发达。而恐龙的锁骨则因退化而完全消失了。对此,持“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观点者认为,恐龙类和鸟类都来源于槽齿类,只是在后来的进化中它们的锁骨才发生了不同变化,不能凭这一点就说恐龙不是鸟类的祖先。可是,当上述观点提出来以后,有的科学家又发现了一些带有锁骨的虚骨类恐龙,经过化石分析后表明,始祖鸟与虚骨龙的骨骼有明显的共同之处,但是其中的许多特征是槽齿类生物所不具备的。这样一来,又推翻了以前关于恐龙与鸟类都起源于槽齿类的观点。
后来,当原始鸟的化石被发现以后,持有不同观点的专家学者们纷纷转移视线,试图从原始鸟的身上找回新的理论突破。古生物学家经过分析原始鸟的化石后,惊奇地发现,原始鸟与始祖鸟相比,具有许多更接近鸟类的特征。
一些科学家认为,鸟类的起源时间还要往原始鸟以前探究。原始鸟的发现,将有可能否定在此之前的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观点。原始鸟化石的发现无疑为探究鸟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但对于鸟类祖先究竟是谁,科学家们仍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只有发现了更古老的鸟类化石后才能作最后结论。
鸡的祖先就是恐龙
一批研究人员掌握证据,证实恐龙其实只是生长得太巨型的鸡。我们现在经常看到及用来烹成美食的鸡,它们的前身就是恐龙。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一批科学家对恐龙骨头化石内残留的蛋白质进行研究,抽取分子进行分析,提供证据支持现在的鸟类和鸡,是从恐龙进化而成的理论。科学家一直认为,恐龙和现代鸟类的骨架十分相似,之前也发现过恐龙化石有类似羽毛的残留物。不过,科学家则是首次提出证据,证明恐龙和雀鸟在分子方面有联系。科学家把暴龙骨体化石中找到的皮胶原进行分解,利用先进的光谱仪分析其氯基酸成分,再与其他种类的生物作出比较。研究人员接着又把暴龙的分子,与鸡及鸵鸟的分子作出比较。
其中一位参与研究的哈佛大学专家阿萨拉说:“我们可以确定,暴龙与雀鸟——鸵鸟和鸡,比起我们研究的其他生物更加相近。”研究人员又说,鳄鱼和食肉的恐龙也十分相近,但推算下去,论到与恐龙的相似程度,鳄鱼又及不上雀鸟。
今次用来进行研究的皮胶原,是从一副估计已有6800万年历史的暴龙化石中抽取出来的。同时进行研究的还有一副50万年历史的古代乳齿象的化石。这些都是保存到现在、历史最久的动物化石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