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巨鸟与世界上最小的鸟

远古巨鸟与世界上最小的鸟

远古巨鸟

能想象一只轻型飞机般大的鸟从头顶飞过吗?虽然,人们无缘看到这一奇观。但是,这样的巨鸟的确存在过。曾经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杂志刊登研究报告说,600万年前,今南美地区曾生活过一种名为“阿根廷巨鸟”的鸟类,它是人类已知最大的飞鸟,巨型飞鸟翼幅达7米。

img91

传说中的巨鸟

此次发现是一支由美国古生物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阿根廷北部潘帕斯草原以及南美安第斯山脉发现阿根廷巨鸟的遗骸化石。经研究发现,阿根廷巨鸟生活在距今约600万年前,早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阿根廷巨鸟重约68千克,翼幅达7米,体积近似一架轻型飞机,被认为是人类已知最大的飞鸟。阿根廷巨鸟头骨长度约为0.6米,喙也非常长,因而能够捕食体型庞大的猎物。古生物学家说,人们不必为阿根廷巨鸟感到担心,怕它因为太大、太沉而无法飞行。他们说,阿根廷巨鸟不仅能飞,而且飞行速度远胜于现在的某些鸟类,如安第斯秃鹰。阿根廷巨鸟平均每天能飞行约322千米。在合适的条件下,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07千米。

为破解阿根廷巨鸟的飞行奥秘,古生物学家利用测量轻型飞机飞行数据的电脑程序来测算阿根廷巨鸟的飞行数据。研究发现,阿根廷巨鸟并非像普通鸟类依靠拍打翅膀飞行,它通常选择以山上的一处高地作为出发点,然后靠奔跑滑翔升空。相比之下,对于阿根廷巨鸟而言,在平原起飞较为困难。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的桑卡尔·查特吉教授说:“它不可能站着拍拍翅膀就飞起来。它得从斜坡上奔跑下来,或者借助风力获得飞行动力,这与悬挂式滑翔机的起飞技巧相似。”查特吉教授是这项针对阿根廷巨鸟的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不过,“一旦阿根廷巨鸟飞起来了,接下来就没什么问题。”查特吉说。起飞后,阿根廷巨鸟由于体重过沉,无法靠自身维持长时间飞行,但是它能够利用空气中上升的暖气流来获得飞行动力。阿根廷巨鸟在暖气流内随气流盘旋上升,并不断从一个暖气流进入另一个暖气流中。以此方式,阿根廷巨鸟平均每小时可飞行约64千米。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科学家说,阿根廷鸟能够飞翔,除了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外,还得益于它生活的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起自南大西洋的东风常年刮过潘帕斯草原,吹向安第斯东部山脉。正是这股东风为草原和山脉上方带来了上升气流。而阿根廷巨鸟正是借这些气流翱翔天际。此外,阿根廷巨鸟并非唯一懂得利用上升气流飞行的鸟类。几百万年后的今天,一些体型较大且羽翼宽大的陆地鸟类,如鹰、秃鹰、鹳之类,仍在利用同样的原理飞行。“这些鸟都是利用上升暖气流的‘专家’。它们能借助气流飞到很高的高度,还能飞过漫长距离,到达不同的国家。”

世界上最小的鸟

许多人都知道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全世界的蜂鸟有315种左右,分布于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以及其间的众多岛屿上。它们的体形差异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鸟体长达21.5厘米,当然不能说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了。而产于古巴的吸蜜蜂鸟的体长只有5.6厘米,其中喙和尾部约占一半,体重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蜂差不多,这样的蜂鸟才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鸟类,它的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卵,比一个句号大不了多少。蜂鸟的羽毛大多十分鲜艳,并且闪耀着金属的光泽。它们的飞行本领高超,可以倒退飞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动的频率很快,每秒钟可达50~70次。

在鸟类动物中,最小的蜂鸟体积比虻还小,体重只有2克,粗细不及雄蜂,卵重0.2克,和豌豆粒差不多。它的喙是一根细针,舌头是一根纤细的线;它的眼睛像两个闪光的黑点;它翅上的羽毛非常轻薄,好像是透明的;它的双足又短又小,不易为人察觉;它极少用足,停下来只是为了过夜;它飞翔起来持续不断,而且速度很快,发出嗡嗡的响声。它双翅的拍击非常迅捷,所以它在空中停留时不仅形状不变,而且看上去毫无动作,像直升飞机一样悬停,只见它在一朵花前一动不动地停留片刻,然后箭一般朝另一朵花飞去。它用细长的舌头探进它们怀中,吮吸它们的花蜜,而且仿佛这是它舌头的唯一用途。

蜂鸟的独特性体现在它们出类拔萃的飞行本领(悬停能力尤为突出)、绚丽多彩的体羽和普遍偏小的体型。其中,圭亚那和巴西的红隐蜂鸟(Phaethornis ruber)及古巴的吸蜜蜂鸟(Mellisuga helenae)体重均不足2克,不仅是最小的鸟,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温血动物。

古巴的吸蜜蜂鸟身长约5.6~6.5厘米,这是包含了嘴及尾羽的长度,通常嘴及尾羽的长度会占去总身长的1/2,可见蜂鸟的体型多么娇小,这样的身材,比鸵鸟的一只眼睛还小。体型小,重量自然也轻,吸蜜蜂鸟的体重约2.5克(1钱等于3.75克),这样的蜂鸟才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鸟类,它的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卵,比一个句号大不了多少。

img92

蜂 鸟

蜂鸟的羽毛大多十分鲜艳,并且闪耀着金属的光泽。它们的飞行本领高超,可以倒退飞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动的频率很快,每秒钟可达50~70次,所以有“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称呼,基本上都生活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茂密森林中,在我国极其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