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有“道”,健康即到

5 进出有“道”,健康即到

老年人与中青年人相比,更容易发生便秘,且便秘程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据资料统计,中青年便秘发生率为1%~5%,老年人为5%~30%,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可高达80%。

导致老年人便秘原因有很多种: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此外,高龄老人常因老年性痴呆或精神抑郁症而失去排便反射,引起便秘。

老年人牙齿脱落,喜吃低渣精细的食物,或为了图方便,饮食简单,缺少食用粗纤维,使粪便体积缩小,粘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减慢,水分过度吸收,导致便秘。此外,老年人由于进食少,食物含热量低,胃节陈通过时间减慢,也会引起便秘。

老年人一定警觉排便是否通畅,必要时要使用一些润肠通便药。

img5

有些老年人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常忽视正常的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还有一些老年人由于某些疾病和肥胖因素,活动减少,特别是因病卧床或乘坐轮椅的老年人,由于缺少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往往容易便秘。

患抑郁、焦虑、强迫观念及行为等心理障碍的老年人易出现便秘。

肠道的病变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也可引起老年人便秘。

排便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件平常、轻松的事,但对于部分老年人,特别是排便费力、困难的便秘者,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排便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不仅加重本人的心理负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潜伏着或多或少的隐患。

排便时需要屏气和收缩腹肌。屏气时肺、胸、腹内压力明显升高,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严重时会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屏气结束时肺、腹腔压力忽然降低,又会使回心血量忽然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压忽然增高。因此过分用力排便可能会使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的老年人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肌梗塞、眼底出血、脑中风、蛛网膜下腔出血、夹层动脉瘤破裂,乃至猝死。

厕所蹲坐如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的快速站立,容易诱发由于改变体位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生头晕、眼花、摔倒,所以此时站起速度应该缓慢一些。

老年人常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由于膝关节软骨表面被破坏和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常会使老人出现下蹲困难。

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老年人一定要警觉排便是否顺畅,必要时要使用一些润肠通便药。脑中风及心肌梗塞恢复期的老年人,不宜单独蹲厕,须有家属监护。有些老年人习惯蹲厕吸烟,殊不知烟中的尼古丁可刺激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而且烟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会大大削弱血液中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一边吸烟一边屏气排便,经常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发病的几率。

如何预防老年人便秘呢?

首先,要养成早餐后定时排便习惯,可加强胃肠反射。适当增加运动(如散步、打拳),加强膈肌和腹肌的锻炼,可增强肠胃的蠕动,有助于排便。

排便时可从盲肠经横结肠向降结肠做按摩,有助于顺利排便。此方还可在床上进行,方法是:排空小便,仰卧在床上,用右手掌根部紧贴腹壁,左手叠在右手背上,双手用力,按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的顺时针方向循环按摩。手法从轻到重,每2秒按摩一圈,一般到100次左右可出现便意。

排便前,也可用双手各一指压迫或揉摩迎香穴(鼻翼两侧的凹陷处)5~10分钟,可帮助排便。也可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数分钟。按揉穴位应以自我感觉到穴位处酸麻为宜。

此外,每晨空腹饮一杯冷盐水有通便作用,但有高血压、肾炎和心衰的老人,可用冷的牛奶代替。汽水、啤酒等含二氧化碳的饮料,麻油、牛奶等富含脂肪酸的食物,味酸的杨梅、菠萝等含多量有机酸的水果,粗粮(荞麦、糙米)、蔬菜(萝卜、白菜)、海藻等含多量植物纤维的食物,乳糖、蜂蜜等含糖量多的食物等都对结肠壁有化学性或机械性刺激作用,能促进肠蠕动,促进粪便下排。

另外,也可辅助运动疗法。选一较宽阔场地,站立,两腿分开约30厘米。先将右手臂自前向后转动60~100圈,再换左臂转动60~100圈,一般在未进行完毕时即可有便意。老年人在坐着的时候,也可以做提肛的动作来防止便秘,方法是:坐在凳子边缘,或坐凳子转角处,上身挺直,身心放松,两眼平视微闭,两脚拉开同肩宽,两手放于大腿的中间稍前部位,手心向上,或手心向下。然后深呼吸,呼气时嘴微闭慢慢吐气,边吐气边收腹、提肛;吸气时闭嘴用鼻子吸气,腹还原。连续深呼吸100下,能促进胃肠道蠕动。

提肛运动操时间一般为一刻钟,应该循序渐进。例如,可以在刚开始练的两个星期,每天练36下,时间5分钟。接下来两星期,每天练72次,时间10分钟。从第二个月起,每天练108次,时间15分钟。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只有在便意明显时才去厕所,甚至有便不解,宁愿憋着。其实,这样对健康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过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粪便和尿液内的有毒物质被人体重新吸收,可导致“自身中毒”。憋尿甚至会使输尿管尿液回流,造成肾水肿或肾炎。长期憋尿还可能会导致膀胱纤维化,使膀胱弹性降低,容量减少,更憋不住尿。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自身机能的下降,急了才排更容易导致疾病。建议老年人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以减少痔疮、便秘、大肠癌的发病机会。有便就解,不要等到憋急了才去排。

治疗便秘小贴士

每天清晨空腹饮用一杯冷盐开水(120毫升左右)或蜂蜜水(用60℃开水100毫升冲蜂蜜适量),效果尤佳。

晚上睡觉前饮一杯酸牛奶。

可早晚空腹吃苹果一个,或每餐前吃香蕉1~3根。

仰卧屈腿、深蹲起立、骑自行车等都能加强腹部的运动,促进肠胃蠕动,利于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