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病的紧急处理

14 突发病的紧急处理

老年人日常生活常常因身体活动不便或情绪控制不稳等原因突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中风、骨折等突发疾病。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患者及其家属能否及时采取入院前的应急措施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掌握一些预防救治的应对措施,以免老人一旦发病耽误救治的最佳时间,同时避免错误的、不科学、不规范的院前急救而致发病的老人死亡、瘫痪、致残。

心绞痛

这是冠心病患者易发生的急症,发病时胸前区呈阵发性疼痛,历时1~5分钟。一旦发作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就地休息,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待症状缓解后就医。

急性心肌梗塞

主要症状是突然在心前区发生持续性剧烈疼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乏力,甚至昏厥,症状和后果比心绞痛严重得多。此时必须让病人安静躺卧,不要惊慌失措。可先服安定片、止痛药,同时呼叫急救车急救。切忌乘公共汽车或扶病人步行去医院

老年人一旦骨折,千万不要活动受伤部位。

img38

心力衰竭

原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肺心病的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应让病人安静休息,采用半坐位,两足下垂。如以往曾发生过,对治疗方法比较熟悉,可先按之前的方法服药,否则不可随意给药,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急性腹痛

有些老年人患有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当夜间睡眠体位发生改变时,结石移动嵌塞胆道或输尿管导致痉挛而引起急性腹痛。对于因胆结石和肾结石引发的腹痛,应立即变换体位,同时按压足三里、胆囊穴、内关、关元等穴位可缓解疼痛。胃溃疡病人则服用654-2等解痉药以缓解症状。

哮喘发作

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与肺心病的老年人,哮喘发作时家属应保持冷静,让其保持坐位或半坐位,解开领扣,松开裤带,清除口中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家中有支气管扩张气雾剂,应立即让患者吸入若干次;待病情稳定后,用担架或靠背椅,保持病人坐位姿势,将病人安全转送到医院;如用自行车转送也应采取坐位,避免病人胸腹部受压,严重时应立即给予吸氧。

中风

原有心脏病、高血压病的老人突然发生语言不清、口角歪斜、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很可能是中风。掌握正确搬运病人的方法,首先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两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同时把患者衣领和腰带松开,以减少身体的束缚所造成的血压变化以及脑中风恶化。如果患者有呕吐现象,或是想要吐的样子,务必让患者侧躺,以避免呕吐物误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阻塞或是吸入性肺炎。如果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处理脑中风病人的大忌是摇晃、垫高枕头、前后弯动或捻头部、头部震动等。

骨折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很容易因跌倒或被物体冲撞而发生骨折。一旦骨折,千万不要活动已骨折的肢体,可用木板、棍杖等将骨折肢体固定好,固定物要长出骨折部上下两个关节。但骨折时,由于局部有内出血而不断肿胀,所以不应固定过紧,不然会压迫血管引起淤血,之后再立即送往医院。

尿潴留

老年人常患有前列腺肥大症,睡眠时尿液浓缩,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前列腺充血等原因可导致急性尿潴留。家人可用热水袋或炒热的盐包热敷小腹部,情况危急时应急送医院插导尿管导尿,或在耻骨上行膀胱穿刺导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