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样选购药品

1 老年人怎样选购药品

近年来,国内的药品市场可谓琳琅满目、良莠不齐,这就给老年人选择合适的药品增加了很多困难。由于年老体衰病痛多,上医院看病需要排队挂号、候诊,老年人为省去这些劳顿,特别喜欢去药品超市购药,所以如何购买药品,成为了老年人最为关心的话题。我们提醒老年人在选购药品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一是不要轻易在集贸市场或一些小地摊上购买药品,不要轻信所谓的祖传秘方。

一些游医在街头吹捧自己是神医,有祖传秘方能治百病,蒙骗公众,这些药品往往都是没有经过批准的,来历不明,成分不清,且质量难以保证,千万不要购买。

二是不要在药品展示会、博览会、交易会、订货会、产品宣传会等场所购买药品,不要轻易在以义诊之名,行卖药之实的场所购买药品。

老年人不要轻信互联网虚假广告宣传,谨慎对待邮寄药品。

img25

一些药贩子打着产品说明会、展示会的幌子组织群众,特别是邀请一些中老年人参加宣传会,从而进行洗脑,甚至采用免费试用、免费体验、免费旅游的办法推销产品。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义诊的旗号销售药品,义诊是假,卖药是真。这些药品质量很难保证,即便药品是合格的,该行为也是违法的。

三是不要轻易接受所谓的赠送药品。

我国规定在销售药品时,只有乙类非处方药(就是药盒上标有绿底白字OTC的)才可以作为赠品赠送,且必须是经过批准的合格药品。有些老年人一听到是“免费赠药”,便趋之若鹜,不管自己的病是否对症,只抱有“反正不花钱,弄几瓶回去试试再说”的心态,全然不顾“是药三分毒”的古训。而有的经销商为了多销药品,随意夸大药品作用,不管是谁上前索药,一律推荐为“适宜服用此药”。呼吁老年朋友不要贪图便宜,这些药品很可能会存在质量问题,甚至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四是不要轻信互联网虚假广告宣传,谨慎对待邮寄药品。

近年来,一些造假者通过免费邮寄样品、小报宣传、互联网宣传、邮寄宣传单的方式宣传药品,甚至以声称货到付款、无效退款来蒙骗百姓。往往针对的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咳喘病、癌症等慢性病、疑难病病种,有的号称祖传秘方,有的声称是某某医学研究院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实际上这个单位根本就是虚构的,这些药品往往都添加了违禁成分,比如治疗糖尿病的药品加入格列苯脲,治疗哮喘和风湿性关节炎的药品加入大量激素类药物。也许短时期内服用感觉效果非常明显,但长期服用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通过互联网宣传,邮寄药品成为假药销售的一种新途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3个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从国家局网站公布的资料来看,截止到2010年3月30日我国共有22家单位获得了可以直接向消费者提供药品交易服务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没有取得该证书的不得在互联网开展药品交易活动。

老年人通过互联网购买药品一定要慎重,除了这22家单位外,所有面向消费者提供的药品交易服务都是非法的,药品质量也可能存在问题。

五是不要只看广告购药,不要只凭经验购药。

相当多的老年人购买药品都是看广告,哪个药品广告做得多,就信赖哪个药品。还有的是通过亲朋好友口口相传,听说谁的病和自己的差不多,那个人把病治好了,吃了什么药,就也要跟着购买。殊不知人有不同、病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同样是患胃病,是胃炎、胃溃疡还是消化不良?不同原因的胃痛,用药就不一样,如果不能确定是哪种病症,就应该先去医院诊断。

在此,提醒老年朋友一定要理性选择药品,要根据医师和药师的意见购买药品,因为往往症状类似的病,并不一定是同一病种,更不一定要使用同种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