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曲通识》简介
《读曲通识》这本书是由陈煜著创作的,《读曲通识》共有32章节
1
前言
说到元曲,应该说,创作元曲的元朝读书人(儒户)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从秦汉到唐宋,读书人内心一直有着居庙堂之高与处江湖之远二难选择的纠结。居庙堂之上,头脑常常...
2
第一章 曲的起源
曲包括散曲和戏曲,起源于何时,一直是个有争论且尚无定论的问题。 说到舞蹈,在2013年最新公布的清华简里,就载有西周王朝的宫廷乐舞。闻一多先生认为“九歌”为歌舞...
3
第一节 “九歌”舞成相辞为有源头活水来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讲究歌、舞、说、唱等。舞蹈、歌曲、杂耍、滑稽表演等起源很早,作为一个个支流,一直按照自己的轨迹在发展,直到宋朝产生了“勾栏瓦舍”这样一个平台...
4
第二节 汉乐府角抵戏小荷才露尖尖角
我们熟知的汉乐府和舞曲有关联吗?角抵戏是杂剧什么戏的来源呢?东汉说书人长什么样子的呢?看完本章你就有了答案。 秦王朝灭学灭经,经亡义绝,莫知其真。人喜通俗,世贵...
5
第三节 南北朝清商乐铁马冰河入梦来
曹氏父子在铜雀台上,听的是什么乐,看到的是什么舞?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听音辨曲的水平究竟有多高?曹操著名《碣石篇》用什么舞蹈来伴舞呢?请看动荡年代的清商乐和歌舞。...
6
第四节 唐大曲参军戏忽如一夜春风来
唐代大曲流传下来了吗?参军戏为什么小孩子也喜欢看呢?踏摇娘为什么被说成了家暴的故事?兰陵王入阵曲是从哪儿找回来的呢?盛唐时代,对于歌舞剧、舞曲等都留下宝贵财富。...
7
第五节 宋杂剧金院本嬉笑怒骂皆文章
宋杂剧有几个角色?它们和元杂剧有什么关联?金院本里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有趣故事吗?不看不知道,宋杂剧、金院本值得研究。 宋代的戏曲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歌唱为主,如...
8
第二章 曲的特点
曲和词主要的区别究竟是什么?杂剧体制都是四折一楔,一人主唱?元代书会是什么性质协会?看完本章你会有初步了解,关于宫调等内容放到了填曲一章。曲有南曲、北曲,明朝的...
9
第一节 特点
一、衬字 曲可加衬字,是它与词或诗的重要区别之一。在曲牌所规定的必须的字之外,另加的字,称为“衬字”。在歌唱时可以轻轻地带过去,不占重要的拍子。 它的作用是填补...
10
第二节 散曲与戏曲
一、散曲 散曲当时在元朝也称为乐府或北乐府、新乐府。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口语味比较浓厚、流行于民间的雅俗共赏的歌曲。散曲直抒胸臆能说清楚,通俗易懂让人...
11
第三章 散曲鉴赏
元代作家为什么是没有梦想的一代?其中有没有类似魏晋风度的人物?有没有令人朝思暮想崇拜的偶像?为什么他们不会相思,又会相思?在《天净沙·秋思》里,“小桥流水人家”...
12
第一节 元朝的政治生态
审视元朝,我们发现元朝的政治生态有以下特点: 一、朝臣走马灯似的被换被杀 个别汉人大臣依然可以飞黄腾达,只不过在宫廷里的汉人大臣再没有了宋朝不杀朝官的幸运,真切...
13
第二节 梦中又说人间梦
人活着有奔头是因为有梦想。当时元朝把实现梦想的途径给堵塞了,元朝在中原统治98年左右,有近50多年没有科举考试。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时办时废,只曾举办...
14
第三节 功名两字酒中蛇
生活在元朝的文人们,有了更多机会思考千百年来被灌输的功名追求正确与否,“功名”这两个字的意义是什么呢?元朝社会里,文人也会经常遇到是非曲直的问题,是明辨大是大非...
15
第四节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
元代大多数诗人都写过隐逸的内容。一是官场黑暗,蒙古人作威作福,一些人又溜须拍马,让许多刚直不阿的人没有机会晋升;二是官场险恶,一不小心动辄得咎,惹来杀身之祸。所...
16
第五节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小令继承了汉乐府以来的传统,关心百姓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和天地之间的正气,这也是小令最可宝贵的地方,作品这种辛辣嘲讽的风格被称为“蒜酪味”,嬉...
17
第六节 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
在元朝,有一种人,他既不热衷于仕途的晋升,也不去忘怀于山水的隐居,能够不媚俗,也不妄想,保持了一种清风高度。 任昱《中吕·上小楼·隐居》: 荆棘满途,蓬莱闲住。...
18
第七节 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像倪瓒这样的旷世奇人常常一个朝代出现一两个而已,不会也不可能出现一大批,大多数元朝文人在那个浑浊的世道里,所作出的选择是快活地潇洒走一回。 卢挚《蟾宫曲》: 想...
19
第八节 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曲自由活泼,直接大胆,更适合表现感情的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虽然是男性作家为主,体现的却是尖歌倩意。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
20
第九节 小桥流水人家
元曲也有很多羁旅思乡的作品。为了前程漂泊他乡,常有异乡人之感。仕途上的风风雨雨诸般不如意,更增添了孤寂与惆怅。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
21
第四章 戏曲鉴赏
窦娥这样天大的冤情为什么不能杜绝?崔莺莺是反封建吗?崔母是封建家长的代表吗?红娘比别人强在什么地方?张生的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无论是汉宫秋还是梧桐雨,君王...
22
第一节 千古奇冤——窦娥冤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常说现实主义诗歌反映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但我们不应该忽略了诗歌对人们还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影响,即激起人们改变现实的愿望,进而去改变不合理的...
23
第二节 待月西厢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为什么成为诗经的第一首诗歌?历来说法众多,比如孔子就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看过《西厢...
24
第三节 汉宫秋梧桐雨
同是帝王戏,《汉宫秋》和《梧桐雨》讲述的是汉、唐时代皇帝与女人的故事,两者有相同,也有不同。 一、谁说女人是祸水,谁说女子不如男 历史总有发展的节点,比如西汉的...
25
第四节 关大王黑旋风
俗话说: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这其实更多的是一句玩笑话,怕你血气方刚,路见不平一声吼,风风火火就出手了。待到你经历了岁月磨砺,见惯了人间炎凉,也就不必...
26
第六节 琵琶记
西厢记结尾,郑恒上场,报告崔莺莺母亲一个虚假情报: 那个张生?敢便是状元。我在京师看榜来,年纪有二十四五岁,洛阳张珙,夸官游街三日。第二日头答正来到卫尚书家门首...
27
第七节 世有一梦而亡之理吗?
明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更宏大,曲调可以南北合套,人物众多,每个角色都有表现机会,因此更有利于表现生活。 据王季思先生确认,《牡丹亭》(以下简称《牡》)传奇取材于...
28
第五章 如何填曲写曲
怎样学习填曲写曲,有没有可能速成?学习之后,会对创作歌曲有作用吗?本章会告诉你答案。 谈到如何填写曲,首先我们要了解,曲是要配合着音乐来歌唱的口头文学,唱起来轻...
29
第一节 踩上作曲的节奏和韵脚
学习写曲,首先我们面临一个宫调的问题,看到元曲的各种莫名其妙的宫调名称总让人困惑不解,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其实,如果运用现代乐理知识把宫调来视唱练耳的话,它们就是...
30
第二节 跟着感觉走
一次感动,一种情绪,一种感受等,都是曲的创作灵感。或许是风花雪月,或是爱恨情愁,或许是一个故事,或许是一种赞美。无论什么,一定要情动于衷,发乎于曲。这里有喜怒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