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第五节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小令继承了汉乐府以来的传统,关心百姓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和天地之间的正气,这也是小令最可宝贵的地方,作品这种辛辣嘲讽的风格被称为“蒜酪味”,嬉笑怒骂的创作态度被后世称为“蛤蜊风味”。

张鸣善《水仙子·讥时》: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装模作样的人居然当上了王朝公卿,恶狠好斗、蛮横无礼的人竟享受着万钟的俸禄,胡说八道、欺世盗名的人竟能在社会上畅行无阻,总而言之都是胡闹,说英雄可到底谁是英雄?五眼鸡居然成了岐山的凤凰,两头蛇竟被当成了南阳的诸葛亮,三脚猫也会被捧为姜子牙!

这个社会真的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黑暗、腐朽、堕落,离灭亡不远了。

张鸣善《咏雪》: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可是漫天大雪,白占了那么多土地,冻死冻伤百姓都是因为大雪,这难道也是国家的祥瑞吗?元朝后来出台的比如说漫天发新钞等等也是如此,说起来是为了国家,实际上是为了搜刮百姓。

张可久《正宫·醉太平·无题》: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水晶环入麦糊盆,才沾粘便滚。

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

清廉贬入睡馄饨。葫芦提倒稳。世人都嫌时乖命蹇,又有谁见钱不亲?有人圆滑得就像那水晶丸,进入麦糊盆,才沾得边缘就没脸没皮地钻进去。写出的好文章一文不值被用来糊成盛钱的囤,为了钱,宅院可以改成害人的迷魂阵。清廉的人被人笑话糊涂又混沌,还不如胡芦提得安稳。

此曲描写元朝末年,世道像一盆面糊糊,是非不分善恶不辨,许多人为人圆滑,善于钻营。这个作品既有辛辣的嘲讽,又有生动的比喻,体现了散曲特有的“蒜酪味”。

马谦斋《沉醉东风·自悟》:

取富贵青蝇竞血,进功名白蚁争穴。

虎狼丛甚日休?是非海何时彻?

人我场慢争优劣,免使旁人做话说。

咫尺韶华去也!人们博取富贵就像苍蝇吸血,争夺功名就像白蚁争那个穴洞。

这样的乱象在这种虎狼横行的丛林里怎么会停止?在那样的是非风波中何时才能彻悟?

在如此的名利场我不再争长论短,免得旁人说闲话。

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逝者如斯夫啊!

无名氏《中吕·朝天子·志感》: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

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

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

志高如鲁连,德高如闵蹇,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生活在社会上的普通人,希望是通过读书能够出人头地,最怕的就是上升的通道被堵塞,黑白颠倒,贤愚难辨。在元朝社会很长时间废除了科举制度,就出现了这样极端匪夷所思的局面:不读书的有权,不识字的倒有钱,不晓事理倒有人夸荐。任你如何有志气,有德行,最后只落得被人轻贱。

仕途走不通,很多人就转向了赚钱,可怕的是有人寡廉鲜耻,成了看钱奴,穷得只剩下钱了。

钱霖《哨遍·看钱奴》:

试把贤愚穷究,看钱奴自古呼铜臭。徇己苦贪求,待不教泉货周流。忍包羞,油铛插手,血海舒拳,肯落他人后?晓夜寻思机彀,缘情钩距,巧取旁搜。蝇头场上苦驱驰,马足尘中厮追逐,积攒下无厌就。舍死忘生,出乖弄丑。

[耍孩儿]安贫知足神明佑,好聚敛多招悔尤。王戎遗下旧牙筹,夜连明计算无休。不思日月搬乌兔,只与儿孙作马牛。添消瘦,不调裀鼎,恣逞戈矛。

[十煞]渐消磨双脸春,已雕飕两鬓秋。终朝不乐眉长皱,恨不得柜头钱五分息招人借,上衵一周年不放赎。狠毒性如狼狗,把平人骨肉,做自己膏油。

[九煞]有心待拜五侯,教人唤甚半州。忍饥寒攒得家私厚。待垒做钱山儿倩军士喝号提铃守,怕化做钱儿请法官行罡布气留。半炊儿八遍把牙关叩,只愿得无支有管,少出多收。

[八煞]亏心事尽意为,不义财尽力掊,那里问亲兄弟亲姊妹亲姑舅。只待要春风金谷骄王恺,一任教夜雨新丰困马周。无亲旧,只知敬明眸皓齿,不想共肥马轻裘。

[七煞]资生利转多,贪婪意不休,为锱铢舍命寻争斗。田连阡陌心犹窄,架插诗书眼不瞅。也学采东篱菊,子是个装呵元亮,豹子浮丘。

[六煞]恨不得扬子江变做酒,枣穰金积到斗。为几文背钱受了些旁人咒,一斗粟与亲眷分了颜面,二斤麻把相知结下寇仇。真纰缪,一味的骄而且吝,甚的是乐以忘忧。

[五煞]这财曾燃了董卓脐,曾枭了元载头,聚而不散遭殃咎。怕不是堆金积玉连城富,眨眼早野草闲花满地愁,干生受。生财有道,受用无由。

[四煞]有一日大小运并在命宫,死囚限缠在卯酉,甚的散得疾子为你聚来得骤。恰待调和新曲歌金帐,逼临得佳人坠玉楼。难收救,一壁厢投河奔井,一壁厢烂额焦头。

[三煞]窗格每都飐飐的飞,椅桌每都出出的走,金银钱米都消为尘垢。山魈木客相呼唤,寡宿孤辰厮趁逐喧白昼,花月妖将家人狐媚,虚耗鬼把仓库潜偷。

[二煞]恼天公降下灾,犯官刑系在囚,他用钱时难参透。待买他上木驴钉子轻轻钉,吊脊筋钩儿浅浅钩。便用杀难宽宥,魂飞荡荡,魄散悠悠。

[尾]出落他平生聚敛的情,都写做临刑犯罪由。将他死骨头告示向通衢里甃,任他日炙风吹慢慢朽。守财奴应该是从钱眼儿里长出来的一朵奇葩。这个套曲目的就是要探讨一下人的吝啬,吝啬的守财奴,抠门的看钱奴,拥有万贯钱财但人品恶劣卑鄙。他们最大的希望是金钱不要流到别人手中,而要统统放进自己的腰包。他们不怕危险,可以到油锅里捞钱,不顾羞耻,能在血泊中伸手,只要有钱赚决不肯落后。白天黑夜寻思着发财的歪门邪道,不择手段费尽心机去牟取暴利。为了蝇头小利而生意场上苦苦地索取,在有利可图之处都贪得无厌地钻营苟且。

为了搜刮更多不义之财而做尽了亏心事,六亲不认。眼里没有亲朋旧友,只知拿钱追欢买笑,却不愿借给朋友用。

他们高利贷越放越多,但仍然贪婪无比,为了几分几厘而争斗。田地已经连成了大片而心胸却变得十分狭窄,书架上满是书但从来不看。装着样子故作清高风雅,实际上却有一副吃人豹子一般的狠毒心肠。

他们为取得几文黑心钱而甘受旁人的咒骂,为了一斗米可以和亲人翻了脸,为了二斤麻就和知己结下了冤仇。

孤寡运跟着他们,那些娼妓们把他们的家人诱惑,败家子把他们积攒下的钱都花掉了。

他们惹恼了老天爷,降下灾难,有了牢狱之灾,用钱也无法打通关节、赎回性命。最后只落得将他平生敛财之事,变成了临死的判书罪状,将他的尸体放在大街上示众,任日晒风吹慢慢腐朽。这就是守财奴吝啬鬼的一生。

无名氏《正宫·醉太平》: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元朝末年,元顺帝曾经罢黜了伯颜,恢复了科举制度,革新政治,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出现了政治清明的局面。后期又怠于政事,荒于游宴,学“行房中运气之术”。于是奸佞当权,朝政腐败成风。君臣依然骄奢淫逸,大肆挥霍浪费,弄得国库虚竭,财政极度困难。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于至正十年(1350年)发行“至正宝钞”的新纸币,新钞大量印造,货币迅速贬值,“变钞”的结果,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使人民的生活更为困难。

同时,由于元朝政府对生产漠不关心,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在至正四年(1344年)接连决口,泛滥成灾,使老百姓流离失所、大量死亡,土地荒芜,进而严重影响到元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元政府又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到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克扣口粮,个个无比愤怒。于是,“开河”和“变钞”就成为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线,导致了红巾军等各地起义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