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像倪瓒这样的旷世奇人常常一个朝代出现一两个而已,不会也不可能出现一大批,大多数元朝文人在那个浑浊的世道里,所作出的选择是快活地潇洒走一回。
卢挚《蟾宫曲》:
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
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尪羸。
五十年除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
风雨相催,兔走乌飞。
子细沉吟,不都如快活了便宜。作者在这里对人生做了一番分析,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本来就从100岁里扣除了30年。70年间,10年的顽童时光,10年的身体羸弱。剩下50年,除去黑夜,只分到一半的白天好时光。风雨兼程,日月如梭,仔细想想,不如活得快活一些。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官职。任监察御史时,因大胆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职。后复官,一直做到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来提出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次征召都坚决谢绝。直到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官府请他出山,他慨然应允,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看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痛哭流涕,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不久便积劳成疾,累死在任上。
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篱;往常时俯仰承权贵,如今逍遥谒故知;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上面这首散曲是写他隐居以后的生活,再也不用俯仰权贵,不用冒险仗义执言,再也不需要上早朝,每天到了晌午还在酣睡。多么享受,多么快活。
关汉卿《南吕·四块玉·闲适》:
其一: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说走咱就走哇,走就舒舒服服地走,说坐咱就坐啊,想坐就安安静静地坐。渴了就喝,饿了就吃,醉了就哼几句山歌,困了就在草地上倒地一卧。日月漫长,天地广阔,多么快活。
吃喝拉撒睡,年轻时不觉得有什么,上了年纪,能够想吃就吃想喝就喝,醉了就笑,困了就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了。所以快活最重要。
其二: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老酒已经被滤过,新酒也酿出来了,大家围着老瓦盆一个个笑呵呵,和乡村山民一起饮酒唱和。他贡献出一对鸡,我贡献出一个鹅,这样的日子真快活。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是老朋友准备好了饭菜邀请去做客。这里则是一次朋友间的聚餐,你有什么就拿什么,大家凑到一起图的就是一个乐呵。这是一种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的自由放松状态,达到了老子所谓“甘其食”的快活境界。
其三: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拴住了心中渴望奔驰的骏马,又把躁动不安的心猿锁上,终于跳出那红尘险恶的风波,大白天做南柯梦有多少人能清醒过。离开了名利场,钻入自己搭建的安乐窝,这样的日子多快活。卢挚曾有“无是无非快活煞,锁住了心猿意马”,庾天锡亦有“紧地心猿系,罕将意马拴”,他们退隐的时候内心并不是没有斗争,但是他们控制住自己的内心世俗的渴望,体会到了隐居的快乐。
那颗驿动的心已经平和,因为离开了是非风波,富贵梦已醒,安逸又快活。
其四: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像陶潜一样在南边地上躬耕,像谢安一样在东边山上仰卧,经历的世态炎凉沧海桑田。闲暇时把往事仔细思量。其实人之所以有无限的烦恼,无非是要争名夺利,到头来一场空。原来贤明的是别人,愚蠢的是我,还争个什么呢?
关汉卿的《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其实是体现了老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理想,勘破了功名利禄你争我夺,回归自然,与乡民野老一起其乐融融感受乡村生活,与世无争。
卢挚《沉醉东风·闲居》:
雨过分畦种瓜,旱时引水浇麻。共几个田舍翁,说几句庄家话。瓦盆边浊酒生涯。醉里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风睡煞。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孟浩然曾道“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只是喝酒谈论桑麻,只是动口还未动手,卢挚已经开始了行动,雨过之后就分畦种瓜,天旱时就引来水浇麻。几个种田的老人在一起,讨论一些关于庄稼而不是时政的话题,用瓦盆盛着浊酒,酩酊的时候似乎感觉乾坤如此之大,心灵也敞亮了,任凭他高柳清风我也一样地呼呼大睡。
刚刚离开了绿水青山那旮旯,早早地来到竹篱茅舍人家。路畔的野花开得正艳,村头酒家打来小酒。直吃得我酩酊大醉。脚下趔趔趄趄东倒西歪,喝多了山童也不会劝阻咱。摘下路边的菊花,在白发上随便乱插。
一首小令让读者看到了作者沉浸于日常生活中的农家乐,不再谈论混乱时代中的政治话题,流连于种瓜与浇麻,青山绿水,竹篱茅舍,一杯浊酒。
卢挚《殿前欢·八葫芦》: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杯子上依然留着酒香,原来是一葫芦酒喝得山翁满脸通红。还有一葫芦酒随手挂在花枝压得枝儿上下晃动。书童随着我出游,喝干了一葫芦酒,游兴依然不停。还有谁和我同醉,与我共赏?连绵青山把我欢送。古有乘云御风的列子,我今天也要乘风御风而行,谁都别想拦着我。
李伯瞻《殿前欢·省悟》:
去来兮,黄鸡啄黍正秋肥。寻常老瓦盆边醉,不记东西。教山童替说知:权休罪,老弟兄行都申意。今朝溷扰,来日回席。归去来兮,黄鸡啄食禾黍正长肥膘。在老瓦盆边喝醉是寻常事儿,走路晕晕乎乎分不清东和西。只好叫随身书童向老哥几个赔罪:今日叨扰了你们,明日回请你们各位。
卢挚《沉醉东风·闲居》:
学邵平坡前种瓜,学渊明篱下栽花。旋凿开菡萏池,高竖起酴醿架。闷来时石鼎烹茶,无是无非快活煞,锁住了心猿意马。学邵平放下身段在山坡前种几垄瓜,学陶潜放下身份在篱笆下栽几株菊花。开凿挖开荷花池,又高高地搭起蔷薇架。郁闷的时候就在石鼎里煮上茶。没有是非的生活多么快活,心里头再也没什么心神不定、烦躁不安的想法了。
张可久《寨儿令·次韵》:
你见么,我愁他,青门几年不种瓜。世味嚼蜡,尘事抟沙,聚散树头鸦。自休官清煞陶家,为调羹俗了梅花。饮一杯金谷酒,分七碗玉川茶。嗏,不强如坐三日县官衙。你看见了吗?我正犯愁呢,愁那邵平多年不再种瓜。世态炎凉有如嚼蜡,尘事纷繁乱杂犹如散沙,时聚时散像那树头的乌鸦。自从休官后,渊明何等清闲,为调味却俗了梅花。饮一杯金谷园的酒,喝一杯玉川子的茶,唉,不强过坐三天县衙?
马致远《四块玉·恬退》:
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酒刚刚打来,鱼也是新买的。满眼的云和山像水墨画一样展开,清风朗月,终于可以把多年欠下该写的诗写出来。我本来就是散淡自由的人,又没有什么经世济民的才能。时代也不需要也不给我机会去施展,还不如就这样归去吧。
马致远《清江引·野兴》:
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快活闲住处。本来就有跳出尘网“采菊东篱下”的志向,晚年的愿景就在于园林中寻找乐趣。在院子里搭上架子爬满葫芦,在门前栽几行垂杨柳。想干点啥就干点啥,那是多么快活的好去处。
白朴《沉醉东风·渔父》:
黄芦岸白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灰黄的芦苇遍布江岸,白色的浮萍在渡口飘浮,碧绿的杨柳耸立在江堤上,红艳的野草点缀着滩头。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有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他们就是那些散落在秋江上自由飞翔的鸥鹭。鄙视所谓的达官贵人们,只愿做不识字的江上钓鱼翁。
说到生死之交,是可遇不可求的,白朴就亲身经历这样的患难见真情。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白家与元好问家为世交,交往频繁。1232年,蒙古军炮攻金朝的汴梁,白华随金哀宗仓皇出逃,不久,蒙古军杀入城中,烧杀掠抢,白朴母子失散,幸亏元好问也在城中,就把白朴和他的姐姐收留下来,然后带着他们姐弟俩开始逃亡,这期间,白朴感染了瘟疫,生命垂危,元好问不顾自身安危,不分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第六日竟然出汗而愈。经过几年的辗转流浪,元好问找到了白华,将白朴姐弟交还给白华,一家人终于得以团圆。白华专门作诗表达了自己无限感激之情:“顾我真成丧家犬,赖君曾护落窠儿。”
多年的接触、指导,元好问慧眼独具地发现了白朴的杰出才能,“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但是蒙古军的残暴虐杀在白朴心理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也使得他对元朝政治产生了厌恶,虽然有人举荐他,但是他婉然谢绝,然后开始浪迹天涯,纵情山水,终生未仕。
白朴《中吕·阳春曲·知几》: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白朴的《阳春曲·知几》一共有4首。题目“知几”意为应有先见之明,知变之几微。“知荣知辱”出于老庄思想。他自己清楚知道何者为荣,何者为辱,只是保持沉默不语,谁是谁非心里十分明白,但也决不表态。流连于诗书丛中,醉心于饮酒忘忧,对世事冷眼旁观,在诗酒中释放本真,张良辞汉得以全身,范蠡归湖得以远害。仔细想来,从古到今,才有几个人能明了?
元朝著名的哲学家许衡,就曾经坚持了“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的明哲保身原则。忽必烈曾经对许衡提出要求,希望许衡在朝对他直言相告,即使提出批评意见,也没关系。许衡刚刚进入忽必烈汗廷为官的时候,朝政由王文统把持。王文统绝对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更擅长于玩弄权术,他高调建议忽必烈任命许衡为太子太保,这样就可以排除他插手管理政务的可能。许衡知道王文统的算计,于是婉拒了任命,回家隐居。
1262年,王文统被他的女婿李璮的叛乱牵连,被处以死刑。忽必烈召回了许衡,并批评他说,他不该不站出来说话,纠正王文统,并说:“是时,卿知之(王之错咎),因何未言耶?是儒学使卿行事若此耶?抑卿未服孔子之教而行事若此耶?往者已矣,望卿勿复错。是则曰是,非则曰非。”
孙周卿《双调·蟾宫曲·自乐》:
草团标正对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
山外晴霞,山下人家。山上的草房正处于大山凹陷处,用山竹做饭,山水煎茶,吃的是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泉叮咚像敲击着月牙形的冰块,云彩扫过大山惊散了林中的乌鸦。山色原本就极好的,山景更值得夸赞,山外彩霞温暖着山下人家。
此曲句句不离“山”字,连用15个“山”,像贯口一般,一气呵成,一贯到底,表现了隐居山林、快乐无比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