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质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质

(一)区域活动的目标:明确与长远

区域活动的目标是清晰的、有序的,但非即时的[2]。相对于集体教学活动而言,目标要更宽泛些、长远些。因为区域活动的目标无法在一次活动中实现,而是有一个较长的达成过程。同时,在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方面,应符合区域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尽可能凸显出每次区域活动的具体目标。

(二)区域活动的环境:开放与自由

在区域活动中需要幼儿独立地探索,因此,区域活动的环境既要追求互不干扰,让幼儿能专注地投入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又不能完全安静、封闭,要为幼儿自由选择区域、材料以及与材料互动的方式,自如地和其他幼儿相互交流创造条件。所以,区域之间的隔离物是形同虚设的,鼓励幼儿在不同区域之间组合、流动,以达到区域活动资源的共享。

(三)区域活动的过程:自主与个性

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意愿去选择活动区,并自己决定操作的时间、速度和次数,沿着自身发展速度达到相应阶段的教育目标。这种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按自己的速度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内容,是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无法代替的。它既满足了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又照顾到个体差异。所以,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充分享受区域活动带来的乐趣。

(四)区域活动的指导:间接与综合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主要是通过创设区域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设置探究问题等方式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进行间接指导。例如,以学具、材料、问题为媒介,教师可以假设问题,引导幼儿继续去探索、去发现。

区域活动的内容往往综合性很强,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时,需要综合了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内容,千万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活动某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