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谈话节目的特点

四、电视谈话节目的特点

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特点就是要把握“谈话(talk)”与“节目(show)”的矛盾。这类节目的核心矛盾,两者之间的平衡是设计制作的关键。好的谈话节目,关键是突出抓好三个特点,那就是它的纪实性、亲和力和多元化。

1.纪实性

首先,谈话类节目的纪实性表现在真切的现场感和参与性上,现场嘉宾和观众是直接的参与者,他们身在现场,感受真切,整个节目是由嘉宾、观众和主持人共同完成的。实际上,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定义之一就是要在现场进行无脚本的谈话,也就是说谈话带有一定即兴的意味,而且谈话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预见性,这也正是谈话节目的魅力之一。对于节目的制作者而言,这是一个两难问题:为了让节目有完整的结构,表现既定的主题,也为让节目能够顺利完成录制,编导者总是希望能够对节目进程完全控制,为此也会在录制前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尽可能了解讨论问题的核心和相关方面,尽可能弄清嘉宾甚至重要现场观众的态度和观点,还要做好细致的文案准备。而在另一方面,那些准备特别充分,现场把握十分有力的节目却又可能由于太紧凑、太完整而失去了即兴的光彩,节目人工痕迹太强,反而不受观众喜爱。但此类节目中,不是让节目失控就能成功,而恰恰是只有在难于掌握的情况下充分表现出创作主体的控制能力,节目才更有价值。与此同时,在关于现场的安排上,真实谈话总是形成一个圆形——与观众成为两个同心圆。现场表演要求一条直线——加上现场观众成为两条平行线。最后总是变形成一个弧线——同现场观众成为两条开口相对的弧线。这些都能加强谈话节目的纪实性。

为了突出纪实性,谈话类节目所设计的话题都是热门话题,所邀请的嘉宾都是名流、典型。他们在屏幕前用生动、具体、真实、可信的话语,讲述着自己的思想、经历和生活,宛如一幅丰富多彩的图画,赏心悦目。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是由大脑中潜意识形成,并在不知不觉中表现的一种态度。纪实性的谈话类节目使观众看到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情。在当今时代,“不盲从”已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特点,观众对假、大、空的节目非常反感。纪实性的谈话类节目正是迎合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需求,使他们真切地看到了毫无矫饰的人和事。各个阶层的观众都能从谈话节目中那些不同身份的人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理诉求相呼应的位置,从心理上融入话题的拓展和谈话的过程中,对节目讨论的话题以及嘉宾和观众的发言进行思考。央视二套《对话》栏目采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图2.1)便是谈话节目中精彩的一幕,观众不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首富的风采,还从他讲述创建微软公司的经历中体会人生的真谛。这就是谈话节目纪实性的魅力所在——体味人生的真谛。

图2.1

2.亲和力

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以个性化的、本色的、真诚的主持特色,构筑起崭新的平台和桥梁,用于与嘉宾和观众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这就是主持人的亲和力。主持人要有个性及特色,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只有那些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主持人,才能牵动观众的目光。央视二套《对话》栏目(图2.2)开办以来,收视率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蔚的机智敏捷和曲向东平和睿智的主持风格。主持人语言要深刻到位。谈话类节目是人与人的思想碰撞,要产生闪光的思想亮点,需要主持人用深刻睿智的语言作铺垫,激发嘉宾参与节目的热情和兴趣,拨动被采访者的心弦,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成功、坎坷的人生故事,让人思考。此外,电视谈话节目通过图像、画面、音乐声响等丰富的信息传播符号给观众一种强烈的现场感染力,使台上嘉宾主持与台下观众距离拉近,更容易形成互动。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往往通过图像、画面等传播符号插入一些必要的背景音像资料,给观众一种真实、形象的感觉,进而更好地让观众了解和感受节目人物特有的经历以及心路历程。

3.多元化

随着社会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电视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项的、传统的传播形式,更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形式。谈话类节目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和表现手法在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

图2.2

首先是传播理念上的多元化。过去,电视节目往往用一元化的结论来代替多元化的交流,这种传播方式的专制性和排他性影响了观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视率自然不会高。目前,谈话类节目的内容在时间、空间上都极具跳跃性,让人们在有限的时空中观赏到许多不同层面、不同知识领域的内容。

其次是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目前,谈话类节目除了以演播室为主要谈话基地外,还采用了热线电话、外景镜头、资料片等方式,使整个节目有立体感,内容丰富、翔实耐看。已在全国30多家省级电视台播出的《超级访问》(图2.3)栏目,采用“场外揭密”的形式,在前期对嘉宾的亲朋好友进行秘密采访,全方位了解嘉宾,再在演播室现场通过主持人对嘉宾进行机智幽默的追问和语言交锋,当场揭嘉宾的“短”,设置主持人与嘉宾、场内与场外的戏剧冲突,让观众将有限空间拓展到无限领域,不仅较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还带领观众进入广阔的遐想空间,这是许多节目所不能及的。

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