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导播技术解决方案案例分析
在演唱会录制前,导播最后还要拍板一个很重要的方案——技术组织方案。
这里以四川传媒学院(原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迎新演唱会为例,这个演唱会是该院的一次盛会,其节目长度长达数个小时,演出规模相当庞大,对于这样的节目录制,一个完善的录制系统组织方案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一个先进的系统组织方案,又是充分发挥导播现场切换调度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基础。
该演唱会的视频系统方案如下:
使用SONY HD电视转播车进行高清节目制作,并增加2路高清无线摄像机数字微波讯道、2路EFP讯道,配置2个66倍长焦镜头、1个72倍长焦镜头、6个广角镜头,配置3个23倍标准镜头和2条带轨道摇臂(轨道长10 m),1条20 m长摄像机直轨。
系统构成:SONY HD电视转播车标配8个有线讯道及一个无线微波讯道,包含58套SONY摄像机PMW-EX330L,车载8根Furukawa 200 m摄像机光纤电缆(LEMO接口)。1路高清无线摄像机数字微波讯道和2路EFP讯道由演播部提供,均采用EFP飞行箱模式接入转播车系统,放置在距转播车不到10米远的一间临时工作室内。1路高清无线摄像机数字微波讯道为1个8U的飞行箱,包含2套SONY摄像机PMW-EX330L、2个摄像机控制面板OCP RU-1200JY、1套Gigawave数字微波发射单元HD-CamClip-On、1套Gigawave数字微波接收控制单元HD/SD Diversity Unit。2路EFP讯道为2套Sony HDC-1580高清摄像机,2个8USKB飞行箱,包含2套摄像机CCU HDCU1080、4个摄像机控制面板RCP-750(本次演唱会只使用其中的2个)和其他监看监测设备。
级联方式:本次演唱会,SONY HD电视转播车系统与外部系统采用一级级联方式。SONY HD电视转播车系统扩展能力非常强大,初始设计8+2+4CH,所以当有外部设备接入系统时,不需要添加其他外部同步设备即可完美接入现行系统。转播车与外部系统的级联需要通过车外接口板来实现,包含视频、通话、同步、动态TALLY信号接口,以实现与车外系统之间迅速、方便地连接,满足导播多机位拍摄之需求。2路高清无线摄像机数字微波讯道分别从外接口板RF CAM1 IN和RF CAM2 IN接入转播车系统。2路EFP讯道分别从外接口板EXT1 SDI IN和EXT2 SDI IN接入转播车系统。
级联方式如图6.17所示:
图6.17 转播车系统与外部设备连接
该视频系统设计为具有完整高、标清制作功能的数字高标清系统,以高清节目录制和直播使用为主,以适应未来数年的技术发展。视频系统主要特点即转播导播和特技操作的分工更适用大型节目的转播和直播,设备的重要进出信号均经过跳线进行转接。
整个系统内信号可以灵活转换,主要设备具有备用电源,关键周边设备有备份。视频和音频周边设备采用进口设备的模块结构,可热插拔,采用具有主备电源热备份的机箱。
音频系统以两级调音方式为主,即车外现场设置一级调音台。
该系统核心设备为摄像系统、讯道、切换台、调音台。
摄像机机位布局采用8+2+2讯道配置,CAM1和CAM3放置在观众互动区的拍摄高台上;CAM5和CAM6架设在带轨道的摇臂上,轨道长10 m;CAM7为高清无线摄像机数字微波,装备有Steadycam,在舞台区移动。以下是该次演唱会转播所使用的摄像系统具体配置:
表6.2 摄像机配置表
续表
参加节目制作的摄像机为SONY摄像机,为了电视画面色调的一致性,在节目制作之初,对所有摄像机进行了精细调整,包括黑白平衡、肤色校正等。转播时在导演区监视墙的讯道监看和PGM监看上添加了4∶3构图参考线,更好地方便导播指导摄像师参与画面构图。
一套完善的、先进的转播录制系统是演唱会顺利录制的基本前提,而导播对这类系统应该拥有清晰的认知,而且能熟练地使用和调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导播应该兼具整套现场转播(直播)录制系统总工程师的角色,不管是从系统宏观调度还是系统细节构成,导播都应该驾轻就熟,正如书画家对手中的创作工具必须拥有足够的了解一样,导播也必须对其掌控的系统工具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为其艺术化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导播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创作者,转播(直播)团队的指挥者,他还应该是一位精通当代数字化视音频系统工程的技术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