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电视导播艺术》一书终于要付梓了。此书历经几年的策划、修改,直至最终成型,也是由一个困顿、迷茫乃至豁然开朗的过程。众所周知,电视导播类的教材、书籍乃至文章,可以说比比皆是。当我们要着手编撰此书时顿时困惑了,若按现有的形式与思路编撰,势必成为模仿大全。那么,这本书还有什么意义?若不模仿,另辟蹊径,又从何切入呢?几经摸索,几经探讨,否定之否定;四川传媒学院的青年教师赵耘曼、王文渊、王孟广、王苗苗、何仁伟,以及前期参与的郑霓、向阳惠平、欧阳胡卉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又参阅海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案例,历时近三年时间,编撰者共同认识到:电视导播不仅是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从技术层面讲,无非机位配置、景别异同、切换节奏、平台搭建等问题。而导播艺术确实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其需要文化积淀、艺术修养、厚积薄发、临场发挥……归根结底,一个字——“悟”。

因此,《电视导播艺术》用大量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共同进入一个“悟”的境界。在这无止境的艺术世界里,使导播艺术,日臻完善。

“悟”就要悟出一些道理,比如导播意识、导播思维、导播职业、导播专业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在景观社会,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导播是否人人皆可企及?我们认为:所谓的导播意识,就是整体意识、全局观念。导播思维又是专业人士所特有的空间意识、立体思维方式,而导播职业,可以说是一种可普及性的工种。导播专业都是在某一领域的专门家,比如:电子竞技导播、体育导播、舞蹈导播、音乐导播,等等。这些思考和观念在此书中都有所涉猎,希望读者和我们一起打开导播艺术之门。

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团队,感谢他们辛勤的付出和工作。另要特别说明,本书引用的许多资料,都是为教学所用,别无他途。因种种原因,未能和原作者联系上,敬请谅解!希望能得到原版权方的理解,再次表示深深的谢意。

徐先贵

2017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