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呈现队形美感

五、呈现队形美感

仔细看节目,不难发现节目中所有的队形都是左右对称的。对于左右对称的分布于舞台的群舞队形,如何突出它们的几何特征?如何突出队形的规整性呢?导播必须设计出适合于表现队形特征的机位。换言之,就是观众从什么角度才能看出这种对称的美感。答案就是从齐队形的中轴线的外延线进行观看。因此,在《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有了较大的队形变化之后,几乎所有的固定镜头和推拉镜头,都是以队形的中线为画面的中线。导播调度了齐舞台中心轴线的若干机位,从面向舞台的近、中、远的不同视距,以不同景别进行拍摄,充分展示了队形的全貌。

图4.31

在节目一开始,为了形成千手观音的效果,21名演员的队形为一竖列,导播用了两个特别的机位,一个是右机位的平移,另一个是高机位正面俯拍,来表现队形、造型的美。它们与上述齐舞台中心同轴设置的系列机位相配合,营造了空间感。

《千手观音》突出了观音的安详端庄、纯净肃穆以及关爱天下苍生的宗教情怀,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神圣感与崇高感。可以说,它突破了敦煌舞姿的单纯展示,塑造了源于宗教文化而又不同于宗教文化的观音形象。导播在这个节目中无疑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调动自己对佛教、对音乐、对舞蹈的解读,运用导播专业知识,指挥摄像机完成了一次美的创造,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传递了爱与希望的正能量。作为深具民族特色和文化蕴涵的观音文化,它本身具有相当深厚博大的世俗关怀,强调仁爱精神,旨在普度众生,“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与一切众生苦是这种关爱精神的集中体现”。

图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