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8 组合大桁架结构拼装注意事项
(1)预拼装场地应平整、坚实,预拼装支撑架宜进行强度和刚度验算,各支承点的精度可用计量检验的仪器,逐点测定调整。对重、大桁架的支撑架需进行验算,小型的构件预拼装胎架可根据施工经验确定。根据预拼装单元的构件类型,预拼装支垫可选用钢平台、支承凳、型钢等形式。
(2)预拼装应设定测量基准点和标高线。
(3)必要时,预拼装前钢构件可设置临时连接板。
(4)预拼装可按结构形式,采用单体预拼装、平面预拼装和立体预拼装。除壳体结构为立体预拼装并可设卡、夹具外,其他结构一般均为平面预拼装。预拼装的构件应处于自由状态,不得强行固定。预拼装数量可按设计或合同要求执行。
(5)钢构件应按场地放样尺寸进行预拼装吊装定位。场地放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放样尺寸应包含施工图控制尺寸、要求的起拱值、焊接接头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其他要求的控制尺寸。
2)场地放样应与预拼装垂直投影相对应,应包括杆件中心线和节段端面基准线。
3)预拼装前,应对场地放样进行尺寸检查。
4)放样的点和线标记应清晰。
(6)钢结构构件的预拼装顺序及拼装单元应根据设计要求及结构形式确定,一般先主构件后次构件。门型钢架先将钢梁竖立拼装,矫正后再和钢柱在平面上进行拼装。
(7)高强度螺栓和普通螺栓连接的多层板叠,预拼装时宜使用冲钉定位和临时螺栓紧固。试装螺栓在一组孔内不得少于螺栓孔数量的30%,且不少于2只。试装应使板层密贴,冲钉数不得少于螺栓孔总数的10%。应采用试孔器检查板叠孔的通过率。
1)当用比孔公称直径小1.0mm的试孔器检查时,每组孔通过率应不小于85%。
2)当用比螺栓公称直径大0.3mm的试孔器检查时,通过率应为100%。
(8)板叠上组孔的通过率未达到上述要求时,应对孔进行修理。当错孔在3.0mm以内时,一般用铰刀、铣刀或锉刀扩孔,扩孔后孔径不得超过螺栓直径的1.2倍;当错孔超过3.0mm时,一般采用焊条焊补堵孔,并修磨平整,不得出现凹凸现象。焊条应采用与母材相匹配的低氢型焊条。严禁在孔内填塞钢块。用钢块填塞实际是假堵孔,将会造成严重后果,是绝对不允许的。
(9)在进行尺寸检查时,构件应处于自由状态。所谓“自由状态”即在预拼装过程中可以用卡具、夹具、定位焊、拉紧装置等临时固定。调整各部位尺寸后,将构件在连接部位每组孔用不多于1/3且不少于两个普通螺栓固定,再拆除卡具、夹具、定位焊、拉紧装置等临时固定,进行各部位尺寸的检查。
(10)当预装单元中构件与构件、部件与构件之间以摩擦面进行连接时,应对摩擦面连接处各板之间的密贴度进行检查。检查方法为塞尺插入板边缘深度20mm,测量板件间的间隙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1)间隙应小于0.2mm。
2)深度内的间隙为0.2~0.3mm时,其长度不宜超过板边长的10%。
3)深度内的间隙为0.3~1mm时,其长度不宜超过板边长的5%。
(11)预拼装完,经自检合格后,应请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做好质量记录。
(12)预拼装检查合格后,应标注中心线,控制基准线等标记,必要时应设置定位器。拼装好的构件应立即用油漆在明显部位编号,写明图号、构件号和件数,以便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