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11 基础表面存在蜂窝或孔洞的防治措施
2025年10月13日
要点
11 基础表面存在蜂窝或孔洞的防治措施
(1)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例不准确。
2)砂、石、水泥等材料与水未经计量或计量有差错。
3)混凝土拌和不匀或振捣方法不合理。
4)模板上的孔隙未堵严。
5)模板支设不牢固,在振捣等外力作用下,产生位移。
6)浇灌混凝土操作方法不合理。
7)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在拆模时被损坏。
(2)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应使用准确的计量设施,并经准确的计量,保持砂、石、水泥与水的配比合理,混凝土搅拌均匀。
2)浇灌基础底层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应使用串筒或溜槽等设施来降低其倾落高度,以减缓混凝土冲击坠落过急,导致松散离析。
3)浇灌混凝土前要认真检查模板支设的牢固性,并将模板的孔洞堵好,防止在浇灌和
振捣等外力作用下,模板发生位移而脱离混凝土或漏浆。
4)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充分均匀润湿,避免混凝土浆被模板吸收,导致贴合性差,与模板离析,产生松散等缺陷。
5)混凝土浇灌应与振捣工作良好配合。振捣工作应分层进行,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捣固均匀,结合良好。
6)判断混凝土振捣的最佳效果的观察方法如下。
①混凝土不再出现气泡。
②混凝土上表面较均匀,不再出现显著的下降和凹坑现象。
③混凝土表面出浆处于水平状态。
④模板内侧棱角被混凝土充分填充饱满。
⑤混凝土表面的颜色均匀一致。
7)浇灌好的混凝土要用润湿的稻草帘覆盖,并定时泼水保持湿润,以满足强度养护条件。
8)拆模时间不宜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