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11  高空滑移法安装施工

要点 11 高空滑移法安装施工

(1)高空滑移法分类。

网架安装时应根据网架结构形式、现场环境、起重设备能力、网格尺寸等,确定采取何种滑移工艺。

1)高空滑移法按滑移方式分类见表8-18。

8-18 高空滑移法按滑移方式分类

978-7-111-46454-9-Chapter08-60.jpg

978-7-111-46454-9-Chapter08-61.jpg

图8-38 网架逐条累计滑移法

1—10t手拉葫芦 2—双门滑轮组 3—单片滑轮

注:图示为最后一滑移单元,还有一个节间即已到位,余下12m宽网架在脚手架上就位拼装即告完成。

2)高空滑移法按摩擦方式分类见表8-19。

8-19 高空滑移法按摩擦方式分类

978-7-111-46454-9-Chapter08-62.jpg

3)高空滑移法按滑移坡度可分为水平滑移、下坡滑移及上坡滑移三类。如建筑平面为矩形,可采用水平滑移或下坡滑移;当建筑平面为梯形时,短边高、长边低、上弦节点支承式网架,则可采用上坡滑移。

4)高空滑移法按滑移时力作用方向分类见表8-20。

8-20 高空滑移法按滑移时力作用方向分类

978-7-111-46454-9-Chapter08-63.jpg

(2)滑移。

1)滑道设置。根据网架大小,可用圆钢、钢板、角钢、槽钢、钢轨、四氟板、加滚轮等,牵引用的钢丝绳的质量和安全系数应符合有关规定。

2)挠度控制。单条滑移时,网架施工挠度情况与分条安装法相同。当逐条积累滑移时,网架滑移过程中仍然是两端自由搁置的立体桁架。如网架设计时未考虑分条滑移时的特点,网架高度设计得较小,这时网架滑移时的挠度将会超过形成整体后的挠度,对此可采用增加施工起拱度、开口部分增加临时网架层固接或在中间增设滑轨等方法处理。

3)组合网架。组合网架由于无上弦而是钢筋混凝土板,不允许在施工中产生一定挠度后又抬高等反复变形,因此,设计时应验算组合网架分条后的挠度值,一般应适当加高,施工中不得进行抬高调整。

4)滑轨。

①滑轨的形式较多,如图8-39所示,可根据各工程实际情况选用。

978-7-111-46454-9-Chapter08-64.jpg

图8-39 各种滑轨形式

②滑轨与圈梁顶预埋件连接可用电焊或螺栓连接。

③滑轨位置与标高,应根据各工程具体情况而定。

如弧形支座高与滑轨一致,滑移结束后拆换支座较方便。当采用扁钢滑轨时,扁钢应与圈梁预埋件同标高,这样当滑移完成后拆换滑轨时不影响支座安装。如滑轨在支座下通过,则在滑移完成后,应有拆除滑轨的工作,施工组织设计应考虑拆除滑轨后支座落距不能过大(不大于相邻支座距离的1/400)。当用滚动式滑移时,如把滑轨安置在支座轴线上,则最后有拆除滚轮和滑轨的操作(拆除时应先将滚轮全部拆除,使网架搁置于滑轨上,然后再拆除滑轨,以减少网架各支点的落差)。但可将滑轨设置在支座侧边,不发生拆除滚轮、滑轨时影响支座而使网架下落等问题。

④滑轨可固定于混凝土梁顶面的预埋件上,轨面标高应不低于网架支座设计标高。

滑轨接头处应垫实,若用电焊连接应锉平高出轨面的焊缝。当支座板直接在滑轨上滑移时,其两端应做成圆导角,滑轨两侧应无障碍。摩擦表面应涂润滑油,否则易产生“卡轨”现象。

⑤当网架跨度较大时,宜在跨中增设滑轨,滑轨下的支承架应符合要求。

5)导向轮。导向轮主要起保险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滑移时导向轮是脱开的,只有当同步差超过规定值或拼装偏差在某处较大时才碰上。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制作拼装上的偏差,卷扬机不同时间的启动或停车,也会出现导向轮顶上导轨的情况。

当设置水平导向轮时,可设在滑轨的内侧,导向轮与滑道的间隙应为10~20mm。

(3)检验。

1)每滑移一个流程,即检查网架各相关尺寸,对标高、轴线偏差、挠度进行测量和调整。

2)滑移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

(4)支座降落。

1)当网架滑移完毕,经检查各部分尺寸标高、支座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用等比例提升方法,通过千斤顶或起落器抬起网架支承点,抽出滑轨;再用等比例下降方法,使网架平稳过渡到支座上;待网架下挠稳定,装配应力释放完后,进行支座固定。

2)网架安装完毕后,网架整体尺寸、支座中心偏移、相邻支座偏移、高差及最低最高支座差等均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和网架规程的要求。

3)按规定和设计要求将支座焊接或固定。操作中应注意对橡胶支座或其他特殊支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