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成长

战火中的成长

齐齐哈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拥有800多年的历史。王世昌7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遭受很大的打击,他家的生活困难的情景可想而知了。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确如此,王世昌同3个姐姐,一放学回来就帮助母亲干家务活儿,分担家庭的困难,不让母亲挨累。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之后,生长在东北的中国人吃大米就犯“经济罪”。当年日军明确规定,中国人不准吃大米,大米只能留给他们这些“高等民族”的人吃。吃大米的中国人是“经济犯”,会受到严惩,最轻的是打嘴巴,最严重的会被抄家。日本人当街对吃大米的中国人左右开弓,下手特别重,或者让他们在毒太阳下罚跪,日本人甚至会用刺刀挑开所谓“经济犯”的肚子。中国人只配吃高粱米棒子面。年轻人很多都被抓去当了劳工,惨死他乡。1945年后的齐齐哈尔已经属于解放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抗日战争结束后由苏联移交过来的。1947年春天,正在齐齐哈尔市读初中的王世昌感触最深、记忆犹新的是见到了中共中央派来的代表蔡畅同志。为了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以中央妇委书记蔡畅同志为首的一批妇女干部进入东北后,立即在东北局领导下,密切与各方面配合,贯彻“男女齐发动”的方针,迅速开展了妇女工作,一方面通过各种活动,广泛深入地向妇女群众宣传党对东北的方针政策,宣传妇女翻身解放的道理,唤起妇女的觉醒;一方面大力组织发动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党领导的一切反封建斗争,参加土地改革和大生产运动,号召妇女努力生产工作,积极支援前线,为保家保田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王世昌(中)与母亲

在王将军眼里,这位中央领导作风朴实,待人和气,大家都管她叫“蔡大姐”,他由衷地尊敬她。蔡畅同志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31年年底,蔡畅同志奉调进入苏区,先后任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白区工作部部长兼妇女部部长,江西省工农检查委员会主席。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10月,蔡畅同志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到达陕北后,历任中共陕甘省委统战部部长、组织部部长,中共庆阳中心县委书记等职。抗日战争时期,蔡畅同志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在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她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她转战东北,兼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妇委书记。蔡畅是受中央的委托来到齐齐哈尔指导这里的土地改革、恢复生产、城市人口就业、妇女运动工作的。王世昌补充说:

“1946年春天,任中央委员的蔡畅来到东北筹建东北解放区妇女联合会,指导东北土地改革中的妇女工作,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妇委书记。1948年,蔡畅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1949年春,蔡畅当选为全国妇联主席。从20世纪20年代起,她就是全国妇女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又担任全国妇联主席近30年,1990年9月去世,其光辉的一生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旗帜和骄傲。长征中蔡畅保持着乐观情绪,那时她身材纤瘦,但意志坚强,组织上给她备了一匹马,但她很少骑,而是让给伤病员,认为他们更需要马。她曾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被盛赞为‘一位伟大的女英雄’,‘她代表新中国’。”蔡畅的作为,深深影响着年轻的王世昌。

那个时候,齐齐哈尔地区的农村土地改革、妇女运动、革命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央领导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人民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纷纷要求上前线解放全中国。

王世昌喜欢文艺作品,得到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分黑天白日地读,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深深融进他的脑海里。电影《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和话剧《白毛女》《李自成》等,也在影响着王世昌的思想,他跟同学们在一起议论:“毛泽东是代表人民大众的,中国像齐齐哈尔这样能做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地方是极少数的,蒋介石政府管区的腐败触目惊心,我们要参加人民的军队,解放全东北和全中国。”当地组织起西满战区服务团的时候,王世昌和同样向往革命的两个姐姐,加入了服务团。他那时才16岁啊。战区服务团在前线接触了蒋管区百姓的疾苦,令王世昌产生了强烈的阶级感情,认清了蒋家王朝的腐败与没落,更坚定了跟紧共产党的信念,走上新的战场,消灭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蒋介石武装。

王世昌在战地服务团的时候,看见几个同他一样大小的伙伴,他就立即参与到领导布置的工作中。服务团的重要工作是战地宣传、鼓舞士气、通报战役情况,很忙很忙的。王世昌负责写标语,写好后就往大街小巷里送,找到显眼的地方就刷上标语。战争年代物资缺乏,连黑墨水都难弄到,王世昌就去刮锅底的黑灰,拿水和和,去写大标语。运送物资他也干,能听得到前线的枪炮声。他还不断操着一口学生腔,为行军的部队战士鼓劲加油,心里想着:用不多久,我也会上前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