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庙现曙光
1949年春天,中央政治局及时做出了“争取在一两年内组成一支能够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的决定。3月下旬,在大连休养的第三野战军华中军区原副司令员张爱萍接到命令,参加了总前委召开的渡江作战会议。会上,陈毅向张爱萍传达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为了解放全中国,防止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为迎接解放台湾任务做好准备,决定由三野组建海军,委任张爱萍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老总的传达,让张爱萍非常惊讶。海军是技术性很强、陆海空军诸兵种俱全的现代化军种,如今要白手起家建海军,难度将是很大的。当时张爱萍就对陈老总说:“搞海军?我自己连游泳都勉强,难以胜任呀。”但陈毅同志还是强调说:“这是历史逼着我们去干的,而且非干好不可,怎么干,你自己想吧。”
王世昌打开一张地图,指着上面讲:“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这个地方有个白马庙,1952年我来到海军的时候,首长跟我们讲过。后来大家戏说‘白马庙现灵光了’。”他清晰地回忆起首长跟他们介绍的往事。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白马庙,这里就是人民海军的诞生地。那是1949年4月23日,当时正处于国民党全面溃败、全国面临解放的形势,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一件特大喜讯传来,原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少将司令林遵,看清了蒋介石反人民反共产党的嘴脸,率领全部30艘舰艇、海军官兵1271人宣布起义。几乎同一时刻,在白马庙,即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指挥部所处的地方,张爱萍受中央指示宣布人民海军成立。当时,张爱萍手下共有5名干部和8名战士,此外还有3辆美式吉普车。多年后,张爱萍将军撰文回忆时还说:“当时我是个空头司令,可以说无兵无马,没有机构。”说起这一段历史,王世昌将军很激动,眼光里流露出一种沧桑感。
人民海军诞生地白马庙
海军成立的当晚,张爱萍带着十几位工作人员渡江到达江阴,在江阴等候他的有三野教导师师长、海防团团长、侦察营副教导员等。4月26日,张爱萍召开组建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3个办公机构,同时,还成立了中共华东海军临时委员会,由张爱萍任党委书记。4月28日,800多名人民海军官兵在江阴要塞司令部礼堂集会,宣布华东海军领导机关建立,并公布任命名单。至此,人民海军的第一支部队大体组建完毕。自此,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新的军种——人民海军,在全国解放前夕诞生了。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为此,中央军委于1989年3月做出决定,把1949年4月2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海军诞生纪念日。
海军成立之后,中共正式向苏联提出订购潜艇并培训学员的要求。1951年4月,海军成立了潜艇学习队,到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驻旅顺潜艇分队学习。王世昌继续说道:
“1952年时,我们只有两艘潜艇,是从苏联那里购买的,虽说不是最先进的,但那时也觉得挺威风,硕大的一个家伙横在海面上,像一条鲸鱼,瞬间潜入海底,很有神秘感。1952年5月,我国第一个潜艇基地在青岛建成。1954年6月,人民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成立,开始执行远航巡逻警戒任务。”
他笑了笑,接着介绍:
海军成立时,装备情况不理想,用6个字概括起来就是:少、小、老、旧、杂、破。在当时80艘舰船中,能够称得上军舰的只有9艘,而且还是中小型的,绝大部分都是小船、小艇,过去只用于江防,从来没有出过海。由于舰艇普遍年龄偏大,保养差,显得十分陈旧。80艘舰艇,竟由一二十个国家建造,这使得舰艇维护十分困难。国民党军队在撤退时,对无法开走的舰船进行了一次大破坏,并不时派飞机轰炸起义舰船,仅林遵率领起义的第二舰队就被炸沉了6艘。舰船虽然是这样的情况,但是在万山群岛战役中,海陆军队联合作战表现神勇,敢于应对敌人的大舰良艇,结果我们打了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