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之中萌生想法
离休后的王将军,经常走进青少年人群当中,跟年轻一代讲历史、讲传统、讲励志,他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战争故事。孩子们都竖起耳朵静静地听,但是他们不少人不明白那些大人们为啥要舍身忘我不要命地冲杀在前线,有的还不明白都是中国人干吗要拼死活,为什么不能共同在一起管好自己的国家。促使将军创办海军兵器馆的原因,就是他看到了一部分青少年讲享乐、怕受委屈,讲金钱物质、不爱参加劳动,有的还对学习雷锋行为嗤之以鼻,至于理想抱负更显得思想混沌。孩子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代,不熟悉解放军为什么要打仗,也缺乏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使命感、责任感。
离休前的1988年,他产生了创办兵器馆的念头。为什么?因为自己当了50多年军人,有对兵器难舍的情感,切身体会到保家卫国的意义,体会到国防的重要性。虽然如今是和平年代,但是以后就不会有战争了吗?兵器是战争的产物,要将它们永久保存下来作为纪念,要让后来人每每看见过去的兵器,就能够培养国防观念,就会想到当时国家的实力,就能够想到如何在战争中战胜敌人,保卫自己的国家,增强国家的国防力量。
1986年,这位将军作家担当了大连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一天,王将军接待了一个少年记者团,各自落座之后,小记者们要求将军给他们讲讲故事,他满口答应。身经百战的他望着周围满脸稚气与渴望的孩子们,思绪万千,想讲的故事太多了,一时又不知道从哪儿讲好,他灵机一动,问了孩子们几个问题。
“小记者们,说说你们将来长大都想干什么?”将军的第一个问题抛出来了。
孩子们立即产生了兴趣,七嘴八舌起来,气氛十分活跃,有的说想当记者、作家,有的想当工程师、科学家,还有的想当球星、歌星、影星,说了一大堆理想,都是让人羡慕的职业,有响当当的头衔,说理想的时候,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骄傲。是啊,孩子们有崇高理想不奇怪,应该有,但是将军总是觉得孩子们的思想中缺少什么。王世昌并不完全满意孩子们的回答结果,因为时下没有战争,老师在课堂里一般不会向孩子们宣讲当兵打仗的事情,崇高的理想职业当中也不会有社会上普通的一个工人或一个兵。这种情况似乎情有可原。但是,将军此时此刻不知不觉地还是显现出一脸的不悦,他提高嗓音又问:
“小记者们,我不反对你们有那么多的崇高理想,但是我要问,你们没有一位提出要当解放军军官的,难道你们不想当兵保家卫国吗?”
将军的话让孩子们惊愕,他们左右环顾,目光相对,奇怪老将军怎么提出这样的问题。当兵算什么理想啊?何况眼下也没有战争啊。有几个小记者不客气地反问将军:
“都和平年代了,还当兵干什么?”“课堂里从来不讲当兵的事情,这样的理想太低了吧?”
将军听了,惊愕得张大了嘴说不出话,脑海中一阵茫然。戎马一生的自己,与孩子们的思想的距离实在太大了。他暗想,无数在战场上抛洒热血的将士,闻听了下一代人没把当兵当回事,不知道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那会是什么心情呢?这让将军随后陷入一段深深的思考: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可以理解,不能怪罪,因为现在是和平时期,科学家、企业家、作家、影星们大展风姿才华,不是战争时期将军叱咤风云的年代。可是,将军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下一代的国防意识如此淡漠下去的话,将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学习啊、踢足球啊……什么都是从小抓起,国防意识教育、随时准备当兵保家卫国的教育,也要从小抓起啊!说起国防意识,王将军感慨万千,这种意识,是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全面体现。战斗精神是国防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战斗精神是军队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气质特征,是军人素质和觉悟的集中展示,战斗精神对全民国防意识具有极强的导向功能。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人产生松懈麻痹思想,淡化国防意识。在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及青少年树立“大国防”观念,牢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断增强关心国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全社会参与国防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培育战斗精神提供有力的支撑。军队战斗精神的培育,则应重点围绕爱国奉献、坚定信念、敢打必胜等核心内容,锻造高技术条件下军人过硬的战斗气质,使全社会学有榜样,推动全民国防意识的提高。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对我国而言,安全和主权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也是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国家,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形势发展、强化大国防观念与全民国防教育就尤其重要。
这次课,将军仅仅就着国防教育简单地讲了讲,他的情绪没有进入高昂状态,头脑里在考虑遥远的事情。他不愿想,但又不得不去想,他在琢磨另外一个问题。面对青少年,他想开启他们的国防意识,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国防强大的意义,那就应该让国防教育更直观、更形象,以致更有效果、更有针对性。对,首先要叫孩子们从感官接触开始,有个感性认识,叫他们能接触到武器。于是,他开始谋划创建全国第一个“海军兵器馆”,让孩子们亲眼目睹各类兵器,感受兵器的力量,懂得为什么要拥有武器,这不是对他们进行国防教育的最恰当的方式吗?常见到几岁的男孩在一起耍刀弄棍,比画着玩打仗,现在真的让他们看看五花八门的兵器以及听听它们的经历,岂不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