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群岛战役

万山群岛战役

让王世昌记忆犹新的是他随部队参加的首次海战,这就是解放战争中后期的万山群岛战役。王世昌所在的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四军直接参与了这次战役。王将军当时在深圳沙深宝边防委员会任军区联络官。这是他打到祖国南方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解放军海军与陆军的第一次联合作战,战士们攻坚克难,协同作战,创造了又一个奇迹,在解放军史册上书写了辉煌。战争过后,王世昌与战友赵锡顺合作,创作出剧本《来者不善》,故事背景便是万山群岛战役。

在此之前,解放军经历的海战并不多,一次是1949年10月,三野叶飞率领的第十兵团,凭借一些木帆船攻击金门;另一次是四野邓华领导的第十五兵团,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中,同样是使用一些木帆船,机动灵活地攻击敌人的兵舰,创造了木船打兵舰的胜利,这场战役被外电评为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万山群岛战役主要也是使用木船,在木船上安装大炮,结果同样夺得了战役的全面胜利。

万山群岛位于珠海市东南方,这里是珠三角和华南腹地海上出入的咽喉,万山群岛扼守在航道的要冲,是广州、深圳、澳门和香港船只进出南中国海的必经之地,所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万山群岛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人烟稀少的地方,清朝时由于珠江口海上交通频繁,这些岛屿便成为海盗藏身之处。占据统治香港的英国人认为万山群岛距离香港岛较远,不会直接威胁香港,管治这些岛屿也是鞭长莫及,而且管理起来对于整体意义不大,所以,万山群岛一直由中国国民党政府管治。

万山群岛战役解放军战前动员

王世昌介绍,万山群岛战役发生于1950年5月至8月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陆、海军各一部对国民党军据守的广东省万山群岛进行的进攻作战,也是人民解放军海军建立以来首次与陆军协同登岛作战。万山群岛总计有百余个岛屿,主要有垃圾尾(今桂山岛)、外伶仃岛、东澳岛、三门列岛、大小万山岛和担杆列岛、佳蓬列岛等。

王世昌回忆道: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后,中国华南地区已经被解放军全部控制,蒋介石率残余军队不得已逃到台湾。但是,华南沿海有100多个岛屿,还是由国民党军把守着,蒋介石不断地叫嚣要反攻大陆,以保全自己的脸面,振作官兵的士气。他们经常派遣匪特对大陆进行骚扰,威胁大陆的安全,也让老百姓揣摩不准究竟将来时局会怎么样。有的渔民就说:“国家都成立了,咱们的万山群岛也应该解放啊。”广大群众心向共产党,迫切要求解放万山群岛,铲除这些时常威胁他们的国民党残余部队。1950年4月下旬,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奉蒋介石命令,来到万山群岛部署防御,决定组成“万山防卫司令部”,以求最后一搏,企图控制进出香港、澳门的主要航线,封锁珠江入海口,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万山群岛,妄想控制住广东的南大门,他在官兵面前叫嚣道:“强大的美军已经进驻朝鲜半岛(6月朝鲜战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了,蒋委员长有令,我们海军肩负重要使命,前途光明啊,光复大陆的光荣任务要由我们来承担了……”

王世昌当时作为部队沙深宝地区边防委员会的军事联络员,为即将到来的战役准备忙碌着。战役开始前,解放军必须到香港采购航海器材及设备,因为我军没有太多的军舰,有些舰艇损坏严重;抽调上来的木船上缺乏主机与航海器材,需要大量添补器材和设备。王世昌驻扎在深圳边防委员会,负责处理、接洽我军部队人员往返于香港与大陆的诸多业务,极其繁忙。在繁忙的事务中,王世昌还要抽出时间给上级首长当粤语翻译。当时部队的首长多是北方人,初到广东语言不通,紧急重要关口只好调用王世昌做翻译。王世昌平时用心接触群众,学习广东话,时间一长说起广东话来十分流利。他说:“我常在下边做群众工作,不懂他们的语言不行,我就时时琢磨粤语方言,也就掌握了这种工具。工作逼你学呀。”

当一批器材设备采购完毕,出关口的时候常常遇到麻烦,比如关税等问题。每批器材进到海关来,王世昌都要前往海关处理和协调,向海关人员晓以战事情况,说明部队的状况和需要,以取得海关的理解与支持。当然也出现过少数部队人员进出香港与地方产生矛盾的问题,王世昌总是处理得顺顺当当,维护了部队的声誉、纪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开始采购航海器材并不顺利,因为那时国民党特务活动频繁,采购人员一走特务就跟踪,得知解放军要采购航海设备,便提前到香港进行破坏,阻止商户出售。但是他们毕竟是黔驴技穷,最终还是难以阻挡解放军购置航海器材的计划。有一次,王世昌和一位刚从香港采购归来的熟人唠嗑,王世昌关心他的任务完成情况,那个人说:“特务尽管破坏,但是香港也不是他们国民党特务的天地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告诉你吧,咱的任务完成了!”王世昌听了很高兴。那人继续说:“咱解放军已经打过了四大战役,全国基本解放,万山群岛战役肯定拿下,不过这是打海战,国民党的装备远远强过我军,肯定有困难,但是赢惯了国民党军队的战士们不怵这些,我们的英雄是不可阻挡的。”

王世昌蛮有兴致地回忆道:“别看我们是第一次陆军配合海军登船作战,人家的装备又比我们强,可是我们的士气比他们旺,提起打仗战士们都嗷嗷叫,天不怕地不怕,陆军用的大炮也装上了船。那个时候说来奇怪,我们军队所到之处都是敌溃我胜,一边倒了,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的颓势相当明显,连香港人都感到很奇怪:这美国人当后盾的国民党军队是怎么的了?就知道退呀败呀,一股脑儿地往台湾岛跑,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了,好像那个童话里被戏弄的身上什么衣裳都没有穿的皇帝,赤裸裸地在大街上走一样。”

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南军区关于解放万山群岛的指示,决定“力求早打快打”,集结部队,趁守军立足未稳,奔袭舰船停靠地,首要任务是打垮、封锁和阻滞敌舰,为解放军登岛作战创造条件。5月8日,人民解放军海陆各参战部队在中山县沿海集结,战役序幕拉开。解放军第四十四军在广东军区江防部队的配合下向垃圾尾发起登岛作战,这就是说,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大型海战正式打响了。

据王世昌的回忆,开战时为凌晨4时左右,天色尚黑,我军“解放号”炮艇,第一个冲到马湾附近,发现前方锚地里有国民党的几艘舰艇,队长林文虎指挥“解放号”全速开至距离敌舰400米左右时一声令下,船上轻重武器一齐向敌人的舰艇开火,几艘国民党舰艇果然被炮火击中。此刻,国民党军舰用警报灯四处照射,“解放号”船员们借着灯光发现周围竟有20多艘敌舰。我军舰长梁魁庭认得敌方的旗舰“太和号”“中海号”,便大声下令:“趁敌人没有完全苏醒,瞄准敌舰驾驶台,狠狠打!”几发炮弹打出,立见效果,“太和号”驾驶室被一发无后坐力炮弹打中着火,国民党万山群岛防御部的司令齐志鸿被击中受重伤,失掉一条手臂。此刻,国民党海军发现自己的旗舰被击中,又不知周围有多少解放军舰艇,瞬间队伍大乱,几艘敌舰匆忙起锚向外围海域逃去。林文虎指挥炮艇追击,又打中了对方的两艘护卫艇。这时天亮了,国民党军仔细一看,发现冲进来的竟然只是一艘装备落后的小炮艇,大叫:“不要跑了,是小炮艇啊,还击!”便开始调头进攻解放军船舰。这时“解放号”主炮被打坏,停止了射击,队长林文虎不顾自己安危,冲到甲板前的炮位上检修火炮,敌舰上一排机关炮弹朝他打来,甲板上爆炸声频频,林文虎被几块炮弹片击倒在炮台边,牺牲时他依旧怒视敌舰,手中紧攥着望远镜。此刻,“解放号”炮艇上的19名官兵只剩下3人,船被打穿160多个洞,只好拖着长烟开回本部。

王世昌介绍说:林文虎是泰国华侨青年,抗战爆发后,回国参加东江人民抗日武装,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曾任东江纵队中队长。解放万山群岛的战役开始时,林文虎被任命为海军火力船队副队长。他壮烈牺牲后,被中央军委海军司令部追认为全国第一位“海军战斗英雄”。南海舰队第一舰队政治部在黄浦岛为他立了纪念碑。

随后,我军派出最大的“桂山号”登陆舰在锚地外堵截,经过一个多小时激战,击沉其炮艇1艘,击伤登陆舰、扫雷舰各1艘,其余舰艇仓皇撤逃。我军“先锋号”“奋斗号”炮艇在牛头岛以东海域与国民党两艘炮艇遭遇,当即将其击沉。登陆部队先头两个营乘势在青洲、三角等岛登陆,垃圾尾守军趁夜逃走。26日至28日,登陆部队相继占领牛头、垃圾尾、蜘洲、大碌、大头洲等岛。解放军江防部队其他小艇继续向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发起攻击,击伤多艘国民党军大型舰只,迫使这些国民党舰只返回台湾修理。第一次海战取胜后,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官兵,解放军登陆作战过程非常顺畅,解放军江防部队掩护解放军登陆部队采取逐岛攻击的战法,攻占了万山群岛各个岛屿,这期间,解放军江防部队也在一系列海战中挫败了国民党军队。

5月末,国民党海军从台湾调来护卫舰两艘、登陆舰两艘、扫雷舰4艘和炮艇数艘,连日在小青洲、牛头岛以北海域游弋,炮击人民解放军已占各岛和输送船队,企图挽救灭亡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我军继续贯彻“早打快打打得赢”的方针,对来敌坚决反击。5月30号下午,三角岛和大头洲岛上的人民解放军炮兵击伤国民党军舰3艘,登陆部队占领东澳及大小万山等岛,迫使国民党军退守外伶仃岛、担杆列岛。国民党海军从台湾续调驱逐舰和炮舰共3艘,增援万山群岛。他们除以主力舰艇守卫担杆列岛外,还派出大小舰艇10余艘,游弋于外伶仃岛和三门岛海域,企图引诱人民解放军于海上决战。我登陆部队于6月下旬登上三门岛,连夜架设火炮,并部署舰艇隐蔽进入伏击海域。6月末的一个凌晨,我军以猛烈火力袭击国民党海军在外伶仃锚泊和在海上游弋的舰艇,激战5小时,击沉其炮艇1艘,击伤驱逐舰1艘、扫雷舰和炮艇各2艘。登陆部队从7月初开始先后占领外伶仃岛、担杆列岛、直湾岛、北尖和庙湾、蚊尾洲。8月上旬,万山群岛战役宣告结束。

万山群岛战役中解放军使用的木船

时为陆军的王世昌满怀深情地说道:“激烈的万山群岛战役历时75天,我军越战越猛,陆军也能参与海战并打得赢。那个时候,全国即将解放的大好形势,极大地鼓舞着将士,大家杀敌相当勇猛,将士们心里想的是:没有解放军打不赢的仗,再说当时国民党一败再败士气低落,没有心思打仗。”他讲起了解放军“舰艇上拼刺刀,跳帮抓俘虏”的故事。那次我军登陆部队的船同敌舰艇靠在了一起,我军领头的一名排长大喊:“准备刺刀,抓俘虏,跟我来!”当解放军战士蜂拥登上敌舰艇的时候,敌军被呐喊声和亮晃晃的刺刀吓得魂飞胆破,趴在甲板上不敢动弹。有一名国民党兵炮手吓得丢弃了手里的炮弹,举着颤抖的双手,低着头对我们的排长嘟囔着说:

“你们,你们这叫啥打法,没见过,太不正规了,海战就是舰对舰、炮对炮,哪有跳到我们甲板上拼刺刀的,我们没有练过这个,当了俘虏我也不服气……”

“今天你见识了吧!这是新打法,你们完蛋就别啰唆,下艇投降!”那位排长说。听了国民党士兵的牢骚意见,一旁的解放军战士们哈哈大笑起来。

人民解放军攻占了万山群岛各岛屿,共毙伤俘虏国民党军700余人,击沉击伤其舰艇10多艘,缴获舰船11艘。我海军也有重大牺牲,中国海军最大的舰“桂山号”目标大,招来了敌人的猛烈轰击,周身燃起大火,在人员伤亡严重的情况下,舰长郭庆隆驾驶舰艇急速抢滩,紧接着他操起机枪掩护剩下的13名战友登陆,岛上敌人的机枪子弹猛烈地压过来,结果只有4名战士冲上滩,郭庆隆身中数十发子弹壮烈牺牲。战斗中,战士们用鲜血与生命染红了舰上飘扬的旗帜,杀出了我军的威风。战后,地方政府和群众用“桂山”为一个岛屿冠名,以纪念英勇无畏的“桂山号”牺牲的舰长和战士。

万山群岛的解放,打破了国民党军对珠江口的海上封锁,对于巩固华南海防、保证海上渔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此战役给国民党海军驻万山群岛的舰队沉重打击,创造了解放军以少胜多、以小舰和木船打败大舰的辉煌战例,为登陆部队解放万山各岛扫除了障碍,受到军委海军首长的特电嘉勉。毛泽东主席赞扬这次海战:“是人民海军首次英勇战役,应予学习与表扬。”

王世昌讲,在万山群岛战役中,解放军遭遇到一股装备精良的“青年军”的抵抗,当把他们完全打败时,才从俘虏口中得知他们就是臭名昭著的“青年军”。“青年军”组建于抗战后期,是全美械装备部队,自称“战斗力十分强悍”,长官多出自土木系,士兵军事素质过硬,不易被俘。国共内战后期,国民党连连战败的消息不断传来,他们的兵员质量持续下降,战斗力也锐减。在我军攻打天津的时候,战场上出现过“青年军”的队伍,但在解放军强大的攻势面前他们逃跑了,原来他们是为保存实力,跑到南方来了。这次在万山群岛再次遭遇解放军,叫他们一个个束手就擒。这个“青年军”大部分成员是被国民党政府欺骗而入伍的,这是一支政治性、知识性很强的军队,这些被拉拢招募过来的青年学生,一度被称为“精锐力量”。成立这支部队更重要的目的,首先是在政治上与中共争夺青年,要把“青年军”办成一个训练干部的大学校,重建“黄埔精神”,创立新军,为大规模扩军、反共打内战做准备。结果,这支部队成了蒋介石反共的牺牲品。一个上尉俘虏如实交代:“原来讲是叫我们去念书,培养后备人才,一律当军官,准备走上抗日战场,保家卫国;可是国民党带头打内战了,谁知道屡屡战败,蒋介石带着大队人马去了台湾,万山群岛打仗人不够了,命令我们前来充数,当炮灰,我们上当了,成了人民的敌人、罪人……”

万山群岛战役后民众向英雄赠送锦旗

万山群岛战役期间,作为军事联络员的王世昌在勇敢维护国家领土尊严方面,经历了这样一件事。这一天,他正乘车经过香港的一个海关通关口,突然看到一名英国军官开着一辆车闯过关口进入大陆境地,他那挎着枪醉醺醺的样子仿佛一切都不在话下,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宣告成立的现实也似乎没被他放在心上。海关工作人员拦也没拦住。王世昌怒目而视,一边冲上前去,一边跟边防人员说:“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了,一个携枪外国军人竟然无视国法,妄图进入中国领土,绝不能让他的行为得逞,拦住!”他走到那个人面前,拦下车严厉地说道:“你已经越界,这是中国领土,你必须承认错误,请你迅速离开!”面对身材高大、血气方刚、一身英气的中国军人,这名英国军官一时间还顽固不化,摇晃着脑袋,依旧没有把中国海关放在眼里,王世昌毫不退让,严词相对。这个英国人见王世昌正义凛然,毫不退让,终于乖乖地承认了错误,迅速离开了中国边境地带。边防人员对王世昌这位中国军人肃然起敬。

王世昌回忆起方强司令员所讲的,1950年8月,当时的海军司令员萧劲光来到北京中南海,向毛主席汇报了万山群岛战役的情况。毛主席说:

方 强

“我们从敌人那里夺回了岛子,就要想办法守住,要抓紧组建中国海军,首先组建南海海军,司令员人选你们考虑一下。”

王世昌说:“我们的军长方强在万山群岛登陆战役中战功卓著,后来出任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在组建过程中,方强把作战有力、办事果断的王世昌调来身边工作。

对于方强司令员,王世昌是非常敬佩的。方司令员性情随和,豪迈大方。一次南下行军途中,他提议战士们唱个歌,以缓解疲劳,王世昌第一个赞成,大家都开始清清嗓子,方司令员主动担当指挥,起了一个《解放区的天》的头,高声唱起来: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民主政权爱人民呀,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一路行军一路歌,王世昌和大家非常兴奋,忘掉了疲劳困乏。在万山群岛战役开始之前,叶剑英、洪学智把方强找来商量战事,征求方司令员攻打万山群岛的意见,方军长直言道:“力求早打快打!”上级领导采纳了他的意见。

1993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报告文学《生命之神——马背上的水手》,真实记述了方强战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方强送给老部下王世昌一本,以做纪念,王世昌视为珍宝,把它摆放在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他还清楚地记得老首长曾经当众朗诵过一首诗的情景,那是1984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俱乐部《祖国海疆》征文评委会上,方强即席朗诵一首诗《我爱海洋》,表达了一位老海军战士的心怀,王世昌很有同感,诗句道出了海军官兵的爱国激情:

我百倍地热爱,

祖国美丽富饶的海疆,

我千倍地赞美,

祖国大海无尽的宝藏,

每当我来到大海之滨,

每当我航行在海上,

我的心情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

啊,古来多少航海勇士,

为开辟航道献身,

多少海洋科技尖兵,

为开发海洋资源献出力量,

千万海军将士,

为保卫祖国巡逻站岗……

王世昌费了几层周折拿到了这首诗作,他又把这首诗抄录下来,始终放在身边,有时还当着几位海军老友的面拿出来朗诵,诵毕,他身子一动不动,深邃的眼神凝聚在一点,久久不能收回来。他深情地回顾说:

“这是为我们海军官兵写的呀,多么真实,多么深情。我每当读到这首诗,便引起对他的思念和对海下生活的冥想。老首长方强虽然已经不在了,可是他那激情磅礴的诗句却永远回荡在我心中,他指挥作战时的那种坚定、智慧,那种横扫千军的激情,是我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