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好这些实物

利用好这些实物

在将军看来,兵器是一个军人的生命,兵器是国防实力的见证,兵器可以讲述历史的发展,兵器标志着国家的发展与实力,兵器又最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于是王世昌将军四处拜访部队,大家对他想创办兵器馆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的想法一致叫好。他说道:

“在部队干了半个世纪,再有几年就离休了,部队、武器我喜欢不够,怎么也得让下一代知道武器的意义,懂得加强国防意识重要性,不能后继无人啊。我现在就和大家一起搜集部队用过、目前闲置的各类武器,看看你们弃置在仓库里的武器,你们肯定会赞成的。”

他所到之处的首长都坦率地说:“王副司令,你有眼光,搞一个兵器馆好呀,进行国防教育很必要。在仓库里报废待毁的武器不少,你们好好利用起来,保存好遗留物品,让大家看到国家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再让大家见见咱们现在使用的武器装备,不是可以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嘛。

就这样,在首长、领导机关和兄弟部队的积极支持下,王世昌收集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报废兵器,然后接连运往白玉山。就这样,王世昌在旅顺白玉山上建起了全国第一个“海军兵器馆”。收集兵器那会儿,王将军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力气啊。他的右腿在解放战争中受过伤,行走不是那么方便,但是他依然带着部下,冬天顶着寒风,夏天冒着炎热,分别到海军、陆军、空军部队的枪械仓库里寻找有意义的废旧兵器。在兵器馆建设工地上,他几乎天天都要跑去看看,修改图纸、布置馆内展品、查看工程进度与质量……馆内馆外每一寸地方都留下了他的心血与汗水。

1953年2月份,农历初二,毛主席视察了“南昌号”,5天后,媒体发表了毛主席对海军的题词,宣示了建设海军的意义,极大地鼓舞了海军将士。王世昌不知把这个题词抄写了多少遍,什么时候都能背得下来。毛主席也为在视察中到过的其他舰——“长江号”“洛阳号”“黄河号”和“广州号”,书写了同样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兵器馆内有一套珍贵的展品,是当年毛主席视察海军“南昌号”军舰时使用过的座椅以及“南昌号”军舰的舰钟等。这些物件在1980年行将报废的时候,被当时担任旅顺海军基地副司令王世昌及时发现:

“一定好好把它们珍藏起来,这是重要文物,遗弃或是报废特别可惜。”

他对部下说:“凡是有历史价值的物品,都是文物,都是教育下一代的好东西,一旦损坏不能弥补,我们担不起这个责任,那是严重地对历史不负责任。”

他的部下们视这些文物为珍宝,精心保存着它们。1988年这个兵器馆创办时,这些军事文物派上了用场,被安放进馆内。在兵器馆内,还有一件很珍贵的文物,这就是模拟的“南昌号”军舰舰长室,可以让人们知道当年“南昌号”的历史。

这里介绍一下“南昌号”舰。它原是日本侵华长江舰队的旗舰“宇治号”,这艘军舰的排水量与当时的护航驱逐舰相当,但实际上是一艘内河炮舰,日本战败后,由当时的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陈绍宽接收,并将其命名为“长治号”,成为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的旗舰。1949年9月,“长治号”开到长江口,执行封锁上海的任务。19日凌晨,在长江口外,舰上43名官兵受全国即将解放形势的感召,响应共产党的号召,敲响了起义的钟声,他们击毙舰长胡敬瑞等11名试图抵抗者,清晨5时驶抵上海外滩。起义成功后,华东军区海军立即将它开往上游并加以伪装掩蔽,但还是被国民党空军发现并派飞机轰炸,经华东军区海军党委紧急研究决定,为保护这艘旗舰,在9月下旬将“长治舰”沉没于南京燕子矶石滩。燕子矶附近有弘济寺、观音阁等建筑,岩山有12洞,为江水冲击而成,大多是悬崖绝壁。国民党空军的威胁减轻之后,该舰于1950年2月被捞起送进江南造船厂整修,修复完毕后于1950年4月给它命名为“南昌号”,正式编入第六舰队,担任华东军区海军旗舰,1979年退役。

1956年的电影《海魂》中的“鼓浪号”军舰,就是“南昌号”护卫舰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