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的冷言冷语
文学创作“爬格子”是个苦差事,对于军务繁忙的将军来说,从事业余创作的艰难度可想而知。他几乎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搭上了,他风趣地称睡觉为“充电”,每天中午他不“充电”,一个人在办公桌上“爬格子”,晚上也只“充电”五六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创作。只要是不上班或值班,他就一个人躲进办公室构思和“爬格子”。当然,如此这般,有时也难免招来一些闲言碎语。他所在的单位是部队先进单位,上级常来开现场经验交流会议,宣传这里的科学管理的经验做法,也赞赏他的文学创作成果,但是也有不和谐的声音阵阵传来:“可不能去做不务正业的事情啊!”言外之意,你王世昌有点儿不务正业了。更有甚者道:“不务正业的人怎么可以得到提拔使用呢?”豪爽豁达的王世昌往往是哈哈一笑:
王世昌的作品都是业余时间写就
王世昌作品获奖证书
“要想干点儿事,哪能没有点儿气量。放心,本职工作不会拖后,不过就是消耗自己的休息时间罢了。”
有人讲:“确实地说,批评王世昌‘不务正业’的人士也有希望以此‘踩’下王世昌而保自己升迁之嫌。”
笔者问王将军:“您对这个‘不务正业’的说法如何看待?”王将军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两个故事。
故事一:有个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你知道吧?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争中的一次会战,是发生在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是一场大决战,可想而知战斗是多么残酷、激烈。可是,苏军元帅朱可夫在国家命运危难关头,却平静地读着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有人以为他在消极懈怠呢,但朱可夫从这本书中悟出人民战争的思想,他坚定相信这场人民战争一定会胜利,人民战争思想给予他必胜的信念。历史再一次验证了他的推断和实践。这就是书本给予他的力量。
故事二:美国核潜艇之父、海军上将里科弗在考核第一任核潜艇艇长时,对其充分准备的专业技术和战略战术方面的问题一概不问,却问他读过哪些文学作品;其中哪本书哪个故事哪个人物,在他的心中产生了印象和影响。这恰巧是艇长毫无思想准备的问题,因此表情尴尬,无言以对,里科弗却从而考核出了他专业以外的功底和综合素质。
王世昌还介绍了一些里科弗的情况。1982年12月,美国海军顾问、美国核潜艇之父、海军退休上将里科弗应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来华访问。按计划,里科弗先到北京等地参观访问,1983年1月1日到达上海。据北京传来的信息,他在京访问期间发生了许多故事,给人们的印象是:里科弗是有史以来接待难度最大的一个外国人。因为他不把谁放在眼里,甚至对美国总统也是这样,只要他感到不满意,不光不给留面子,甚至还会当场给对方难堪。到达上海时,一位高级将领担负起接待使命,当陪同里科弗来到码头驻足时,里科弗一眼看到威武整齐的舰艇编队,当即问:“难道这么多的舰艇都是欢迎我的?”回答说:“那当然。”他感慨地说:“我到过世界各地,参观过各国海军,从来没有受到这样隆重的礼遇,中国海军很威武,我向中国海军致敬!谢谢你们!”此后,里科弗同这位高级将领结下了珍贵的友谊。
王世昌话锋一转:“文学是人学。一个优秀的领导,必须具备洞察人的综合素质的能力。因此,多读一些名著,多创作一些文学作品,对于增长知识、创新思维、陶冶情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熟谙用兵之道的毛泽东、陈毅、朱可夫、里科弗等许多名人、名将,均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毛主席的例子就再说明问题不过了,他不仅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文学家。”
王世昌作品获奖证书
《来者不善》剧照
谈到他自己,他说自己不是先读马列主义而后参加革命的,而是在党的感召下,通过一支歌、一首诗、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场戏,受到了革命的教育,从而走上革命的征途,马列主义是后来才学到的。苏联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保尔·柯察金,从这个人物身上,王世昌懂得了如何爱国,如何在艰苦奋斗中磨炼自己,如何让青春过得有价值。参军前他看了话剧《白毛女》,产生了强烈的阶级感情,恨死了欺压老百姓的反动派,下决心打翻地主恶霸的黑暗社会。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它给人以直观的教育与启迪。
王世昌将军对文学有着特殊的感情,文海笔耕伴随了他近半个世纪的军旅春秋,丰富的军旅生活给了他不竭的创作源泉,他爱部队生活,他经历过辽沈、平津、万山群岛、剿匪等战役和战斗的考验;转为海军后,更是将自己的岗位视作生命。部队生活是他产生激情不竭的源泉,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写部队题材和水兵生活的,他笔下的众多人物,产生了激励、教育人的作用。
他在一次文学座谈会上深有感触地说:
“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事文学创作就要深入生活、熟悉生活。一切优秀作品问世,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首先受教育、产生激情的是作者本人,而后才是读者和观众,反之,如果作者首先受腐蚀和污染,而后必然是读者和观众受害。”
基于这一点,他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就是一种必然,就是一种理性,就有一种责任感,就有感人的作品出现。每当人们唱起《我驾着潜艇出航》这首歌曲时,都会现出那样的深情,那样的依恋,觉得这就是水兵的生活,这就是王世昌工作多年的岗位呀!不妨你听:
万顷波涛在身边翻滚,
披肩飘动着蓝色的波涛,
伴我守卫着祖国万里海疆。
勤奋笔耕大海故事多年,如今,他已有多部题材不同的作品相继问世,内容涉猎政治、军事、经济、行政、后勤等各个方面,体裁有小说、诗词、电影、电视剧、广播剧、歌曲等,样样播种耕作,样样收获甚丰。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先后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的理事、大连市作家协会和文联的副主席,如今还担任着东北文学基金会会长以及大连市作协和文联的顾问。在中国文坛上,他被誉为“将军作家”。
针对个别人对他“不务正业”的指责,他毫不在乎:“我自己是业余创作,丝毫也不会影响工作啊,为部队官兵进行创作,讴歌新时代,歌唱我们的生活,难道还有错吗?”但是他在面见首长时还是说道:
“首长,我搞文学创作好几年了,难以停下来,如果有影响工作的地方,请首长一定指出来。”
“你没有耽误工作嘛,你有创作激情,能为部队写出作品,难得嘛,谁说这不是工作?部队怎么会压制你的创作积极性?你这样的作家不多呀,军队里更是为数不多。遗憾的是我们要一些人去创作,他还不一定拿得出好作品呢。我觉得必要时也可以抽出人手专事创作,好作品胜过说教啊。众所周知的作家高玉宝,就是我军的骄傲嘛,小说《半夜鸡叫》写得多好,教育了多少人哪,这样的人才多一点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