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子砍向农场经营管理

斧子砍向农场经营管理

王世昌视察农场管理

王世昌担任基地后勤部部长不久,农场生产管理方面的一件“挠头”问题摆到了基地领导机关面前。具体来说,那时基地后勤部门有一个大农场,经营着上万亩水稻田,每年部队都要抽出大批军人参加生产劳动,春天插秧,秋季割稻,忙个不亦乐乎。这样一来就顾此失彼了,部队军事训练受到影响,负责军训的干部干着急却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农场、军训,孰轻孰重?问题提给了基地领导。影响军训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军人参加劳动中存在消极现象,比如:生产用具割刀随意丢失,下田穿的靴子说割破就割破,然后扔掉;施用化肥更是存在惊人的浪费情况。那时,部分军人对参加生产劳动有看法,不情愿把时间与精力花费在田间地头,“我们是来训练保家卫国本领的呀,如果参加劳动生产那就回家好了”,再说劳动又是临时性抽调,缺乏责任与科学管理。这些原因导致农场粮食生产任务年年不能完成。

身为后勤部部长的王世昌,来到农场调研,他不仅看到生产资料浪费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他还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研究农场现行的管理方式,研究是什么因素妨碍着农场的生产经营。这其中,他把人的因素摆在重要位置。他思考的改革意见已经成熟,在基地常委会上,王世昌一阵见血地把农场问题说到痛处,还把自己的改革办法全部端了出来。基地领导班子听后表示满意,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大家一致支持他的改革意见。

具体改革办法就是,将农场的经营权与生产权分开,部队仅负责农场的经营管理,生产活动交给当地人进行承包,双方签订完成任务的生产协议。此项改革大获成功,不仅保证了部队的正常训练,农场的粮食生产任务还超额完成,彻底结束了农场吃亏损饭的日子。王世昌成功进行农场经营管理改革的办法不久传开,全国海军部队后勤部门闻风而动,在旅顺海军基地农场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议。大家感慨地说:“部队后勤管理存在问题并不奇怪,只有摸清规律、讲究科学管理才是正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