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发展起步旅顺

潜艇发展起步旅顺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毛泽东主席下决心要结束中华民族有海无防的历史,把建设强大海军的重担压到海军司令员萧劲光的肩头。1950年4月份,萧劲光在人民海军司令部成立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包括潜艇在内的轻型舰队的思想。

有记者问王世昌:“您是新中国早期成立的潜艇独立大队的副艇长、艇长,以后又是潜艇十二支队副队长,您怎么看待中国积极发展潜艇事业的原因?”

于是王世昌缓缓地说开去:

潜艇独立大队于1954年6月19日成立,傅继泽(中)为大队长,左为人民海军潜艇部队总顾问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我们有几千个岛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需要保卫,有重要航线的安全需要维护。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政治腐败,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为了建潜艇部队,早在清政府统治时期,就曾经想在天津造潜艇。北洋军阀时期,也曾派人去美国学习过潜艇技术。国民党政府的海军司令陈绍宽也想建立潜艇部队,还在德国订购了潜艇,并派一名叫欧阳晋的军官在德国学习潜艇技术。早在1949年秋天,毛主席就下决心要建设海军,萧劲光司令员把主席的重托变成现实,制定了建国初期的海军建设方针,把潜艇发展作为3项重点之一,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大力支持。

“那么,为什么要在旅顺起步发展中国潜艇事业?”

王世昌自豪地讲下去:

在旅顺起步,这是有历史渊源的,这是毛主席、周总理外交上的一个重要成果。我国与苏联是友好国家,抗日战争中苏联军队出兵东北,为最后战胜日本起到关键作用。建国初期,只有苏联肯于帮助我们建设潜艇部队。1955年我军接收旅顺口前,是苏军控制和驻防旅顺。后来苏联支持给我们潜艇并训练中国的潜艇人员,经两国政府和两军多次协商,决定由苏联太平洋舰队驻旅顺的潜艇支队,为中国培训潜艇操纵人员,成立潜艇学习队,首批潜艇也抵达旅顺,于是旅顺就成为我国潜艇部队的诞生地和摇篮。

有记者问王世昌:“显然,党中央特别重视潜艇部队的发展与建设?”

“很对。”王世昌说,“潜艇的作用很特殊。”

他讲,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海军的主要作战任务是配合陆军解放沿海岛屿,打击国民党军队对沿海地区的骚扰,保卫海上交通线。当时,同样年轻的海军轻型舰队对海上的攻击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和空军一道同国民党军队争夺台湾海峡的制空权,但无法对水面舰艇提供全面的空中掩护,因此,对没有全程空中掩护的海军来说,潜艇是最好的战略武器,它可以在水下巡航游弋,又能隐蔽接敌,发动突然进攻。潜艇,这种集战略威慑与战术投放于一体的水下作战兵器,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备受各国的宠爱,被当做一件神奇的武器。

这把水下利剑能否刺中敌人要害,这条海底巨鲸能否震慑来犯之敌,关键在于能否选拔到综合素质好的潜艇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