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重要任务
当时王世昌是一艘33型潜艇的指挥员。潜艇的部件由苏联制造,江南造船厂负责组装。此时,苏联专家已经调走,艇员除了王世昌均来自北海舰队,王世昌首先面临的任务就是尽快将潜艇上的部署、条例等要务制定出来,以便按照标准程序工作。因为没有人来指导,所以一切都需要自己来做,潜艇的使用条例、条令、战斗要领都是他组织人员自己来编写、制作的,王世昌很胜任这些工作。关于潜艇的内部结构、装备、功能,以及潜艇指挥和驾驶技术,他都相当地纯熟。这一天,海军副司令傅继泽来找王世昌,布置交代说:
“王艇长,我们的潜艇部队在建设之中,从别的国家引进的潜艇随时需要进行装备更新,装备推广使用之前要进行必要的科学测试,我们这次就是要对一个重要装备进行测试,测试它在潜艇直航、高速前进的状态下所反映出来的性能、质量情况,这项任务不比寻常啊。我决定跟你们一块儿下海测试,一切按一级部署进行,尽快开始试验与测试。”他还告诉王世昌,这次测试的目标是在螺旋桨上,测定它在旋转时对导流罩的剥蚀情况。潜艇的隐蔽性很重要,更新装备时必须研究减少噪音的问题,如果导流罩剥蚀后噪声大,就会影响潜艇的隐蔽性,此前这方面没有参数,完全需要自己拿出数据。
中国海军核潜艇在航行中
王世昌懂得首长的用心,部队上任何测试任务都非常重要,涉及战备,涉及潜艇能不能正常安全运转。他意识到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但他从来没有参与过同类的科学实验啊!“既然领导下令把这样的任务交给我们来做,那就一定做好,保证成功。”黄浦江上潜艇直航而且开高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他叮嘱自己:“万分之一的疏忽都不能出现,决不能让傅副司令失望,我也不能往自己脸上抹黑。”他感到肩上的责任重起来,暗自下了决心。回到艇上,他向全体官兵进行了思想动员,大家随即紧张地投入各项准备工作。这个时候,王世昌的爱人打来电话:
“世昌,我们的二女儿昨天就有点儿发烧,你不是说回家带孩子上医院吗?到底能不能回家一趟?”王世昌一听急了:
中国海军33型潜艇
“殷仪,不行啊,大队长刚刚给我下了命令,准备出海,这个时候我怎么能离开。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任务,是潜艇里一个重要部件的科学实验。知道你身体也不太好,你再受点儿累吧,等我胜利归来再补偿给你。”殷仪慢慢放下电话,抱着海蔚、拉着海虹往医院跑去。
一个天空晴朗的日子,上海码头此时显得格外静谧,几只海鸥绕着舰艇缓缓飞翔着,不时发出几声亮亮的鸣叫,它们仿佛知道了33型潜艇正在发生的事情。9点整,测试人员在潜艇甲板上将测试的装备安装完毕,潜艇即将出发。昨天,王世昌已经向官兵讲了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大家都表示坚决完成任务。此时,王世昌下达了开拔的命令:“各就各位,出发!”
王世昌一声号令,33型潜艇像一条黑色的巨鲸缓缓驶出,沿黄浦江航道直向行驶开去。这里不比渤海湾,也不比远海,黄浦江畔的大上海历来商贾如云,各类商业活动活跃,极为重要的运输方式——江面运营占主要地位,十分繁华的水道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众多,既要保证潜艇的高速运行,又要考虑安全行驶与测试,还不能与其他船只发生碰撞,这叫王世昌格外谨慎。他来到驾驶台指挥,准确地发布着一道道命令,潜艇时而低速,时而高速,灵活地躲开一艘艘船只,一直保持着由低速到高速的运行状态,确保测试工作不受丝毫干扰。
这时,傅继泽副司令将头转向在舰桥上指挥的王世昌,似乎在给王世昌加油:“这次测试,你艇长是总指挥,安全问题切切注意。”王世昌明白,傅副司令还有点儿担心,便说:“首长放心,我们保证顺利完成任务。”
王世昌还不时地询问测试技术人员:
“虽说你们是为我们舰艇服务的,但是你们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要求我们做的一定做到,请放心。”
这条海上巨鲸,在艇长熟练的指挥下,驰骋在浩荡的黄浦江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本领,完成着光荣的使命。王世昌注意到,参加测试的技术人员无不因潜艇的指挥无误,始终坚持直向、高速的运行状态而安心,他们有条不紊地测试着,脸上不时露出满意的神色,朝着王世昌直点头。在机器的鸣响声中,导流罩剥蚀情况的测试工作顺畅进行。当测试工作结束时,大家都将赞许的眼神和敬佩之情投向王世昌及他的伙伴们。潜艇靠上码头后,一位工程师感慨地说:
“艇长的指挥操作没的说,感觉痛快、安稳、舒服,我们彼此配合很成功,希望下次继续合作。”
王世昌道:“不必客气,你们为的是海军建设,今后需要的时候,我们还愿意密切配合!”双方发出会心的笑声。
事后,海军副司令傅继泽及时召开了测试工作总结会,当他宣布“潜艇重要部件导流罩圆满测试工作成功”时,王世昌满心欢喜,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傅继泽对王世昌说:
“参加测试工作的33型潜艇,一直保持着高速运行状态,你们在复杂作业的情况下,始终保有坚定、果断、大胆、仔细的心态,为测试工作提供了先决保证条件,我为你们感到骄傲自豪,为你们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王世昌说道:“感谢副司令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还要寻找工作差距,保证继续努力,再有艰巨任务还接,保证不负首长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