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皓栋 尚社青年奋斗新时代——《社会科学报》“G”时代的新媒体建设

肖皓栋,民盟盟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社办公室副主任、发行部主任、记者。
党的十九大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加快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社会科学报》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唯一的全国发行报纸,充分发挥理论专业媒体的特点,同时担负着党的理论宣传重任,紧紧把握网络时代信息技术脉搏,积极探索建设新媒体框架。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势,大力传播社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智库建设成果,取得了远远超出以往纸质媒体的影响效果,已成为我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的主要宣传阵地之一。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社一员,已有12个年头。从最早作为报社发行和行政人员,到现在兼任新媒体责任编辑,在这十多年中参与了《社会科学报》新媒体发展和建设的全过程。现在,社会科学报已经形成了纸质报纸与新媒体双轮驱动的全新运行模式,包括纸质报、网站、微信、微博、电子报五位一体的立体架构宣传平台。从数据上看,目前已取得全年网站网页PV340万、微信粉丝16万、微博日活2万等的不错成绩。在这背后是社科院领导和报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报社同仁多年的齐心协力和辛勤奋斗。
2014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已经用上了4G的智能手机,人们已经无法想象我们没有网络会是什么样子;5G中国的华为很有可能会一枝独秀成为我们国人的骄傲!从1G到目前4G乃至今后5G,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迭越来越快,3G技术还未远去,4G技术方兴未艾,5G技术已蓄势待发。面对如此快速的移动通讯基础建设的发展,作为一个报社员工在这11年里又经历了哪些变革?
作为报社的宣传发行人员,近几年的新媒体技术已经让纸质媒体的宣传影响受到极大挑战。前几年,这种危机还不是很明显。现在,电子报、电子书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网络进入每个人的手机里,价格仅仅是传统媒体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是免费,网络营收已经不只是通过个体收费,而是更多通过流量及点击率和网络运营商分成获取。
社科报团队早在2008年就与东方网合作建立了报社网站,于2011年改版7月开通微博,2010年开启数字化建设。2014年完成从1985创刊到当年所有报纸的数字化制作和管理,为了精确到每个字段的检索,团队历时5个月与图书馆合作将创刊到现在所有的报纸进行逐页扫描,电子识别,并且进行核对。面对存放了30多年的旧报纸出现的破损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我和我们团队的努力下,都一一得到解决。30年报纸的电子化,得到读者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使得读者的查阅更加便捷,工作成效更加有效。
当2014年人们开始使用4G的时候,《社会科学报》的电子版也在同年6月免费开始发布更新,为了能使电子报制作质量优良,我们对电子报纸技术的选择精益求精,经过调查研究,最终同北京的一家知名公司进行合作,数月里往返北京数次,进行产品框架搭建、内部测试和压力测试,有的工作时常会选择在半夜进行,达成北京上海连线。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为的就是确保产品上线后万无一失。也许有人会问:为何选择在2014年推出报纸的数字化管理?因为彼时网络化时代迎来了4G,人们对数据化的依赖进一步加深。这得益于社科报团队对发展的深入观察和理解。我在其中不断成长,积累了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
如果说2008年《社会科学报》网站建立是社科报新媒体起点的话,那之后的网站、微博、电子化数据库建设、电子报、微信公众号等合作平台,每一步我都在参与和奋斗中欣喜地看到,社科报在新媒体建设紧随移动新媒体潮流,非但没有被新媒体浪潮击倒,反而更加迅速借助着新媒体的力量、新媒体的方式,有力地扩大了《社会科学报》的全国影响力。
在“G”时代,传统纸质报纸阅读群体在缩小,纸质报的发行数量依然维持固定数量,但社会科学报对全国社科领域及上海社科院科研成果、智库建设宣传的影响力并没有因此而降低,这得益于社科报新媒体建设的成效,社科报作为媒体平台的宣传效果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成几何数字的增长。如微信公众号一篇文章去年最高阅读量达到447万,每年破100万阅读量文章近10篇,10万+文章更多。在前不久的评选中,《社会科学报》荣获“上海工人先锋队”称号,这是集体努力的证明,作为社科报新媒体建设的一员,我深感欣慰和自豪。
今天,不能不说媒体的发展已经和“G”时代的到来分不开了。特别是在不久的将来,5G新时代的到来,或许我们连手机都不需要了,刷脸、全息成像,抑或在家中的VR就有《社会科学报》的身影,那么6G、7G、8G……之后又会出现什么呢?作为报社的青年工作者,将竭力拥抱“G”时代的变化带来的“G”力。
我深知,为适应更快的工作节奏和更好地提升工作质量,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加努力奋斗,把勇于创新的精神融入工作中。在工作中,深入领会和践行开明睿智、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努力成为新媒体浪潮中的弄潮儿,为把我院早日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