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沁哲 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周沁哲,应用经济研究所2016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青春寄语:
愿出走半生,归来仍少年。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说:“不要问国家能给你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句话激励了无数美国青年。而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同样也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在改革开放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这一代高校学生的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能亲自参与这个伟大历史进程,实现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乃人生之大幸。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广大青年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为之奋斗。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雷锋的这种螺丝钉精神,其实就是踏踏实实做好平凡的工作。对于我们90后而言,工作的选择可以千差万别,不喜欢了可以“秒辞”,未必非得几十年如一日干同一份工作。但在选择的自由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却依然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新经济时代,产生新的业态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与雷锋时代大不相同。但是,无论是雷锋,还是今天的网络精英,不管是传统工业中的大国工匠,还是财富风口的创业达人,他们的特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尊重、热爱、钻研,把工作做到完美、极致。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缺乏职业责任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谈何“自我设计”“自我价值”“自我实现”?
57年前的雷锋,也是个20多岁的“有为青年”,他深深认识到,“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正是凭借着这种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新中国踏上艰难而辉煌的建设历程,创造了举世无双的“中国奇迹”。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与雷锋时代截然不同。经济的发展,带来物质生活的富足;改革开放,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不再是当年的一穷二白,正从“富起来”日益迈向“强起来”。尽管外部环境有巨大的改变,中国梦的实现,却自始至终离不开艰苦奋斗。我们作为生活富裕、价值多元中长大的青年,不再面对贫穷的物质环境。但是,新的历史环境下,我们所要承担的责任、使命和压力,一点也不少。没有不付出的获得,也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不管是个人梦想的实现,还是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
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强国一代”重任在肩。我们的自我实现、自我成长必须在奉献他人、服务社会、不负时代的责任与抱负中方能成行。只有将自己奔跑的脚步放进人民前行的努力中,才能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与人民、社会、国家和全民族同频共振;只有将自己翱翔的翅膀伸展在社会进步的进程中,放飞梦想的步伐才能铿锵有力,脚下之路才能越走越宽,人生境界才能越来越高;只有将个人努力融入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民族振兴中,才能在实现大目标的同时,成就个人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