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聪 勇挑时代重担,接力祖国建设

史 聪 勇挑时代重担,接力祖国建设

史聪,法学研究所2017级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

青春寄语:

路在脚下,心在远方;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一百年之前,中华大地一片萧瑟,内有军阀割据混战,民生岌岌可危,外有国权受辱,各方虎视眈眈。面对内忧外患,勇敢的中国人民纷纷奋起反抗,虽几经挫折,却也找到了救国之路。而这其中,青年学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是军人,却有着堪比军人的勇气和担当;他们不是政府官员,却有着堪比政府官员的真知远见。只因为他们是爱国者,秉持纯粹的爱国情怀,心怀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由青年学生主导的,而他们不仅仅是在思想领域引领潮流,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革命实践中去,他们不畏强权、不怕牺牲,因为他们始终坚定不移地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而事实上,他们也做到了。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个充满希望的新阶段。

一百年之前的青年学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将中国革命指引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一百年之后的青年学生,亦不甘示弱。新中国成立至今已历经70个年头,泱泱大国已不再是昔日贫穷落后之状,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也富起来了。他们正在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发。一百年之前的青年学生勇敢的挑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重担,而一百年之后的青年学生亦承袭了复兴民族大业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一国情,前赴后继深入到基层建设当中去。例如,青年学生深入基层调研、青年学生到山区支教、青年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青年学生参与西部计划等。虽然知道条件艰苦,但他们不曾退缩,因为他们深知作为青年学生所身负的重任,而他们也会全力以赴,尽自己所学所能,为基层建设贡献力量。我的大学同学之中就有到西藏工作的,他们之中,甚至有一位学姐为了去西藏而放弃了原本已经签约的心仪工作。后来,在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这位学姐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作了发言。她说放弃那份心仪的工作并不可惜,因为青年人有青年人的使命和担当。西部建设需要我们青年人,扎根基层更是对青年人的锻炼。她还鼓励我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各行各业。为了将来更好投入各行各业当中去,我们青年学生必须勇于承担起祖国建设的重任。在强化专业基础的同时,更加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明确自己所承担的时代使命,主动承担政治责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建设结合起来,以最好的状态来承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以最饱满的精神来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也能够将承载着累累硕果的接力棒传递到下一代祖国建设者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