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沁 青年奋斗新时代

韩沁,中共党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网络管理中心网络工程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大学本科,中级职称。长期从事网络管理工作,对计算机网络规划、建设、运维有一定的研究和较丰富的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更是青年一代的”。毋庸置疑,少年强则国强!面对新时代的考验,我们每一位青年怎样才能书写一份最好的答卷?
我们需要信仰的力量,指引前行的方向,成为奔跑的动力。
我们不会忘记,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量鸦片时的坚决;我们总记得,少年周恩来走进学堂时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慷慨。热爱、守护这片热土,应该成为每一个青年的信仰。
也许有人说,我可能成不了科学家,我只是从事普通职业的默默无闻的人。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浑浑噩噩,我们依然需要信仰的力量。
当我们为国人疯抢日本马桶盖而感慨国货不自强。是否可以反思:“工匠精神”应成为每一个人的职业信仰。是什么使中国石化公司的张恒珍四十多万次操作“零失误”,让她从中专生成长为全国乙烯行业的技术能手?无非是一种专注、严谨、身心并赴的工匠精神,促使她钻研生产技术,成就斐然。再看,快递员窦立国手绘的7张避堵地图。在这10年如一日的看似简单枯燥的平凡工作中,他致力于摸索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法宝”,这不就是让人点赞的可敬的“工匠精神”吗?每一处工匠精神,点亮中国制造的光芒。
“不要作恶”应成为我们的信仰。如果我去路边摆摊,那我就不要卖地沟油小吃,不要缺斤短两;如果我将来开了工厂当了老板,那我不要偷工减料,生产一些次品。或许“扶老人被讹”曾让你心寒,但也要看到“托举哥”“最美司机”们所带来的温暖。保持自己的操守跟底线,绝不随波逐流,绝不摧眉折腰,绝不失望于人性。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个社会,因为每一个人的善良和奋斗而一点点变好。坚信“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坚持的价值观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便是有意义,值得为之奋斗的价值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父母、老师、同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已经能够树立一个不扭曲的、健康的对人生的看法。也许只是很窄的路上相遇,礼貌的一个侧肩后退;也许是捏着一个空瓶子走上半个小时,只是为了将其投进垃圾桶里;亦或者是随手将地上的垃圾捡起……跟老一辈的英模相比,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壮烈色彩,但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敢想敢干,诚实劳动,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新时代的我们需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既弄懂书本上的知识,又能在实践中检验和更深层次地体会其内涵。今天,我们的国家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可能不再需要我们每个人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反而是强大的国家背后,给予了我们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实现自我的机会、创造价值的机会。所以正印证了那句话:“过去,是人拉着国家走;现在,是国推着人前行。”
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需要为之不懈奋斗。与此同时,我们更注重培养的是大局与细节并重意识,提升自身的执行力、服务力、创新力,为这个新时代竭尽全力去奉献。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坏在它让人眼花缭乱的诱惑和欲望;但是它也是最好的时代,好在它的新,好在它富有的无限可能,好在它可能激发出的无限创新力。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阐述的那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新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光荣也属于青年。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但是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大有可为的。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中华青年,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