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精神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不断奋斗的价值驱动和精神支撑
奉献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和社会意识,受到物质基础和客观环境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阶层的人民所具有的奉献精神,其表现形态是不同的。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奉献精神仍然是当代青年的价值驱动和精神支撑。
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纵深推进,在整个社会追求经济效益,寻求物质财富增长的大环境下,当代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剧烈的冲击。个人物质财富的增长、个人社会地位的提高逐渐成为当代青年乐于追捧的人生目标。当今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青年一代,相较父辈兄辈,生于富足年代,思想新锐,视野开阔,但因为没有经历过艰苦奋斗的岁月,缺少改革开放前后阶段的对照,往往更容易在这个“纸醉金迷”的时代中迷失了自我,满足于“小确幸”,逐渐丢失了自我的内核,丧失掉进取的精神,忘却了奋斗的目标。
每个时代都应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尤其是处于历史变革关键的十字路口。新时代,我们应当构建怎样的价值驱动?寻求怎样的精神支撑?这一切还要从中华民族自身浴血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寻求解答之道:
秉承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国青年应以复兴使命激发个体的使命感和担当感,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始终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所孕育的奉献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撑和进取动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人民群众一起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才是五四运动最大的当代价值,也是我们对五四运动100周年最好的纪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青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小我”同“大国”本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100年前如此,当今亦如此。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新时代的青年们,让我们谨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不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自觉将“小我”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书写无愧于历史与时代的壮美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