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员外郎与外郎饼

礼部员外郎与外郎饼

礼部員外郎とういろう

人物小传:足利义满

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对政敌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对出身高贵的女性如春天般温暖。大权在握还一心想做天皇,曾主动写信给明朝皇帝拜码头。天皇受了他不少气,公卿贵族都拿他没办法,谁知他急病猝死,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因他死得蹊跷,直到今天都有史学家怀疑他是被毒死的。

“诸位官人知不知,在下店主是何人?离开江户二十里,正是相州小田原。一色町已过,再去青物町,有个栏杆桥虎屋藤右卫门。如今已剃发,法名叫圆斋……”

这段文字看着像快板,其实是歌舞伎剧目《外郎卖》的台词。如今歌舞伎是艰深的高雅艺术,普通人难得一观,这台词却十分流行。在日本雅虎稍加搜索,不光有台词原文,还有数位人气声优为粉丝录下的“示范段落”。它有不少发音相近、拗口绕口的词语,还得念得急又快,有些绕口令的味道。有志做配音演员、播音员的年轻人必须反复念诵,要说得一字不差,还要有节奏感。

“外郎卖”听着古怪,指的是卖“外郎”的小贩。台上歌舞伎演员扮作小贩,滔滔不绝地介绍外郎的由来与好处,“放一颗在舌上,胃心肺肝都舒坦”,原来是种妙药。不过,除了药,有种果子也叫外郎。外郎药和外郎果子,发明人都是一位600多年前赴日避祸的陈姓中国人。

中国浙江曾有一家陈姓望族,在元朝代代为官,到了陈延祐一代,在元顺帝手下做礼部员外郎。1368年朱元璋灭元,陈延祐认为忠臣不事二主,携家眷逃往日本博多。为表不忘旧事,陈延祐将员外郎官名缩成外郎,自名陈外郎。

陈延祐会些医术,远渡异国无以为生,改做汉方医。当时日本处于室町时代,陈延祐医好不少病人,很快名声大噪,成了第3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座上宾。陈延祐老死,儿子陈宗奇子承父业,做了朝廷典医,还被赐了宅子,正在将军邸边上。当时将军邸叫“花之御所”,在今日的京都上京区,绝对的“一环内”,寸土寸金的好地方。

陈宗奇喜欢研究药方,曾仿照中国灵宝丹方子,用人参和麝香等药材配出一副万能药,深受公卿显贵欢迎。该药呈丸状,含在嘴里清凉醒脑,能医头晕恶心、呕吐、中暑等诸般病症。京都暑热,公卿上朝时把药塞进乌帽子携带,需要时摸出一丸含着。一日,一位公卿与天皇闲聊,时间久了,乌帽子里的药丸融化,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天皇问了来由,当即赐了“透顶香”的名字。透顶香虽然文雅,念起来繁难,因是陈外郎家制,时人图便利,称为“外郎药”。

陈宗奇很得将军信任,不光任典医,也兼任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有朋自远方来,自然要奉上美食美酒,陈宗奇不忘故乡吃食,兴致勃勃地试制中式果子。可惜日本砂糖全靠从琉球等地进口,数量有限。听说日本也进口甘蔗做药材,陈宗奇命人用甘蔗炼糖,阴差阳错得了滋味浓郁的黑糖。他将错就错,取糯米粉与小麦粉混合,加水搅拌成糊,再细细筛入黑糖,入锅慢火煮沸。糊糊黏性大,加热时要不停搅拌,若是粘了锅,哪怕生出一丝煳味,也坏了糯米清香。

等锅中糊糊越发黏稠,倒入木质模具,反复摇晃,让表面变得光滑。之后上锅急蒸,糊糊凝成固体,呈茶褐色半透明状,一种新果子就此诞生。

陈宗奇满心忐忑地尝了尝,有黑糖和糯米的香气,嚼起来颇有弹性。这种果子口感独特,不但用来招待外国宾客,也很快在公卿间流传开来。因是外郎家的创意,它被叫做“外郎饼”。

陈宗奇死后,他的子孙依旧在朝廷做典医。应仁元年(1467年),围绕着幕府将军继嗣问题,绵延十数年的“应仁之乱”爆发,繁华的京都日渐荒废。陈宗奇的曾孙定治应关东大名北条早云邀请,去小田原一带避难。与战乱频仍的京阪地区相比,北条治下的小田原是难得的净土。定治在那里扎下根,外郎药、外郎饼也在关东传播开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北条后有丰臣,丰臣后有德川,可无论丰臣政权还是德川政权,世人总离不开药与食。陈家在小田原开枝散叶,代代制售外郎药与外郎饼。时间久了,这两样也成为连接江户与京都的交通干道“东海道”上的“名物”。

江户时代旅人多步行,东海道沿途设了53个供人打尖住店的宿场。小田原宿是从江户出来的第9个宿场,旅店酒铺鳞次栉比,十分繁盛,陈家的外郎店也在此处。旅人路过,总要买一些外郎药和外郎饼,或自吃,或带回做礼物。十返舍一九的游记《东海道中膝栗毛》设计了一个桥段:主人公弥次和喜多误把外郎药当做外郎饼,拆开包装吃了一口,闹了大笑话。

江户晚期的画师歌川广重创作了系列浮世绘《东海道五十三次》,描出53个宿场不同的景象。画小田原宿时,他选了旅人横渡小田原酒匂川的场景。当时酒匂川10月到次年3月架桥,4月到9月没有桥。歌川广重图中的旅人是徒步过河的,大致猜得出时间。夏天外郎药卖得最好,不知他们有没有买呢?

出于偶然机缘,外郎药还登上了歌舞伎舞台。“江户三座”之一的森田座第2代市川团十郎咳嗽痰多,一上台就喉咙作痒,表演大受影响。吃了小田原的外郎药,他很快痊愈,再次登上舞台。市川团十郎心怀感激,认为良药该让更多人知道,于是编了一段《外郎卖》,享保三年(1718年)在森田座首次演出。团十郎在台上扮成卖药郎的风流形貌,背上药箱装的正是外郎药。团十郎原只是投桃报李,没想到这段《外郎卖》大受欢迎,成为团十郎家保留剧目“歌舞伎十八番”之一,300余年后的今天还成了声优训练素材。

外郎店如今依然存在,它坐落于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店主是陈外郎家第25代,仍日复一日制作外郎药和外郎饼。店中外郎饼除了传统黑糖味,也添了抹茶、白扁豆和小豆等新口味。隔壁还设了个小小的博物馆,展出600年来外郎家的各种遗物。

若路过小田原市,真该去外郎店逛一逛。买一盒外郎药,念一段外郎卖,再吃一块外郎饼,看看眼前的陈姓后人,再想想600多年前那位叫陈延祐的元遗臣,会不会突然生了一日千年的沧桑感呢?

店铺推介

外郎元祖店:陈外郎后代开设的“外郎元祖店”在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出售传统制法的外郎饼与外郎药。近些年环境恶化,制作外郎药的天然药材急剧减少,外郎药产量骤减,只提供当面诊疗销售,不承接网络订货。

地址:神奈川县小田原市本町1-13-17。

青柳总本家:和小田原外郎店比起来,开业于明治十二年(1879年)的“青柳总本家”算后起之秀。青柳店名是最后一代尾张藩主德川庆胜所赐,昭和六年(1931年)开始制售“青柳外郎”,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外郎专卖店。青柳总本家以名古屋为中心,全国各大机场、百货公司均有销售。

总店地址:名古屋市中区大须2-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