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一叶与汁粉

口一叶与汁粉

樋口一葉とおしるこ

人物小传:樋口一叶

明治时代作家,被誉为“女流作家第一人”。初从中岛歌子学和歌,后拜半井桃水为师学写小说,以写实手法表现民众生活,尤其擅写女性的悲欢。后因肺结核过世,年仅24岁。2004年,为纪念她的功绩,她的照片被印在5000日元的钞票上。

连歌师绍巴曾在400多年前咏道:“绵雪落于道,似汁粉模样。”绵雪又叫“牡丹雪”,水分多,沉甸甸的,不像一般雪花轻盈。汁粉是“馅汁粉子饼”的简称,馅汁是小豆馅加水煮的汤,粉子饼是米粉团成的年糕或团子。馅汁粉子饼拗口,图方便的人们称汁粉。试想雪花大朵飘落,积在泥土地上,确实有些像浮在小豆汤中的年糕。绍巴是战国时代有名的歌人,与公卿贵人多有唱和,歌中提吃食不算上品,他偏要提,可见汁粉相当美味。

小豆原产中国,公元3世纪漂洋过海来到日本。日本人见它们颗粒饱满,色泽鲜红,以为能驱魔息灾,也大量种植起来。平安时代的公卿最迷信,常用它煮汤,或加盐制成盐小豆。等人们开始用甘葛做甜味料,甜蜜软糯的煮小豆也成贵人新宠。

到了室町时代,日本与中国、琉球贸易往来频繁,砂糖源源不断输入,甘葛逐渐被遗忘。小豆煮成馅,加砂糖调味,再搭配年糕成为常见吃法。著名学者一条兼良曾在《尺素往来》提到,新年伊始时,为祛邪招福,人们常食用小豆与年糕。小豆馅加水煮汤,放入年糕,就是一碗热乎乎的“汁粉”。

到了江户中期,8代将军德川吉宗实现砂糖国产化,甜蜜蜜的汁粉飞入寻常百姓家。据记述明和年间(1764~1772)故事的《明和志》记载,卖汁粉的小吃摊增多,一碗汁粉约16文,与荞麦面相同。江户晚期的风俗志《守贞谩稿》还记录了汁粉的种类和汁粉摊的模样:首先汤汁有区别,带皮小豆做成“田舍汁粉”,田舍是乡村的意思,形容不够精致;去皮小豆质地细腻,吃着口感顺滑,叫“御膳汁粉”。汤里可加糯米团子,也可以加年糕。流动汁粉摊较多,小贩用扁担挑着两只箱子,挂着标志性的红灯笼,远远一看就知卖汁粉的来了。

明治政府建立后推行洋化,不少传统吃食消亡,但汁粉依然受欢迎。不光有走街串巷的汁粉摊,汁粉店也雨后春笋般开张,甚至出了顺口溜,说明治三大流行为“寿喜烧店”“西餐店”和“汁粉屋”。这不难理解,日本人自古以米为生,对糯米的爱恋深厚持久,糯米加糖再加香喷喷的小豆馅,谁能抵挡诱惑?当时汁粉名店辈出,100多年后的今天还有余韵,东京银座的“若松”和浅草的“梅园”都曾是专门的汁粉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体验百年前的甜食滋味。

有人说冬天最适合吃汁粉。寒风凛冽的严冬,在外冻得手脚麻木,回到暖烘烘的房间,捧一碗热腾腾的汁粉,从里到外立刻暖起来。120多年前的明治二十四年(1891年)冬天,女作家樋口一叶在一名男子家吃了碗汁粉,那甜蜜滋味她一生都没忘记。

樋口一叶听起来陌生,印在5000日元纸币上的清秀女子就是她。日元纸币换了许多版,印在上面的大都是男性,直到2004年,樋口一叶的肖像被印在纸币正面——瘦削的年轻女子,眉梢嘴角隐约带着哀愁。樋口一叶是有才气的女孩,可惜父亲早亡,家道中落,不得不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她写小说谋生,很快在文坛崭露头角,得到森鸥外等文豪的赞赏。可惜她不幸染上肺结核,24岁病亡,创作活动只持续了14个月。

在男尊女卑的明治时代,女性的天空是低的,女作家的人生大都坎坷,樋口一叶的遭遇更令人同情。她生于普通士族家庭,原名樋口奈津,小学毕业后,保守的母亲再不让她上学。父亲觉得可惜,将她送入著名歌人中岛歌子主办的“荻之舍”学习和歌。荻之舍有上千学生,大都是华族豪商女儿,樋口一叶的家境实在平常,好在她才华横溢,凭成绩有了一席之地。父亲病逝后家庭陷入贫困,她住进荻之舍兼做女佣,仍保持优异的成绩。

笔名三宅花圃的女作家田边龙子曾在书里回忆初见樋口一叶的场景:一次荻之舍的月例会,田边龙子与友人房中闲坐,女佣送上寿司,小心地摆放在盘里。龙子与友人说笑,无意间提到苏轼《赤壁赋》里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女佣随口念“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龙子见她擅自插嘴,心中不快,中岛歌子介绍她也是学生,还让龙子多加关照。后来田边龙子才发现,女佣吟得好和歌,文章也写得精彩。后来龙子和她合称荻之舍“两才媛”。

田边龙子是大家出身,不用为金钱烦恼,樋口一叶不同。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她决定写小说换钱,独自摸索不得要领,友人给她介绍了在《朝日新闻》文艺部工作的半井桃水。半井比她大11岁,是小有名气的大众作家。她决定拜他为师,鼓起勇气拜访,没想到一见倾心。

在日记里,樋口一叶把半井桃水描述为肤色白皙、笑容亲切的温柔男子。确实,初见樋口一叶时半井已33岁,在社会摸爬滚打十余年,待人接物自然得体;从照片看,他五官端正,一副好青年模样。樋口只是20出头的单纯女子,对他产生好感不奇怪。一周后樋口一叶再次拜访,回家后在日记里感叹:“有些人初见极好,再见平常了许多。再见先生(指半井),比上次又亲近了些。这样的人太少见了。”半井桃水知道她家计艰难,特意交代她有什么困难直接说,千万不用客气。对要养家糊口的樋口一叶来说,听到这样温柔的话,怎会不感动呢?

自从与半井桃水相识,樋口一叶常去拜访。一个滴水成冰的冬日,天空飘着密密的雪珠儿,樋口一叶撑伞来到半井家,发现他还在内室睡着。原来前夜有事回来晚了,还在补眠。樋口一叶不愿吵醒他,在冷飕飕的玄关等了近两个小时。半井桃水迷迷糊糊地起来,发现她在玄关等着,顿时不好意思起来,连说她实在见外,为何不早点叫醒他?樋口一叶笑着不说话

师徒俩围着火钵聊了聊文学,又说了办文学杂志的事,眼看到了中午。半井桃水有过妻子,不幸早亡,当时一人住。他从邻居家借了锅,笑着说可惜下雪,不然就买些食材,做些好吃的款待。樋口一叶连声推辞,起身要回去,他摇手请她稍等。她坐回火钵边,看他将年糕架在铁丝网上烘,又把豆馅加水煮成小豆汤。年糕受了火,变得蓬松起来,他用筷子夹起放进汤里,关东风味的汁粉做好了。

半井桃水找出个小盆盛满,又把自己的筷子递给她,笑着说家里只有简陋餐具,请她一切将就。樋口一叶把这一幕写入日记,半井桃水的动作、神情一点都没漏掉。她没写心情如何,我们猜得出她的欢悦。自从成年,她一直被贫困所苦,可以说没有一天舒心。那个寒冷的冬日,她喜欢的男子亲手做汁粉给她。那碗汁粉吃在嘴里有多甜蜜?我们可以想象得出。

樋口一叶活得辛苦,淡淡的恋情像照亮黑夜的一道烛光,可惜很快被狂风吹灭。当时社会风气保守,半井桃水和她都是独身,两人频频见面,很快谣言传到荻之舍。樋口一叶心中痛楚,决定再不与半井见面,两人用书信沟通。她在日记里凄苦地写:回想过去,发现每次去先生宅天气总不好,不是雨就是雪,从没阳光灿烂的时候。这是不是预兆呢?预示着她与他不会有好结果?思来想去,又想起先生在雪天做汁粉的样子,她愁肠百结,也只能强忍痛苦。

樋口一叶开始努力写作,但始终忘不了半井桃水。她曾给他写信,说如果先生有话要说,自家后门小巷背静,极少有人往来。若在那里相见,不会有人看见。这话古怪,其实樋口一叶在暗示向她求婚吧。两人彼此有意,独处时半井一定说过不少甜言蜜语。半井比她大许多,也是风流人,如何不懂她的意思?可半井也有许多现实的考量:娶了她,就要负担起她全家的生活。他不是不喜欢她,但不愿做出如此大的牺牲,于是樋口一叶的恋情注定是悲剧了。

此后两人偶尔见面,但不复以往亲密。樋口一叶仍没能剪断恋情,每次见面都激动不已。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5月25日,半井桃水突然来访,神情凝重,似乎有许多要说的话。最终只淡淡说了两句,便与她挥手道别。大约6个月后,樋口一叶肺结核恶化,死在11月23日。那日天气异常寒冷,不知她临终前是否想起五年前那碗热腾腾的汁粉呢?

店铺推介

梅园:浅草“梅园”是创业于安政元年(1854年)甜品老店,迄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店内有各类传统和果子,也有招牌的御膳汁粉与田舍汁粉。在寒冷的冬日,吃上一碗香甜的汁粉,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暖起来了。

地址:东京都台东区浅草1-31-12。

若松:银座“若松”是老牌汁粉屋,建于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今日仍坚持提供传统风味的汁粉,食材讲究。小豆为北海道十胜产,豆馅短时间煮成。甜味虽重,吃起来绝不会腻,反而有清爽口感。若松汁粉价格稍贵,一份1080日元,搭配腌渍的紫苏花穗食用。花穗有芬芳香气,又有淡淡盐味,让甘甜的汁粉更有风味。

地址:东京都中央区银座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