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藤勇与鸡蛋蓬蓬
近藤勇と卵ふわふわ
人物小传:近藤勇
天然理心流刀客,新选组局长。生于武藏国农家,被刀客近藤周助收为养子,并继承道场。后被幕府雇佣,在京都组织专门负责治安的新选组,抓捕了不少尊王倒幕派志士。戊辰战争中败于甲州胜沼,被绑缚板桥处斩刑,后首级被盗,下落不明。
有媒体公布过数据,日本人每人每年吃329个鸡蛋,几乎一天一个,仅次于墨西哥和马来西亚。不少人不信:真吃得那么频繁?鸡蛋确实是他们饭桌常客,和蔬菜炒、连壳煮、去壳做温泉蛋、打散做玉子卷、和油煎蛋,更可以打在热腾腾的米饭上吃。日本人深爱鸡蛋拌饭,新蒸好的米饭冒着热气,敲开鸡蛋盖上,拈一撮葱花,滴几滴酱油,用筷子搅匀,就是简单又美味的一餐。
和许多动植物一样,鸡也是舶来品,约2500年前经朝鲜半岛来到日本。《古事记》写到,天照大神藏在天之岩户后面,只有长鸣鸟一起打鸣才能叫出。此处长鸣鸟就是鸡,它们被视为神灵的使者。直到今天,祭祀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还依传统饲养神鸡。
虽说是神灵使者,古人也把鸡肉和鸡蛋当做食材。《日本书纪》提到:自古天地不分,也分不出阴阳,混混沌沌像个鸡蛋。后来轻盈清亮的阳气上升,变成了天;沉重浑浊的阴气下降,变成了地。这段文字和盘古开天地的故事相似,大约是受了启发写成。作者若不吃鸡蛋,自然不懂鸡蛋的构造。
到了公元675年,笃信佛教的天武天皇出了“牛马犬猿鸡一律禁食,违者必受惩罚”的禁令,人们痛失鸡肉食材。禁令虽未提鸡蛋,鸡蛋能孵小鸡,吃它也算杀生,人们有些忌讳。平安时代的药师寺僧人景戒写了《日本灵异记》,其中有吃水煮蛋的年轻人落入“灰河地狱”,被烈火炙烤的可怕故事。镰仓时代的禅僧无住在《沙石集》写道:母亲认为能滋补,给孩子吃许多鸡蛋,结果梦见反复说“孩子可爱啊,真可怜”的女子。不久几个孩子相继夭折,应该是受了诅咒。
到了室町时代,人们发现未受精的鸡蛋孵不出小鸡,吃鸡蛋不算杀生的观念滋生。室町末年天下大乱,血肉横飞的大战时有发生,人们的生死观也有了改变。当时葡萄牙商船在日本靠岸,搭船来的传教士向日本人布道,还免费提供卡斯提拉等南蛮果子。果子含有牛奶和鸡蛋,日本人最初不惯,后来也当成滋补品食用。
德川家康开幕府后,鸡蛋成为达官贵人的口中食。当时人们对鸡肉依然排斥,没有专门的养鸡所,农户在自家庭院散养,收了鸡蛋,同蔬菜一起运到江户贩卖。散养鸡没经品种改良,往往五六日才产1枚蛋,到了冬季,母鸡忙着孵蛋,一连数日都颗粒无收。因为产量少,江户时代鸡蛋价贵,据《守贞谩稿》记载,1只水煮蛋约20文,1碗荞麦面才16文。以当今货币来算,一只水煮蛋至少500日元,确实出人意料。
虽然鸡蛋价贵,时人以为它能滋补强身,顾客也不少。江户町中常见挑着扁担卖煮蛋的小贩,吉原游郭里年轻男子多,更是卖煮蛋的好地方。
幕府将军是武人领袖,鸡蛋是常吃的食材,除了打在汤里、做成蛋卷,还有新鲜吃法。据幕府资料记载,宽永三年(1626年)3代将军德川家光上洛,曾在二条城设宴款待后水尾天皇。论身份两人是君臣,私下是亲戚,家光小妹妹和子13岁入宫,天皇算家光的妹夫。为款待他,将军家光备下无数佳肴,其中一道是鸡蛋制成,名叫“鸡蛋蓬蓬”。
鸡蛋蓬蓬的日文名是たまごふわふわ。たまご是鸡蛋,又写作“玉子”或“卵”;ふわふわ形容柔软蓬松的模样,暂译蓬蓬。宽永二十年(1643年)刊行的实用菜谱《料理物语》也提到了它,做法不难,可能食材价贵,所以成了款待天皇的菜品吧。
随着时间推移,鸡蛋菜肴种类越来越多。有将鸡蛋打入勺子,煮熟后放入汤中的“美浓煮”;有将蛋液打匀,慢慢滴入沸腾糖液中的“玉子素面”;有将生蛋黄涂在水煮蛋上,串在细竹串上小火烤的“山吹卵”。到了天明五年(1785年),菜谱大全《万宝料理秘密箱》记载了103种鸡蛋制成的菜肴,简称“卵百珍”。
卵百珍听起来有趣,大都是异想天开的菜品,只有小半常吃,“鸡蛋蓬蓬”也名列其中。鸡蛋蓬蓬一直人气不减,还成了东海道袋井宿的“名物”,新选组局长近藤勇都是它的粉丝。
东海道53个宿场中,袋井宿建成较晚,为吸引旅客来食宿,店主们绞尽脑汁,想出种种菜肴。当地的甲鱼锅、烧鳗鱼都是大菜,鸡蛋蓬蓬清爽有滋味,适合早餐时吃。大阪豪商升屋平右卫门写下《仙台下向日记》,提到在袋井住宿时吃了鸡蛋蓬蓬的早餐。《东海道中膝栗毛》的两位主人公向来挑剔,也把鸡蛋蓬蓬乖乖吃净。在动乱的幕末,近藤勇上洛时路过袋井宿,吃了鸡蛋蓬蓬后再忘不了。之后他久驻京都,仍不时让相熟的料亭做上一锅。
在腥风血雨的幕末,新选组是最引人注目的武士团体,队士身穿浅葱色队服,腰间插着双刀,头上手上常带护具,日夜在京都巡逻。各藩攘夷志士纷纷上洛,京都成了不折不扣的修罗场——每个漆黑的夜晚,无论通衢大道或背静小巷,随时可能有凶案发生:刀光闪动,鲜血飚出,石板路被染得斑斑驳驳。负责治安的新选组与攘夷志士针锋相对,是不共戴天的死敌,队士都有心理准备:每日出了屯所,也许再回不来了。
近藤勇是新选组局长,同样过着刀头舐血的日子。他是武藏国农家出身,武藏国在今日的多摩一带,当时是“天领”,直属幕府将军的领地。与德川氏有这层渊源,近藤勇是铁杆佐幕派,与萨摩、长州的攘夷志士不共戴天,手上也颇有几条人命。
新选组队士都爱玩闹,花钱大手大脚,领了赏金就去岛原花街饮酒取乐,喝得醉醺醺再回去。鸡蛋蓬蓬滋味清淡,怎么也不像下酒菜——也许近藤勇拿它做夜宵吃?或是酒醒后的早餐?
鸡蛋蓬蓬做起来简单,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首先要熬“出汁”,也就是中国人说的高汤。中国高汤含义模糊,清汤奶汤均有,可以是鸡汤、排骨汤、牛肉汤等。日式高汤相对简单,最常见的是海带和鲣节煮成的,质地澄净、略带黄色。将适量酱油、盐和料酒倒入高汤,仔细搅匀后小火煮开备用。
打鸡蛋入碗,用力搅拌,要打出丰富的泡沫才行。如今有打蛋器,这容易多了,在江户时代,厨师用几根筷子绑在一起打发,想想就辛苦。
鸡蛋打发完毕,转大火将汤汁烧沸,鸡蛋沿锅边倒入锅中,撒上些胡椒,盖上锅盖。煮1分半钟,蛋液膨胀起来,再撒上些海苔末或香葱末,鸡蛋蓬蓬就完成了。
吃起来是什么感觉呢?入口即化,先品出浓郁的汤汁香,接着是醇厚的鸡蛋味道。说像鸡蛋羹,又更细腻些,更像融了蛋液的高汤。几勺就吃完了,但能回味很久。
明治维新后,东海道各宿场不复往日繁荣,袋井宿自然也是,鸡蛋蓬蓬的制法也慢慢被人遗忘。直至21世纪初,袋井市观光协会为吸引游客,以江户时代文献为基础,综合江户食品研究家的意见,复制出曾令近藤勇心醉的鸡蛋蓬蓬。2007年,鸡蛋蓬蓬在“第2回B-1 Grand Prix”地方美食大赛首次亮相,很快风靡全国。如今袋井市的饮食店不光提供传统鸡蛋蓬蓬,还研制出以鸡蛋蓬蓬为基础的蛋糕甜点与冰淇淋。有机会路过袋井市,一定要去尝一尝。
店铺推介
远州味处·toriya茶屋:“远州味处·toriya茶屋”位于静冈县袋井市,JR袋井站步行5分钟即到,它也是有80年以上历史的老店。该店鸡蛋蓬蓬使用最上等鲣节高汤制作,打发鸡蛋也是手工操作。蛋液混入适当空气,做出的鸡蛋蓬蓬更蓬松,质地也更细腻,一口一口都是江户时代的传统滋味。
地址:静冈县袋井市高尾町15-7。
故乡铭果itou:JR袋井站前有一条商业街,里面有家“故乡铭果itou”的老店,创业于明治二十四年(1891年)。店主曾在银座高级洋果子店工作,他开发的“鸡蛋蓬蓬半熟芝士蛋糕”极有人气。鸡蛋、砂糖、小麦粉、芝士加上牛奶,再滴柠檬汁増香。使用的鸡蛋全是当地出产,一等一新鲜。生奶酪也特选澳大利亚进口的清淡种类。各类食材混合后1小时小火烤成,看上去和鸡蛋蓬蓬颇为相似,吃起来入口即化,十分香甜。
地址:静冈县袋井市高尾町2-1。也有抹茶口味。可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