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与生煎饼

德川家康与生煎饼

徳川家康と生せんべい

人物小传:德川家康

江户幕府初代将军,幼名竹千代。当过多年今川家人质,桶狭间之战后逃回故乡。他明白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与织田信长结盟,私下扩大势力。信长死后暂居丰臣秀吉之下,秀吉死后挑起关原之战,成为江户幕府的征夷大将军。大阪夏之阵灭亡丰臣氏,成为天下之主。

煎饼是深受日本人喜爱的零食,米饼烤得蓬松,或刷上酱油,或黏上海苔,吃着又香又脆。煎饼没什么季节感,一年四季都吃,可冬天吃滋味更好些。屋外寒风呼啸,周末也懒得出去。把脚放在暖烘烘的日式暖炉里,一边看电视,一边闲闲地咬煎饼,渴了剥只蜜橘,或抿口茶,也算偷得浮生半日闲。夏目漱石也深有感触地吟过:火钵、南京茶碗和盐煎饼,此三样是绝配。

和许多吃食一样,日式煎饼也源于中国。《荆楚岁时记》有云:“北人此日食煎饼,于庭中作之,支薰火,未知所出。”“此日”指正月七日这一天。约1400年前,煎饼由中国传入日本。正仓院所藏文书《但马国正税帖》中出现“煎饼”二字,也是现存最早的记录。传入初期,日本沿用中国制法,将小麦粉调制成糊,再用热油煎制。至于滋味如何,文书并未提及,只因煎饼不单是吃食,更是具有灵力的祭祀物,味道只是其次。据史料记载,贞观五年(863年)天候不顺,疫病流行,清和天皇命人制煎饼,祈愿恶灵退散。

奈良、平安时代,许多唐果子被遣唐使带回日本,日本匠人进行革新,名称不改,模样、滋味都已大变,煎饼也是一样。平安中期的辞典《和名类聚抄》还说煎饼乃油煎的小麦粉制品,随着时间流逝,煎饼的原料慢慢变成米粉,制作时也不用油煎,而是架火烤。到了战国时代,来日本传教的耶稣会传教士在《日葡辞典》中明确写到,煎饼乃是米制食品。

虽然隔了400余年,战国时代的煎饼制作工艺和今天没多大区别。粳米磨碎成粉,加水调匀成团,再分成若干小团;入锅急火蒸熟,取出反复揉捏;熟粉团捏成一个个剂子,擀面杖擀成薄饼,这就是饼胚,也就是生煎饼;饼胚摊在通风处干燥,1~2日后架火烘烤,又脆又硬的煎饼就做成了。煎饼水分少,咬起来费力,好在耐保存,又有粳米的天然香气。它是今人眼中的消闲食品,却是战国时代的宝贵主食。

今日日本有许多煎饼,如酱油煎饼、海苔煎饼、盐煎饼、唐辛子煎饼等等,口味各不相同,咬起来咔咔作响,颇为豪放。煎饼家族有一个异类,那就是“生煎饼”。它本是煎饼的半成品,在400多年前阴差阳错得了贵人垂青,因此脱去了煎饼的庶民气质,成了和果子的一员。

这位贵人正是德川家康。战国时代群雄逐鹿,各领风骚数十年,甲斐武田、越后上杉、尾张织田……都曾是夺取天下的热门人选。未曾想武田信玄死于肺病,上杉谦信因脑溢血倒下,织田信长更遭了奇袭,消失在本能寺的熊熊大火里。与他们相比,德川家康在战场上表现平平,远算不上名将。可他是被幸运女神眷顾的人,经历无数劫难,都在最后一刻化险为夷。他在今川义元手下做了人质,今川义元遇袭身亡;他与织田信长结成盟友,信长死于本能寺;他向丰臣秀吉俯首称臣,秀吉不幸早亡……同时代的武将先后逝去,只有他顽强地活着,最终夺了天下。

德川家康出身平平,只是三河地区的小豪族,邻居骏河国今川氏势大,他只得去做人质。今川义元待之以礼,还把外甥女濑名姬许给他,可家康身在曹营心在汉,始终抱着回三河的心思。

永禄三年(1560年)5月19日,织田信长对今川义元的大军发起奇袭,恰巧天降大雨,等今川军发现遇袭,织田军已到眼前。今川军溃不成军,连今川义元的首级也被割了去。

这就是有名的“桶狭间之战”。德川家康听说今川义元战死,把妻子儿女丢下,往生母传通院所在的知多半岛逃去。机会来得突然,仓皇逃命的德川家康没带多少干粮,跑到半田(现爱知县半田市)时,人困马疲,实在跑不动了。半田不是富饶地方,只有零散农家,家康推开一扇柴门,向农户要些吃食。家康武将装扮,农户不敢不答应,可当时已过了饭点,没多余吃食。家康见院子里晾着些煎饼,张口索要,农户有些为难:这只是半成品的饼胚,眼下正在晾水气,晾好了才能架火烤。

农户小心翼翼地提议,请德川家康稍等片刻,烤好了再吃。家康饿得前心贴后背,连连摆手,说生的也无妨。农户取下几枚生煎饼,惴惴不安地献上,他尝了一口,直呼美味,一口气吃了数十块。

德川家康脱离险境后,仍不时想起生煎饼的美味,他让知多半岛的果子店试制,想起就吃上几块。直到今天,爱知县半田市的“总本家田中屋”依然制作生煎饼,制作工艺和400多年前几乎没什么区别。

生煎饼做起来不难。精选米磨粉加水调匀,上锅蒸熟后调入砂糖或蜂蜜,使劲搅拌成浓稠的粉团。用工具擀成条形薄片,稍加干燥即可。不过,生煎饼看上去薄薄的,侧头看切面,明明是3片叠在一起制成。为什么要3片压在一起?因为单片嚼劲不够,3条叠加,中间混入空气,吃起来有年糕的韧劲,又更清爽些。也许果子匠反复试验多次,最后确定3片叠加滋味最佳。

在400多年后的今日,生煎饼制作工艺和战国时相似,但种类已大大丰富。有传统的蜂蜜味,也有褐色的黑糖味,还有更新型的抹茶味,添加纯天然绿色有机抹茶。打开日本雅虎,搜索“生煎饼”,能看到许多热情洋溢的评论:“一杯茶,一盘生煎饼,简直停不下来!”“有嚼劲,也有黑糖的甜味,吃过一次,再也忘不掉!”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德川家康一时饥饿难忍,挑战了煎饼的半成品,竟发现一种美食。

细细想来,许多美食看起来都古怪。谁最先发现了海胆?当时他/她得多饿,才会砸开一个满身是刺的黑东西吃?海参也不美,谁发现它滋味奇佳?至于鮟鱇鱼,看它的样子,简直下不了口,是谁发现它的呢?也许,在美食的世界,最有探险精神的往往不是美食家,而是饿得要命的人——就像德川家康发现生煎饼时一样。

店铺推介

总本家田中屋:爱知县半田市的“总本家田中屋”是昭和五年(1930年)创业的生煎饼老铺。该店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生煎饼,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和保鲜剂,口味自然清新。该店共有蜂蜜、黑糖和抹茶3种口味可选。

地址:爱知县半田市清水北町1番地。

生八桥:生煎饼算地方美食,名古屋一带较多,东京、京都等地不太常见。若无论如何都想一试生煎饼的美味,不妨买些京都名点“生八桥”。生八桥的制作工艺、材料都与生煎饼极相似,虽不是完全一样,也可解些相思。八桥名气极大,各地各大商场、机场均有销售

圣护院八桥总本店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圣护院山王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