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与汤渍

织田信长与汤渍

織田信長と湯漬け

人物小传:织田信长

知名武将、造化弄人的代表。青年时于桶狭间打了场以弱胜强的漂亮仗,从而崭露头角。之后连续出击,并将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赶出京都,直接导致幕府覆亡。他修筑了华美宏伟的安土城,还野心勃勃统一全国。后被手下武将明智光秀袭击,于京都本能寺自尽,壮志未酬身先死。

提起泡饭,南方的朋友可能有些感触。在不讲究营养的从前,普通家庭的早餐颇为马虎:前晚的剩米饭盛出来,从暖瓶倒点开水泡饭,再加几筷子酱菜就是一顿。

日本有种吃食叫“汤渍”,和泡饭十分相似。日文“汤”是热水之意,所谓“汤渍”是热水泡冷米饭,与腌菜、炒味噌同吃。吃汤渍也有规矩:碗里热水不能先喝,等饭粒捞尽,再一口喝尽水,这才算吃好了。

汤渍出现于何时已不可考。有史料记载,在1400多年前的飞鸟时代,政治家苏我入鹿权倾朝野,也树了不少仇家,仇家选了刺客,准备要他的命。苏我入鹿是大人物,刺客出发前心中惴惴,米饭嚼在嘴里,怎么都咽不下。有人出了主意,用水泡饭吃——可见当时便有汤渍了。不过,受命刺杀苏我入鹿的也是名门贵子,所以汤渍听起来寒酸,却不是下等吃食。

成书于公元1000年左右的《今昔物语集》也提到了汤渍:公卿三条中纳言为身躯肥大所苦,医师建议“冬吃汤渍,夏吃水渍,有益健康。”汤渍是热水泡饭,水渍是冷水泡饭,一点油腥也无,自然能减肥。谁知三条中纳言弄错了重点,用腌菜和干鱼佐餐,每顿吃尽数碗汤渍,不但没瘦,反而更胖了。

到了距今800多年的镰仓时代,京都公家的欢宴结束前,侍从会上些汤渍让公卿们同食。可能为了清口醒酒?和现在有些日本人喝酒后吃拉面一个道理。

战国时代战乱频仍,却是汤渍大放光彩的时期,不少武将出征前、收兵后都得吃上一碗。赫赫有名的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出身一西一东,都是汤渍爱好者。据太田牛一的《信长公记》记载,桶狭间之战打响前,织田信长发出“吹响螺号,送上铠甲”的号令,站在坐骑边吃了碗汤渍,之后披挂盔甲,飞身上马。也许是肚里有粮,心中不慌,织田信长以少胜多,敌将今川义元还丢了脑袋。

与威风凛凛的织田信长相比,德川家康顿时矮了一截。家康狡猾多智的形象早深入人心,他也有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候。那年家康30岁,“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带兵去京都,经过他控制的三河地区。家康绞尽脑汁,想出个新颖阵法,想打败武田信玄扬名天下,未曾想被久经沙场的武田军三下五除二冲乱阵形,要不是家康身边家臣机灵,让他先撤,没准折在战场上。德川家康快马加鞭回到自家城池,吃了碗汤渍,一言不发地盖上被睡了。直到第二天睡醒,才算惊魂初定。

所以汤渍不光是胜利餐,也是安慰饭,它陪伴战国武将们度过了险象环生、惊险刺激的日日夜夜。

战国晚期味噌汤渍开始普及。味噌汤渍是汤渍的进化版,就是味噌汤泡饭。吃它也有规矩:中途只加饭,不加汤,一开始算好吃多少,并舀上适量的味噌汤。若饭没吃完汤先完了,可能会被笑话——自己饭量都不知道,怎能打胜仗?

细想想,汤渍的流行并非偶然。江户时代前日本人吃的是蒸米饭,蒸饭用“甑”,就是一种陶制器具。蒸出的饭硬而干,没有黏性,后人称为“强饭”。江户时代人们开始加水煮饭,煮出的饭软而粘,称为“姬饭”。姬饭泡水滋味不佳,此时出现了汤渍的高级进化版,也就是茶泡饭,日本叫“茶渍”。

日本茶源于中国,800多年前禅僧赴南宋学禅,带回茶种培植,饮茶习惯逐渐在朝廷与佛寺普及。战国时代不少武将醉心茶道,京阪地区的富商也对茶产生兴趣。茶道主流是抹茶,开水冲泡茶叶的“煎茶”在江户中期才出现。抹茶浓郁苦涩,不适合泡饭,所以茶渍出现在江户中期以后。

到了江户晚期,茶渍在江户大小饭馆普及,米饭浇上热茶汤,配上清爽腌菜,吃着有滋味,价格也不贵。江户人以见多识广自居,最爱豪华价贵的吃食。江户最负盛名的料亭“八百善”曾应豪客要求特制“天价茶渍”,每份1两2分金,相当于一家四口数月的伙食费。

据《宽天见闻记》记载,那天价茶渍用料极讲究,米饭由粒粒精选的越后米煮成;茶叶是宇治产的玉露;泡茶的水专从几十里外的玉川水源地运来;佐餐腌菜是手指粗细的嫩茄子和上好的越瓜。各种食材都极尽豪奢,1两2分金的价格也算良心。

今天茶渍已是日本家庭的常见吃食。海碗装上米饭,依喜好放入干鲑鱼末、芝麻、海苔和碎梅干等食材,再浇上碧绿清香的茶汤。夏天吃着清爽,冬天吃着暖和,一碗下肚,幸福感顿生。

茶渍做起来不难。不过,为迎合现代人省时省力的心理,“味之素”等品牌纷纷推出茶渍便利装,各类佐餐食材干燥后压缩成颗粒,和调料一起装入小袋。想吃茶渍时,无需亲手泡茶,无需准备佐餐小菜,只需舀出一勺冷饭,再撕开一包便利装,冲入开水即可。一袋只售几十日元,价格便宜,单论滋味也不错,虽没了自己调制的闲情逸致,好在着实简单,堪称懒人首选。

店铺推介

鲷匠HANANA:茶渍滋味清淡,做起来简单,对食材要求却严,所以出产宇治茶和上等京蔬的京都是茶渍重镇。位于岚山大道边上的“鲷匠HANANA”的鲷茶渍是供不应求的绝品。该店茶渍十分正式,不像简餐,有怀石料理的风味。每份包含鲜鲷鱼刺身、应季京蔬、京腌菜和小甜点。先吃两片刺身,再将余下刺身淋上芝麻酱做茶渍,味道鲜甜,值得一试。

地址: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天龙寺濑户川町26-1。

若想在家吃茶渍,“永谷园”和“味之素”等厂家出品的“茶渍之素”是必买品。有梅干、芥末、海苔和鳕鱼子等多种风味可选,亚马逊、乐天等网店均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