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雇主与组织文化
选择职业和行业,是对“做什么”的回答。而“谁将是你的雇主?”“这个企业的文化氛围如何?”等问题也是必须要细细思量的。
就像选择职业时,我们特别在意职业的具体环境一样,当决定是否进入某个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或NGO组织等)时,你也会在意该组织的环境,而组织环境的核心就是组织文化。它决定了组织的气质与氛围,并且将深深影响你的工作习惯和今后的职业发展。
表2-5 不同类型组织的制度、文化和发展前景比较
“临近找工作的时候,可谓雄心壮志,那个时候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去民办企业,但真的到民企上班了,发现民企与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这些企业在用人机制、考核方式、奖惩机制等诸多方面有着比其他单位更为明显的优势。”毕业仅仅2年的小宋已经是太仓市某模具公司的主要技术人员,小伙子凭借自己的工作热情和能力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喜欢。
“我对我现在的工作很满意,在这个地方不仅能够找到展示自身所学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公司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特别适合年轻人成长,大家都能迅速融入这个环境,并在业务和个人素质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小宋总是很高兴地评价他现在的工作情况。
其实,在老师向他推荐这家民企的时候,小宋心理上还是很忐忑的,自己也计划着先在这家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再说,并不打算在民企工作一辈子。
然而,让小宋想不到的是,他上班第一天,公司就给他办理了规定的各种保险,还专门安排他和另一位同学参加了模具行业学费很高的培训,大幅提高了他们的模具设计及新设备操作的能力,他目前的技术水平远远超过了那些在大型企业中工作的同班同学。
“企业在对待员工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让我们感觉到我所在的单位是一个有长远发展目标和美好前程的企业,在这样的企业工作对年轻人的成长很有好处,一点也不比其他地方差,而且更充实也更有干劲。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对公司及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小宋这样开心地说着。
从表格2-5和小宋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不能简单地评价哪一类用人单位好或是不好,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在文化和待遇上各有不同,但这种差异不是以优劣来划分的,而是各人心中自有定论。
国企与外企的待遇最为优厚,这两类企业在实际招聘中就更容易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对于每一个求职的毕业生而言,既然同等职业条件下,外企与国企的待遇、环境最为优越,首选它们是很自然的想法,但是求职者也需要做好更充分的、迎接更激烈求职竞争的准备。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组织文化是择业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它不仅关系到大家工作的热情、心情和待遇,更会影响到每个人的个人成长、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培养以及长远的职业发展等。因此,在到某个单位求职之前,了解它的文化和氛围,将是求职者必须要进行的一项工作。
“如果一个企业要想长期生存下去,并能形成自身的品牌和文化,就需要建立一套能够留住人才的机制,否则,就会成为毕业生的落脚点和跳板。”某公司人力资源刘经理认为,“企业要想留住人才,一定要努力地把企业办好,让员工都感觉到企业有活力而且发展远景比现在更加美好”。
组织的发展前景、良好的组织文化、融洽的工作环境及与员工辛勤付出相匹配的薪酬是用人单位招揽高素质人才的首要条件,尤其是良好的发展规划和前景是很多高素质人才选择雇主时最看重的一点。
总而言之,选择雇主是择业中很重要的方面。文化、环境、待遇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求职者应该基于这些内容具体分析希望就职的单位,不能死板地看待单位性质的分类,怀着“非某类单位不去”这样的偏执思想去求职。说到底,整个选择过程中,自我能力还是最重要的,因为越好的单位,就会有越高的门槛,只有做好充分的求职准备才能增强你的求职竞争力。
拿两千块的薪水要有一万块钱的范儿
六六
这两天各大报章都在刊载我的收入几年翻了30倍的消息。
我娘今天批评我说,你哪涨了那么多,数学不好,要是当初《双面胶》1万元一集,现在难不成你有30万元一集了吗?没办法,遗传了你爹的没脑子。
我哈哈大笑,跟她说,妈妈你批评得对,我数学不好。
但我没敢让妈妈知道,我写《双面胶》的时候,剧本费我一分钱都没拿。活儿是我白送的。如果我说了,她大约要心疼到晕过去。当时我挺着大肚子正在怀孕,还连天加夜班写剧本,我妈一直以为我是看在钱的份儿上才这样的。因此,如果从零的基础上算,我翻的价钱,你可以说成百上千倍了。
《双面胶》,我没拿剧本费,甚至在电视剧的编剧名单上,也没有出现我的名字。如果大家现在回头去查,编剧是滕华弢和曹盾。当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亮到把他俩都屏蔽了,最终,尽管字幕上没有六六,我依旧获得了白玉兰奖最佳编剧提名。
很多人也许觉得我吃亏了。其实我内心里很感激滕华弢。如果不是他为我打开了电视剧这扇门,我的作品也许直到今天都藏在深闺无人识。一个从没有上过电影学院、戏剧学院,不知什么叫大纲分集,不会分镜头场景的人(其实现在还是不知道),也能步入现在国内编剧的前列,我对华弢的感激是永远的。
母亲告诉我,吃亏是福。我越大越体会得出这句话的含义。有时候,你想吃亏,亏还不给你机会。
我成名之后(应该是《蜗居》之后的事),有个小说的作者,辗转通过人介绍找到我,加了我的MSN,跟我聊了一段天以后,问我当初《双面胶》剧本多少钱一集,版权费多少,我如实相告。他问我:“这么点儿?你也卖?”我说可是要是不卖,哪有今天的这么多呢。他又问我今天拿多少?我告诉他一个数字,他点头说,还可以。
于是,他按照我说的《蜗居》的价钱,管滕华弢要版权费和剧本费。
那个作品,直到今天大约还捂在他的手中,因为后来没下文了。
我曾经做过他的思想工作,跟他说,你要是在金钱上斤斤计较,你的作品就会延迟一年甚至十年出来,人的创作高峰期能有几个十年?你也不知道市场如何变,也许今天你的这种宫廷戏饱受欢迎,明天就会被观众抛弃。趁有机会,你得赶紧去做。他闷了半晌,说道:“我不像你。万一我这部便宜卖了,下一部戏我写不出呢?”我听出了,他打算靠这一部戏颐养天年。
我后来把他就给BLOCK住,不再与他交往了。
一个对自己都没有信心的人,你如何指望他人对你有信心呢?
拿两千块钱的薪水,要有一万块钱的范儿。这句话是我看到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我很喜欢。文章的意思就是,你如果打算就钱做事,那你一辈子都是给人打工且暗无天日的命。你唯一能出人头地的原因就是你有野心,你志不在小。
工作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如果你把工作当成工作,基本上一辈子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如果你把工作当事业去奋斗,你得到的一定比你期望的高。
我在新加坡教书的时候,最初一个半小时15新币。若刨去来回路上两三个钟头,还有车钱和饭钱,我基本上教书就是图一个乐子了。可我依旧坚持去做,新加坡那个大太阳,晒得很辛苦,整个新加坡的交通,我摸得门儿清。我曾经去过地图都找不到的地方,我还在地铁上站着睡着过。
我一个朋友的太太,那时刚从中国来新加坡,我把自己手头的家教分给她。她做一段时间不愿意做了,嫌辛苦,又不赚钱。而另一个跟我学艺的学徒对我说,小孩子上课的时候想睡觉,她就陪他趴在桌子上一起睡。我大惊,跟她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家长是付钱给你的!她说:“才20块,我难道要卖身给他父母吗?”
两三年后,我一小时课的课时费已经超过50新币,学生排队到两年后。集中上大课的话,价钱还要高些。我的总收入与新加坡大学教授齐平。而那两个幸福的女人早就退出不干了,因为嫌苦,这个行业不赚钱。
十年后,她们只能在媒体上看到我,而她们,依旧在家里做幸福的太太。
我不是说她们这样的选择不好,她们可能一辈子比我还要幸福,不必努力也有安定的生活。但我却依旧忍不住要给自己发奖章。因为我一路回顾,凭自己的努力,永远在创造着我人生的新价值。如果我是一只上市股,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就是一路长红没跌过。
媒体也许只注意我说的30倍,每个人都惊叹我的好运,但没有人注意我30倍背后的故事。
我今天最大的快乐其实不是你们关注的收入。钱,我花到今天都不算多。认识我的朋友也知道,我依旧背着环保袋满大街溜达,我依旧淘宝购物。有一天我没这么高的收入,对我而言,生活都不会难受,因为我的内心很满足。
我最大的快乐是我通过努力,过的每一天都是我想要的。
不要总是抱怨社会,说他人对你不公或者资本家剥削你。你如果不从内心里感恩,感谢资本家给你一个剥削你的机会,你就永远不会拿两千块钱成就你一千万块的事业基础。
我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些正准备步出校园,步入社会,不知自己未来何去何从的大学生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