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辞职

7.3.3 辞职

辞职就是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二是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1. 辞职的步骤

(1)写辞职信。

这是必须也是最基本的一步,辞职信和应聘信一样,都应有一定的格式,而一封合格的辞职信一般必须包括以下内容:离职原因、离职期限、工作的交接、向公司表示感谢的礼貌用语。也可以再加上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推荐合适的接班人等内容,但措辞和语气一定不能过激,以免白纸黑字上留下对你不利的“案底”。

(2)和主管详谈。

这是离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你的离职请求是否能够得到批准和支持,关键还得看这一步。在和主管详谈之前,必须准备好离职的充分理由。如果你平时的工作表现还不错,或者是公司的骨干力量,那么在谈话中主管很可能会挽留你,而你必须要用得体的语言去应对,想方设法表明你的立场,并坚持自己的初衷。切忌不辞而别,那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会造成不良影响。

(3)交接工作。

在和主管谈妥了具体离职意向并征得同意之后,就应该开始着手交接工作。在公司还没找到合适的接替者的时候,你应该一如既往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即使在接替你的人来了之后,你仍必须将手头的工作交接完毕后才能离开公司,以尽到自己的最后一份责任。

(4)人事手续。

决定离职之后,会有一系列人事手续需要办理,一般来说是由原单位开出退工单将你的档案转出。另外还有你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等也需要一并转移。假如你已经找到了新单位,那么只要将原有的劳动关系转到新单位即可,假如你是待业或者出国,那么就必须咨询有关部门后妥善处理,以免将来你需要用到这些关系的时候发生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5)开离职证明。

按照正常途径,离职的时候要开离职证明,有些公司在招聘时是要看你的离职证明的。

在辞职前,你就应当做一个有心人,平日就做好业务知识管理。将每项业务的程序与必要技能,都用文字记录下来,储存在档案或电脑里,这样离职时才可以转移出去。这种做法不但有利于接替者,对你也有好处。任何业务或经验,若不能够加以整理、记录,很难转化成个人财富。这种积累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更是在公司内持续升迁或取得外界机会的必备条件。

2. 辞职时要考虑的法律问题

员工在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时候通常都会发生劳动纠纷,无论是企业与员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还是员工自己辞职,在这个时候,企业与员工双方容易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产生分歧。员工主动辞职时,与企业可能出现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违约金。

有些人为了得到工作机会,或者为了落户口,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在合同中规定了违约责任,主要的违约责任体现在服务期与违约金上。但于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约定中,严格限定了违约金的约定条件,规定单位只有在“培训服务期”和“竞业避止”这两种情形下,才能设定违约金。也就是说,除非劳动者在约定的培训服务期满前离职,或违反了保密协议、竞业限制的约定,否则劳动者无需向单位支付任何违约金。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离职不存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需承担违约责任的那两种情况,是无需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想炒老板鱿鱼的人尽可以“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分血汗钱”。

(2)培训费。

企业如果为劳动者提供了培训,可以与劳动者签订相关协议,如服务期未满即离职,需赔偿一定数量的培训费。企业提供的培训形式可以是脱产的,半脱产的,也可以是不脱产的。不管是否脱产,只要用人单位在国家规定提取的职工培训费用以外,专门花费较大数额的钱送劳动者去进行定向专业培训的,就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期限长短可自行约定,未满服务期即离职的劳动者是要按约定全额或部分赔偿培训费用。一般来说,企业会约定5年服务期,劳动者工作每满1年即减少20%的培训费赔偿。

当然,不是用人单位提供的所有培训都要与员工签订培训协议,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不可以约定服务期,也就是说在需要签订培训协议的培训中不包括职业培训。《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通过岗前培训。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3)身份证、档案、社会保险、公积金等抵押物。

任何单位都没有权力在员工离职的时候,扣留员工身份证、档案、社会保险、公积金等个人资料。员工辞职后,单位必须为员工办理档案、社会保险、公积金等转移手续。如果单位不为员工办理相关手续,想卡住员工的这些个人资料为难辞职者,或吓唬留在单位的员工,那么,离职员工完全可以去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申请起来非常方便。

(4)工资与奖金。

有的单位还会把离职员工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扣住不发,这也不用担心,在申请仲裁的时候,通常只需要提供你的基本工资数额,具体工资数是由单位证明的。当然仲裁的时候,你需要提供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如有单位接收你书面辞职的收据,有单位授权人签字或单位盖章的工作交接清单等。奖金就不同了,奖金不属于《劳动法》保护的范围,企业通常有更多的权力自主决定奖金的发放,如果企业不给离职员工发奖金,劳动仲裁机构是不会受理的。

“友好辞职”的注意事项

直接向顶头上司辞职

不要越级,也不要提前告诉任何其他人。如果你的顶头上司不是首先从你嘴里听到你辞职的事情,那你可能会遇到麻烦。试想,如果是你做领导,当你的下属想离开,可是你却还要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这件事,那你会怎样想,你的心里会舒服吗?若你直接走了还好一点。若是不想辞职了,只怕已经从别人口中知道这件事的上司也容不得你再留在这里了。

当面单独递交辞职报告

趁上司有空的时候,找到他并单独提交辞职报告。这既是对老板的尊重,也能帮助你了解老板的反应,从而看出你离开的难度有多大。如果你很关键,上司会诚恳地挽留你。或许你也可能立即得到批准,但常常有些上司或老板喜欢卡你一段时间。切记不要用电话或电子邮件发送辞职报告。

辞职理由要简单明了

辞职时虽然要表现出坚决离职的态度,但辞职的原因却不要描述得过于复杂繁琐。职业发展和家庭原因都是不错的理由。很多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已经习惯了员工的来来往往。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说服自己和公司的理由,而不一定是你离开的真正原因。

不要抱怨或是指责

很多老板在员工辞职的时候都会真诚地了解你对公司及对他的意见,这时不要说任何不满。你就要离开了,说这些还想起到什么作用呢。即使老板很诚恳地问你有什么意见,也千万不要说太多,最好不说,反而要赞美和感谢公司以及老板。老板或许也会问你公司在哪些方面如何改进,这时也不要傻乎乎地讲一堆忠告,更不要谈你对薪酬的不满。

辞职时老板的允诺不要轻易接受

很多公司为了留人,都会做出一些承诺,除非特别真诚和有吸引力,否则最好不要接受。你一定要记住:你与另一家已经签了合同,决定留下,就是毁约。据调查显示,80%因为公司挽留而决定留下的人,最终半年之内依旧会走掉。

做好离开前的最后一件事

在其位谋其政,在职一天就要做好这一天的事,在职一分钟,也要做好这一分钟的事,这是对自己尤其是对自己的职业操守负责,而不仅仅是对公司和老板负责。因此,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到最后的工作日,没有任何懈怠,不出任何差错是非常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