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结语
2025年10月14日
七、结语
张居正身处明代儒学发生重要演变的历程之中,自身的学术思想也经历了几次转变。张居正少时浸润佛学。入仕后,受徐阶和当时讲学之风的影响,对王学颇为倾心,与王学学者特别是江右王门保持着亲密往来。这种对王学的钟情在张居正告假的三年中骤然降温,缘于一次游历体验和他对民生疾苦的直接感受。再次入仕后,张居正特别讲究为学术注入“务实”和“修养”的内涵,与当时思想界对良知派“学术空疏”的批评潮流相一致。然而随着张居正逐渐走向统治上层,他的考虑更多出于执政者的身份立场,因此在王守仁从祀一事上依违两间。在讲学风气与其整肃行政、控制思想言论益相冲突的情况下,张居正与良知派和王学,甚至整个讲学界都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张居正与王学分道扬镳,最后与整个讲学界彻底决裂。张居正引入程朱理学的做法,与后来的东林派极为相似。但虽然二者都为重新端正人心和学术,张居正的考虑却比东林派更多地出于政治统治的因素,他引入的是便于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化的程朱理学,实际上是通过政治手段将学术发展强行拉回到明初的状态,为的是重新树立日益削弱的政府的威信和权力。张居正力图用政治手段改变学术的做法,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压制了讲学形势,但终究无法改变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因而张居正死后没多久,讲学再次兴盛起来,明朝也很快在风雨飘摇中走到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