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地质学》简介
《工程水文地质学》这本书是由.白玉华主编创作的,《工程水文地质学》共有212章节
1
前 言
本教材是为高等院校土木专业岩土工程方向与勘察技术等专业编写的教材。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为了保持水文地质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参照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征求意见,...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绪 论 第一章 自然界的地下水 第一节 水文循环 一、自然界中水的分布 二、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三、地下的水文循环 第二节 岩石的空隙 一、松散岩...
3
绪 论
工程水文地质学是介于水文地质学与岩土工程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应用水文地质学理论与知识,如何有效地防止与消除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各种灾害的一门学科。 水文地质学是...
4
第一章 自然界的地下水
...
5
第一节 水文循环
...
6
一、自然界中水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及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大气圈、地表和地壳中。大气圈中的水降落到地面称为大气降水;地表上江、河、湖、海中的水称为地表水;埋藏在地表下岩土孔隙、...
7
二、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自然界的水,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彼此密切联系,经常不断相互转化。这种彼此转化的过程就是自然界的水循环。在太阳热能和重力作用下,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
8
三、地下的水文循环
参加水循环的部分水量,通过大气降水或地表径流最终可以转换为地下水,其过程可由图1-1表示。 地壳浅表部水分如此往复不已地循环转化,乃是维持生命繁衍与人类社会发展...
9
第二节 岩石的空隙
构成地壳表层的岩石,无论是松散的沉积物还是坚硬的岩石,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空隙。这些空隙是地下水储存的场所和运移的通道。空隙的多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
10
一、松散岩石的孔隙
松散岩石是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颗粒组合而成的,颗粒之间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称为孔隙(图1-2中a~f)。 岩石中孔隙体积的多少是决定地下水储容能力的重要因...
11
二、坚硬岩石的裂隙
裂隙主要指固结的坚硬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受力破裂形成的空隙(图1-2中g)。 根据裂隙的成因可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 成岩裂隙是岩石在成岩...
12
三、溶隙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中的裂隙经水流长期溶蚀扩展而形成的空隙,称为溶隙(图2-1中h),此种地质现象称岩溶(喀斯特)。有关溶隙的形成分布规律详见第六章。...
13
第三节 岩石中水的赋存形式
第二节讨论的是岩层中的空隙,水在岩石空隙中的存在形式是不同的,按其物理状态和其受力情况可分为气态水、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以及固态水等。...
14
一、气态水
气态水即水汽存在于未饱水的岩石空隙中。它可以自大气进入岩石空隙中,也可以由液态水的蒸发而形成。气态水可以随空气流动而流动,也可由绝对湿度大的地方向小的地方运移。...
15
二、结合水
松散岩石颗粒表面、坚硬岩石空隙壁面均带负电荷,具有静电吸附能力,颗粒越细微,静电吸附能力越大。水分子是带电荷的偶极体,一端带正电,另一端带负电,在岩石颗粒的静电...
16
三、毛细水
赋存在地下水面以上毛细空隙中的水,称毛细水。在表面张力和重力作用下,水自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停止下来,此高度称毛细上升高度。因此,在潜水面以上常形成毛细水带。毛细...
17
四、重水力
岩石颗粒表面的水分子增厚到一定程度,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颗粒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运动,这部分水就是重力水(见图1-4)。 重力水存在于较大的空...
18
五、固态水
当岩石的温度低于水的冰点时,储存于岩石空隙中的水便冻结成冰,从而形成固态水。固态水主要分布于雪线以上的高山和寒冷地带的某些地区,在那里浅层地下水终年以固态冰的形...
19
第四节 岩石的水理性质
饱水带以下的岩层并不都是含水层。有些岩层中虽已饱含了水分,但水在岩层中却不能自由移动,这种岩层往往被当做隔水层,这是由于岩石具有储存、容纳水分并控制水分运动的性...
20
一、容水性
岩石的容水性是指岩石空隙能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在数量上用容水度表示。容水度(Wn)是岩石所能容纳水的最大体积(Vn)与岩石总体积(V)之比,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21
二、持水性
岩石的持水性是指岩石在重力作用下仍能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在数量上用持水度表示。持水度(Wm)是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仍能保存于岩石中的水的体积(Vr)与岩石总体积...
22
三、给水性
岩石的给水性是指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一定水量的性能,在数量上用给水度表示。给水度(μ)是在重力作用下从饱水岩石中自由流出的水体积(Vg)与岩石总体积(...
23
四、透水性
岩石的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性能。衡量岩石透水性的指标是渗透系数(K),渗透系数将在第四章中专门讨论。 岩石透水性的大小主要与空隙的大小有关。岩石颗粒排列愈...
24
五、含水层和隔水层
饱水带岩层按其透过和给出水的能力,可划分为含水层和隔水层。 所谓含水层,是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水的岩层。含水层不但储存有水,而且水可以在其中运移。 隔水层是...
25
六、水文地质单元
汇集于某一区域的全部地下水流,构成一个地下水流系统。该系统内地下水的集水范围称作地下水域或称水文地质单元。它是以地下隔水边界和不同水域间的分水岭为界的立体空间,...
26
思考与练习
1.什么叫做自然界的水循环?与地下水有什么关系?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3.什么是岩石的空隙性?它们在数量上是如何表示的? 4.松散岩石孔隙率的大小与哪...
27
第二章 地下水的类型
...
28
第一节 地下水的分类
地下水的分类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地下水的某一因素或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另一种是根据地下水的若干特征综合考虑进行分类。如按地下水的来源、水温、化学...
29
第二节 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是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图2-1)。它是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下渗时,受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的阻托滞留聚集而成的。 在松散沉积物中,上层滞...
30
第三节 潜水
...